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054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棒,旨在解决铜棒安装拆卸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铜棒,包括铜棒本体,铜棒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插杆,铜棒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供插杆插入的插槽,插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间隔阵列分布的卡组一,卡组一包括有若干竖列分布的第一卡齿,插杆上设置有若干间隔阵列分部的卡组二,卡组二包括有与第一卡齿啮合的第二卡齿,第二卡齿上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弹块,弹块与容纳槽之间设置有弹性件,第一卡齿上设置有与弹块配合连接的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铜棒能够使铜棒的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

A copper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棒
本技术涉及精密仪器安装配件应用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铜棒。
技术介绍
电子连接器也常被称为电路连接器,电连接器,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电子连接器是一种电机系统,其可提供可分离的界面用以连接两个次电子系统,简单的说,用以完成电路或电子机器等相互间电器连接之元件成为连接器亦即两者之间的桥梁。在制作连接器时,需要使用到铜棒,铜棒是有色金属加工棒材的一种,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高导电性能,主要分为黄铜棒(铜锌合金,较便宜),紫铜棒(较高的铜含量)。而现有结构的铜棒,其组装不便且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的化学性能差,需经常定时的进行检查,影响工作效率等,已不能满足现有技术的要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6685612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同轴连接器用铜棒,包括圆柱形的铜棒本体,在圆柱形的铜棒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粘接层,在粘接层的外表面安装有弹性保护层;圆柱形的铜棒本体具有上止端和下止端,在下止端的端面上垂直设置有两根安装柱,在每根安装柱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并在每根安装柱的下端设置有圆锥件,在上止端的端面上加工有两个安装孔,且在每个安装孔的内壁面上加工有内螺纹,并在弹性保护层的外表面下端设置有环形圆盘,在环形圆盘的端面上加工有凹槽。上述方案在使用时,能够将多根铜棒本体组合在一起进行使用,通过将一根铜棒本体的安装柱安装在另一根铜棒本体的安装孔中,并辅以环形圆盘进行安装固定,能够防止这两根铜棒本体发生脱落,铜棒具有结构简单、质量好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设置有弹性保护层,能够提高其耐磨性能。但是上述方案在安装铜棒时,需要先将安装柱对准与其对应的安装孔,才能进行旋转安装,若是在安装时内螺纹与外螺纹没有对准,在旋转时还会出现歪掉的情况,不得不重新旋转安装,且当安装柱和安装孔皆为两个时,上述方案的安装柱在插入到安装孔内后是无法进行旋转的,导致铜棒之间的安装不够方便,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棒,通过在铜棒上设置插杆和插槽,并在插杆和插槽上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二卡齿和第一卡齿,达到方便的拆装铜棒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铜棒,包括铜棒本体,所述铜棒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插杆,所述铜棒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供插杆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间隔阵列分布的卡组一,所述卡组一包括有若干竖列分布的第一卡齿,所述插杆上设置有若干间隔阵列分部的卡组二,所述卡组二包括有与第一卡齿啮合的第二卡齿,所述第二卡齿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弹块,所述弹块与容纳槽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一卡齿上设置有与弹块配合连接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要将铜棒本体连接在一起时,将插杆上没有设置卡组二的侧壁对准插槽设置有卡组一的侧壁,就能将插杆顺利的插入到插槽中,插入后转动插杆,插杆上的卡组二就会转动至与卡组一对应的位置,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就会啮合在一起,插杆就无法再向外拔出,在这个过程中,第二卡齿上的弹块会被第一卡齿的外壁挤压收缩在容纳槽中,弹性件会收缩起来,当第二卡齿转动至与与第一卡齿啮合后,容纳槽的位置会刚好与卡槽的位置对应,弹块就会通过弹性件从容纳槽中弹出,卡入到第一卡齿上的卡槽中,这样就能够在铜棒安装完成后,防止铜棒会由于外力的作用自行旋转,导致插杆和插槽分离开来,要将铜棒分离开时,转动插杆,使插杆上的第二卡齿从第一卡齿上转离,插杆上的卡组二就会与插槽没有设置卡组一的内壁对应,就能将插杆从插槽中抽出,在这个过程中,弹块也会被第一卡齿的内壁挤压重新缩回到容纳槽中,通过旋转就能完成铜棒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使铜棒的连接更加方便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棒本体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凹陷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阵列分布的凹陷段在铜棒本体的表面形成有防滑纹路,在装卸铜棒时增大了手掌与铜棒本体之间的摩擦,防止在连接铜棒本体的过