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包括左输入件、右输入件以及介于左输入件与右输入件之间的双超越离合装置,该双超越离合装置包括左离合装置、右离合装置及设置于左离合装置与右离合装置之间的同步机构,该左离合装置包括设有凸轮结构的左输出环,该右离合装置包括设有凸轮结构的右输出环,该左输出环、右输出环的轴前端与该同步机构连接,由此,可提高差速机构中离合装置的结构强度与承载能力,并且借由同步机构的设置能有效杜绝差速机构在前进或后退运行中做瞬间加速前进或瞬间加速后退以及做瞬间降速时所产生的旋转惯性而造成双超越离合装置卡死的安全威胁,以使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具备应有的安全效益与实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差速机构,尤其是关于一种能够防止双超越离合装置死锁的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已知的差速机构内部均设置有离合装置,而离合装置中借由滚柱的位移来达到车辆前进动力与后退动力的传输切换,此种技术创作如已知的公布号为US5971123号专利,该先前技术创作中是于离合装置的外环设置凸轮结构,此种将凸轮结构设置在离合装置的外环上的结构,不但影响外环的结构强度,也造成较低的承载能力。同时,因结构设计及创作理念等因素,导致差速机构在前进或后退运行中做瞬间加速前进或瞬间加速后退以及做瞬间降速时所产生的旋转惯性,会造成离合装置的滚柱在切换时的逾越反向位移,而发生滚柱反向卡死的不同步的冲突情况,进而可能产生一侧车轮死锁的严重危险,因此该先前专利创作为了解决该严重的安全隐患,不断的加以改进及增加防范组件,以期能有效的弥补缺点及防止可能发生的离合装置的滚柱不同步的冲突情况而卡死所导致的车轮死锁危险,但也因此造成了结构的复杂性与组件设置成本以及体积、重量的增加和加工组装上的费时费工等产业与经济的负担。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进步性的差速机构离合装置,来有效提高离合装置的结构强度与更高的承载能力,并能有效解决差速机构在前进或后退运行中做瞬间加速前进或瞬间加速后退以及做瞬间降速时所产生的旋转惯性与不同步的冲突所造成的双超越离合装置死锁威胁,则为极其迫切的技术创新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的主要创作目的在于:(1)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离合装置的结构强度与承载能力的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2)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双超越离合装置死锁的差速机构,尤其是指在输出环上面设有凸轮结构的差速机构,能有效杜绝该差速机构前进或后退运行中做瞬间加速前进或瞬间加速后退以及做瞬间降速时,所产生的旋转惯性造成的双超越离合装置死锁的安全威胁。(3)提供一种结构精简、安全性牢靠,且新颖进步的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包括左输入件、右输入件以及介于左输入件与右输入件之间的双超越离合装置,该双超越离合装置包括左离合装置、右离合装置以及设置于该左离合装置与该右离合装置之间的同步机构,其中,该左离合装置包括设有凸轮结构的左输出环,该右离合装置包括设有凸轮结构的右输出环,该左输出环、右输出环的轴前端与该同步机构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该同步机构具有联结成一体但互不连动且能够各自旋转的左右同步环,于各同步环的内环面设有齿部,各同步环的外环面设有斜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该左离合装置包括:左外环、左中间环和一个以上的滚柱以及组装于左输出环前端的左滚柱保持架;右离合装置包括:右外环、右中间环和一个以上的滚柱以及组装于右输出环前端的右滚柱保持架;其中该左中间环与右中间环之间以轴承联结成一体但互不连动且能够各自自由旋转,左中间环与右中间环的外环面均设有齿部以供与左输出环前端组装的左滚柱保持架及右输出环前端组装的右滚柱保持架的前端内环壁的齿部啮合,该左右输出环的轴前端外部均设有齿部以供与同步机构的左右同步环的内环面的齿部啮合,左中间环与右中间环的内环面均设有斜齿以供与同步机构的左右同步环的外环面的斜齿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左输出环前端组装一左滚柱保持架,左滚柱保持架的筒壁设有贯穿的一个以上的缺口以供滚柱置放,左滚柱保持架的前端内环壁设有齿部以供与左离合装置的左中间环的外环面的齿部啮合,左输出环的轴前端外部设有齿部以供与同步机构的左同步环的内环面的齿部啮合;右输出环前端组装一右滚柱保持架,右滚柱保持架的筒壁设有贯穿的一个以上的缺口以供滚柱置放,右滚柱保持架的前端内环壁设有齿部以供与右离合装置的右中间环的外环面的齿部啮合,右输出环的轴前端外部设有齿部以供与同步机构的右同步环的内环面的齿部啮合,其中该左中间环与右中间环以轴承联结成一体但互不连动且能够各自自由旋转,左中间环与右中间环的内环面均设有斜齿以供与同步机构的左右同步环的外环面的斜齿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左外环与左输出环前端的左滚柱保持架间设有阻尼组件,右外环与右输出环前端的右滚柱保持架间设有阻尼组件;该阻尼组件为可产生阻力的摩擦片、弹簧或磁力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左离合装置包括:左外环和一个以上的滚柱以及组装在左输出环前端的左滚柱保持架;右离合装置包括:右外环和一个以上的滚柱以及组装在右输出环前端的右滚柱保持架;其中该左滚柱保持架的筒壁设有贯穿的一个以上的缺口以供滚柱置放,该左滚柱保持架的前端内环壁设有斜齿以供与同步机构的左同步环的外环面的斜齿啮合;右滚柱保持架的筒壁设有贯穿的一个以上的缺口以供滚柱置放,右滚柱保持架的前端内环壁设有斜齿以供与同步机构的右同步环的外环面的斜齿啮合。