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23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包括注塑一体式设计的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前端指示灯罩、拨码开关设置窗和控制回路端子罩,还包括主板继电器防护罩、后部环抱卡箍、设备安装固定孔和主板安装固定孔,所述主板安装固定孔的外侧设有所述设备安装固定孔,所述前端指示灯罩的前侧连接有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的左右两端向内侧倾斜。通过设置主板继电器防护罩可以有效的对主板继电器进行保护,避免了其受损影响使用,后部环抱卡箍下方4段矩形倾斜式易装作业区的设计,方便了产品整体安装施工操作时螺丝刀等工具的定位作业,固定孔的设计在产品使用时可以更好的固定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
本技术涉及总线模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
技术介绍
电气保护外壳指的是防止触电的保护性外壳,主要用于安全防护。现有的CAN总线模块的电气保护外壳结构比较简单,在整体安装施工操作时不容易进行定位,主板继电器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降低了使用寿命,缺少系统工作状态指示,各个模块的地址数据设定不方便,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解决总线模块安装不便和防护不够的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包括注塑一体式设计的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前端指示灯罩、拨码开关设置窗和控制回路端子罩,还包括主板继电器防护罩、后部环抱卡箍、设备安装固定孔和主板安装固定孔,所述后部环抱卡箍的前侧连接有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的后端向内部凹陷,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的前端连接有所述前端指示灯罩,所述前端指示灯罩的左侧连接有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的右侧连接有所述主板继电器防护罩,所述主板继电器防护罩的高度高于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所述主板继电器防护罩和后部环抱卡箍之间通过弧形的肋板连接,所述前端指示灯罩的两端设有所述主板安装固定孔,所述主板安装固定孔的外侧设有所述设备安装固定孔,所述前端指示灯罩的前侧连接有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的高度高于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的左右两端向内侧倾斜。本技术中,所述后部环抱卡箍的形状呈长方形,所述后部环抱卡箍的下方设有四个矩形倾斜式易装作业区。本技术中,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的侧面设有电气进线接线孔,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之间设有安全隔离栅栏。本技术中,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的形状呈矩形长条孔状,且为开放式设计。本技术中,所述主板继电器防护罩的形状呈矩形,且向上突起。本技术中,所述主板安装固定孔的形状呈圆形,所述设备安装固定孔的形状呈长条圆孔形。本技术中,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的两侧设有圆形的接地线端子。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主板继电器防护罩可以有效的对主板继电器进行保护,避免了其受损影响使用,后部环抱卡箍下方4段矩形倾斜式易装作业区的设计,方便了产品整体安装施工操作时螺丝刀等工具的定位作业,固定孔的设计在产品使用时可以更好的固定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中标号: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安全隔离栅栏-11;电气进线接线孔-12;前端指示灯罩-2;拨码开关设置窗-3;控制回路端子罩-4;主板继电器防护罩-5;后部环抱卡箍-6;倾斜式易装作业区-61;设备安装固定孔-7;主板安装固定孔-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考图1,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包括注塑一体式设计的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前端指示灯罩2、拨码开关设置窗3和控制回路端子罩4,还包括主板继电器防护罩5、后部环抱卡箍6、设备安装固定孔7和主板安装固定孔8,所述后部环抱卡箍6的前侧连接有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的后端向内部凹陷,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的前端连接有所述前端指示灯罩2,所述前端指示灯罩2的左侧连接有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3,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3的右侧连接有所述主板继电器防护罩5,所述主板继电器防护罩5的高度高于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所述主板继电器防护罩5和后部环抱卡箍6之间通过弧形的肋板连接,所述前端指示灯罩2的两端设有所述主板安装固定孔8,所述主板安装固定孔8的外侧设有所述设备安装固定孔7,所述前端指示灯罩2的前侧连接有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的高度高于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的左右两端向内侧倾斜。如图3所示,所述后部环抱卡箍6的形状呈长方形,所述后部环抱卡箍6的下方设有四个矩形倾斜式易装作业区61。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的侧面设有电气进线接线孔12,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之间设有安全隔离栅栏11。如图1所示,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3的形状呈矩形长条孔状,且为开放式设计。所述主板继电器防护罩5的形状呈矩形,且向上突起。所述主板安装固定孔8的形状呈圆形,所述设备安装固定孔7的形状呈长条圆孔形。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的两侧设有圆形的接地线端子。实施例,后部环抱卡箍为单边平面下方4段矩形倾斜式易装作业区的设计,方便产品整体安装施工操作时螺丝刀等工具定位作业。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为正面和侧面两侧防护设计,上方圆形孔为电气施工工位孔,用于螺丝刀等工具旋转操作,侧面矩形孔为电气进线孔,用于动力电缆的进出线功能。前端指示灯罩右侧突起的接近正方形的矩形带LOGO部分为主板继电器防护罩,前端指示灯罩左右侧两个圆形孔是主板固定螺丝孔,圆孔左右两侧的长条椭圆孔是产品使用时整体固定用的安装孔。控制回路端子罩,用来固定控制回来端子和区分端子区域。控制回路端子罩,两侧的圆孔为接地线端子。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申请中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包括注塑一体式设计的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前端指示灯罩(2)、拨码开关设置窗(3)和控制回路端子罩(4),其特征是:还包括主板继电器防护罩(5)、后部环抱卡箍(6)、设备安装固定孔(7)和主板安装固定孔(8),所述后部环抱卡箍(6)的前侧连接有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的后端向内部凹陷,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的前端连接有所述前端指示灯罩(2),所述前端指示灯罩(2)的左侧连接有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3),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3)的右侧连接有所述主板继电器防护罩(5),所述主板继电器防护罩(5)的高度高于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所述主板继电器防护罩(5)和后部环抱卡箍(6)之间通过弧形的肋板连接,所述前端指示灯罩(2)的两端设有所述主板安装固定孔(8),所述主板安装固定孔(8)的外侧设有所述设备安装固定孔(7),所述前端指示灯罩(2)的前侧连接有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的高度高于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的左右两端向内侧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包括注塑一体式设计的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前端指示灯罩(2)、拨码开关设置窗(3)和控制回路端子罩(4),其特征是:还包括主板继电器防护罩(5)、后部环抱卡箍(6)、设备安装固定孔(7)和主板安装固定孔(8),所述后部环抱卡箍(6)的前侧连接有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的后端向内部凹陷,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的前端连接有所述前端指示灯罩(2),所述前端指示灯罩(2)的左侧连接有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3),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3)的右侧连接有所述主板继电器防护罩(5),所述主板继电器防护罩(5)的高度高于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所述主板继电器防护罩(5)和后部环抱卡箍(6)之间通过弧形的肋板连接,所述前端指示灯罩(2)的两端设有所述主板安装固定孔(8),所述主板安装固定孔(8)的外侧设有所述设备安装固定孔(7),所述前端指示灯罩(2)的前侧连接有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的高度高于所述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1),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4)的左右两端向内侧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瑞丸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