程中打滑,同时设置凹陷段能够节省一部分铜棒的制作原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阻尼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尼器的两端分别与弹块和容纳槽的内壁焊接固定,在弹块受到第一卡齿外壁的挤压时会进行收缩,在没有了第一卡齿外壁的挤压后,弹块能够通过阻尼器弹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齿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凹槽,所述第二卡齿上设置有与凹槽配合连接的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卡齿转动至与第一卡齿啮合时,凸起也会转动至与凹槽贴合,使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棒本体靠近插杆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铜棒本体的下端面设置有供滑块插入并移动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杆插入至插槽内并旋转的过程中,滑块也会插入至滑槽并随着插杆在滑槽内旋转,使铜棒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使铜棒本体在旋转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插入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容置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块配合连接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插入至滑槽中时,限位块会被限位槽的内壁挤压收缩在容置槽中,弹簧会收缩起来,当滑块在滑槽中至容置槽与限位槽的位置对应时,限位块就会通过弹簧从容置槽中弹出,卡入到限位槽中,滑块随着铜棒重新转动时,限位块会被重新挤压收缩回容置槽中,使铜棒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防止铜棒之间会自行产生旋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和弹块均为半球形,且限位块和弹块半球形的弧面分别朝向容纳槽和容置槽的槽口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球形的弹块和限位块在受到挤压时,半球形的弧面能够将挤压的力转换为与其垂直方向上的力,使限位块和弹块在缩回到容置槽和容纳槽中时更加顺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在铜棒本体上设置插杆和插槽,并在插杆和插槽内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二卡齿和第一卡齿,然后在第二卡齿上设置能够卡入到第一卡齿上的卡槽中的弹块,使铜棒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省力;其二,当第二卡齿转动至与第一卡齿啮合时,凹槽也会转动至与凸起贴合,使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其三,半球形的弹块和限位块在受到挤压时,半球形的弧面能够将挤压的力转换为与其垂直方向上的力,使限位块和弹块在缩回到容置槽和容纳槽中时更加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表明铜棒的内部结构特征;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显示了弹块的位置关系;图3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插杆和插槽的连接关系。图中:1、铜棒本体;2、插杆;3、插槽;4、第一卡齿;5、第二卡齿;6、容纳槽;7、弹块;8、弹性件;9、卡槽;10、凹陷段;11、凹槽;12、凸起;13、滑块;14、滑槽;15、容置槽;16、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棒,包括铜棒本体(1),所述铜棒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插杆(2),所述铜棒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供插杆(2)插入的插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间隔阵列分布的卡组一,所述卡组一包括有若干竖列分布的第一卡齿(4),所述插杆(2)上设置有若干间隔阵列分部的卡组二,所述卡组二包括有与第一卡齿(4)啮合的第二卡齿(5),所述第二卡齿(5)上设置有容纳槽(6),所述容纳槽(6)内设置有弹块(7),所述弹块(7)与容纳槽(6)之间设置有弹性件(8),所述第一卡齿(4)上设置有与弹块(7)配合连接的卡槽(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棒,包括铜棒本体(1),所述铜棒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插杆(2),所述铜棒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供插杆(2)插入的插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间隔阵列分布的卡组一,所述卡组一包括有若干竖列分布的第一卡齿(4),所述插杆(2)上设置有若干间隔阵列分部的卡组二,所述卡组二包括有与第一卡齿(4)啮合的第二卡齿(5),所述第二卡齿(5)上设置有容纳槽(6),所述容纳槽(6)内设置有弹块(7),所述弹块(7)与容纳槽(6)之间设置有弹性件(8),所述第一卡齿(4)上设置有与弹块(7)配合连接的卡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棒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凹陷段(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8)为阻尼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棒,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康峰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县上嘉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