借由设有凸轮结构的左输出环与右输出环,以及具有同步机构的双超越离合装置,而确实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离合装置的结构强度与承载能力的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以及能够防止双超越离合装置死锁的差速机构,尤其是指对于在输出环上面设有凸轮结构的差速机构,能有效杜绝该差速机构在前进或后退运行中做瞬间加速前进或瞬间加速后退以及做瞬间降速时所产生的旋转惯性造成双超越离合装置死锁的安全威胁,以使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具备应有的安全效益与实用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双超越离合装置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左输出环前端的左滚柱保持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左输出环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右输出环前端的右滚柱保持架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右输出环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剖面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的沿A-A线的剖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8中的两轮从动前进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图8中的两轮从动后退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图8中的两轮不同速时的差速内轮前进状态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图11中的输出环速度快产生滚柱脱离前进位置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图12中的滚柱防后退逾越位移死锁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同步机构在中立位置的展开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同步机构在差速时的展开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双超越离合装置组装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左输出环前端的左滚柱保持架的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左输出环的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右输出环前端的右滚柱保持架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右输出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左输入件;10左输出环;101凸轮结构;2右输入件;20右输出环;201凸轮结构;3左离合装置;31左外环;32左中间环;3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输入件、右输入件以及介于左输入件与右输入件之间的双超越离合装置,该双超越离合装置包括左离合装置、右离合装置以及设置于该左离合装置与该右离合装置之间的同步机构,其中,该左离合装置包括设有凸轮结构的左输出环,该右离合装置包括设有凸轮结构的右输出环,该左输出环、右输出环的轴前端与该同步机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输入件、右输入件以及介于左输入件与右输入件之间的双超越离合装置,该双超越离合装置包括左离合装置、右离合装置以及设置于该左离合装置与该右离合装置之间的同步机构,其中,该左离合装置包括设有凸轮结构的左输出环,该右离合装置包括设有凸轮结构的右输出环,该左输出环、右输出环的轴前端与该同步机构连接。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同步机构具有联结成一体但互不连动且能够各自旋转的左右同步环,于各同步环的内环面设有齿部,各同步环的外环面设有斜齿。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左离合装置还包括:左外环、左中间环和一个以上的滚柱以及组装于左输出环前端的左滚柱保持架;右离合装置还包括:右外环、右中间环和一个以上的滚柱以及组装于右输出环前端的右滚柱保持架;其中该左中间环与右中间环以轴承联结成一体但互不连动且能够各自自由旋转,左中间环与右中间环的外环面均设有齿部以供与左输出环前端组装的左滚柱保持架及右输出环前端组装的右滚柱保持架的前端内环壁的齿部啮合,该左右输出环的轴前端外部均设有齿部以供与同步机构的左右同步环的内环面的齿部啮合,左中间环与右中间环的内环面均设有斜齿以供与同步机构的左右同步环的外环面的斜齿啮合。
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超越离合装置的差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左输出环前端组装一左滚柱保持架,左滚柱保持架的筒壁设有贯穿的一个以上的缺口以供滚柱置放,左滚柱保持架的前端内环壁设有齿部以供与左离合装置的左中间环的外环面的齿部啮合,该左输出环的轴前端外部设有齿部以供与同步机构的左同步环的内环面的齿部啮合;该右输出环前端组装一右滚柱保持架,右滚柱保持架的筒壁设有贯穿的一个以上的缺口以供滚柱置放,右滚柱保持架的前端内环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仁炽,
申请(专利权)人:介隆兴齿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