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23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包括注塑一体化成型的强电端子防护结构、防护隔离栅罩、动力用强电端子罩、指示灯罩、拨码开关设置窗、自动翻盖盖板和控制回路端子罩,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的后部连接有所述防护隔离栅罩,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左右两侧连接有所述动力用强电端子罩,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上安装有所述自动翻盖盖板,所述指示灯罩的前端连接有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本申请主要用于对CAN总线电气回路的接线端子进行安全遮罩,加强端子与端子之间的安全间隙隔离,保证足够安全的电弧爬电距离,加强端子与操作人员之间的绝缘隔离距离,同时从设备外观上看起来更加有科技感,增加设备的完整性和美学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
本技术涉及总线模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
技术介绍
中瑞丸达公司第一代PE-SmartCan总线产品直驱型动力单元产品没有设置全方位防护用的电气外壳,第一代产品的使用功能可以满足,但细节部分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公司研发出第二代的产品进行了外观改款,增加了本技术以后使设备从完整性、安全性、防护性、美观性都得到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用于PE-SmartCan总线模块的电气安全防护和结构外观装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包括注塑一体化成型的强电端子防护结构、防护隔离栅罩、动力用强电端子罩、指示灯罩、拨码开关设置窗、自动翻盖盖板和控制回路端子罩,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的后部连接有所述防护隔离栅罩,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左右两侧连接有所述动力用强电端子罩,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的前端连接有所述指示灯罩,所述指示灯罩的左侧设有拨码开关设置窗,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上安装有所述自动翻盖盖板,所述指示灯罩的前端连接有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本技术中,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与所述动力用强电端子罩呈垂直设置。本技术中,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的形状呈半包围结构。本技术中,所述强电端子罩包括正面和侧面,所述正面上设有若干个电气施工圆形的工位孔,所述侧面设有若干个矩形的电气进线孔,所述强电端子罩的后端还设有安装孔。本技术中,所述指示灯罩的形状为栅栏式井格设计,所述指示灯罩设置在所述强电端子罩和控制回路端子罩的上层。本技术中,所述自动翻盖盖板采用独立组装式可9开合的翻盖结构。本技术中,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的形状呈矩形的长条孔状。本技术中,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的形状呈阶梯状,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的正面上设有若干个矩形的长条孔,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的两端设有安装孔。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主要用于对CAN总线电气回路的接线端子进行安全遮罩,加强端子与端子之间的安全间隙隔离,保证足够安全的电弧爬电距离,加强端子与操作人员之间的绝缘隔离距离,同时从设备外观上看起来更加有科技感,增加设备的完整性和美学观感。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标号: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防护隔离栅罩-2;动力用强电端子罩-3;指示灯罩-4;拨码开关设置窗-5;自动翻盖盖板-6;控制回路端子罩-7;工位孔-31;电气进线孔-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包括注塑一体化成型的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防护隔离栅罩2、动力用强电端子罩3、指示灯罩4、拨码开关设置窗5、自动翻盖盖板6和控制回路端子罩7,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的后部连接有所述防护隔离栅罩2,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左右两侧连接有所述动力用强电端子罩3,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的前端连接有所述指示灯罩4,所述指示灯罩4的左侧设有拨码开关设置窗5,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5上安装有所述自动翻盖盖板6,所述指示灯罩4的前端连接有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7。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与所述动力用强电端子罩3呈垂直设置。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的形状呈半包围结构。所述强电端子罩3包括正面和侧面,所述正面上设有若干个电气施工圆形的工位孔31,所述侧面设有若干个矩形的电气进线孔32,所述强电端子罩3的后端还设有安装孔。所述指示灯罩4的形状为栅栏式井格设计,所述指示灯罩4设置在所述强电端子罩3和控制回路端子罩7的上层。所述自动翻盖盖板6采用独立组装式可90度开合的翻盖结构。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5的形状呈矩形的长条孔状。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7的形状呈阶梯状,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7的正面上设有若干个矩形的长条孔,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7的两端设有安装孔。实施例,上部半包围强电端子防护结构为条式设计,正好可以遮蔽接触器上口强电端子孔;后部连接起来的完整的防护隔离栅罩用于接触器端子和下方汇流排之间连接部位的绝缘防护和美观性。左右侧动力用强电端子罩为正面和侧面两侧防护设计,上方圆形孔为电气施工工位孔,用于螺丝刀等工具旋转操作,侧面矩形孔为电气进线孔,用于动力电缆的进出线功能。前端指示灯罩为栅栏式井格设计结构,成品上面张贴指示灯薄膜胶纸标签,用作系统工作状态指示。前端指示灯罩左侧为矩形长条孔式拨码开关设置窗,采用独立组装式可90度开合的翻盖结构,用于设定各个模块的地址数据。控制回路端子罩,用来固定控制回来端子和区分端子区域。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申请中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其特征是:包括注塑一体化成型的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防护隔离栅罩(2)、动力用强电端子罩(3)、指示灯罩(4)、拨码开关设置窗(5)、自动翻盖盖板(6)和控制回路端子罩(7),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的后部连接有所述防护隔离栅罩(2),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左右两侧连接有所述动力用强电端子罩(3),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的前端连接有所述指示灯罩(4),所述指示灯罩(4)的左侧设有拨码开关设置窗(5),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5)上安装有所述自动翻盖盖板(6),所述指示灯罩(4)的前端连接有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其特征是:包括注塑一体化成型的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防护隔离栅罩(2)、动力用强电端子罩(3)、指示灯罩(4)、拨码开关设置窗(5)、自动翻盖盖板(6)和控制回路端子罩(7),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的后部连接有所述防护隔离栅罩(2),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左右两侧连接有所述动力用强电端子罩(3),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的前端连接有所述指示灯罩(4),所述指示灯罩(4)的左侧设有拨码开关设置窗(5),所述拨码开关设置窗(5)上安装有所述自动翻盖盖板(6),所述指示灯罩(4)的前端连接有所述控制回路端子罩(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其特征是: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与所述动力用强电端子罩(3)呈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总线模块的外壳上罩,其特征是:所述强电端子防护结构(1)的形状呈半包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瑞丸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