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752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包括地面安装板;所述地面安装板上平行安装有两组支撑肋板、左轮底部支撑架和右轮底部支撑架;每组支撑肋板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子支撑肋板,且属于同一组支撑肋板的两个子支撑肋板之间安装有横向连接板,两个横向连接板下表面分别安装有左轮悬架系统安装架和右轮悬架系统安装架;所述左轮底部支撑架和右轮底部支撑架分别设在两组支撑肋板中的两个子支撑肋板之间;所述左轮底部支撑架位于左轮悬架系统安装架的下方,右轮底部支撑架安装在右轮悬架系统安装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安装操作,可减少生产厂家的实际测试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
本技术属于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悬架系统碰撞试验的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舒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悬架装置做为汽车底盘的一个重要装置,对汽车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和减震器三部分组成。汽车悬架系统的故障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平顺性,操纵稳定和安全性。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由于驾驶员的误操作,致使汽车与马路的路肩发生低速侧面碰撞,损坏了汽车悬架系统。悬架系统的修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因此悬架系统设计者希望在低速碰撞下,损坏容易更换、成本较低的元件。随着测试方法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悬架系统测试方法,但仍以实车测试为主。(实车测试方法是将车辆放置到设计的飞行地板上,撞击固定到移动壁障上类似于路肩的结构,联合高速摄像和数据采集装置,共同判断悬架系统的损坏情况)。用实车测试方法的缺点是测试成本较高,操作复杂,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迫切需要新方法和新装置弥补实车测试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安装操作,可减少生产厂家的实际测试成本,同时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开发提供更加精确合理的测试数据,能满足现阶段对于汽车悬架系统低速碰撞测试的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包括地面安装板;所述地面安装板上平行安装有两组支撑肋板、左轮底部支撑架和右轮底部支撑架;每组支撑肋板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子支撑肋板,且属于同一组支撑肋板的两个子支撑肋板之间安装有横向连接板,两个横向连接板下表面分别安装有左轮悬架系统安装架和右轮悬架系统安装架;所述左轮底部支撑架和右轮底部支撑架分别设在两组支撑肋板中的两个子支撑肋板之间;所述左轮底部支撑架位于左轮悬架系统安装架的下方,右轮底部支撑架安装在右轮悬架系统安装架的下方。进一步的,横向连接板安装在其所在两个子支撑肋板之间上端的位置;两组支撑肋板、左轮底部支撑架和右轮底部支撑架均安装在地面安装板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横向连接板两端分别通过一过渡连接板与其各自对应的子支撑肋板连接。进一步的,位于同一侧的过渡连接板通过横向固定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连接板上表面安装有连接安装板。进一步的,所述左轮底部支撑架由一块第一平板和安装在其上表面上的U型板构成。进一步的,U型板顶部为平面。进一步的,所述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左轮底部支撑架顶部上表面上的尼龙板。进一步的,所述右轮底部支撑架包括一第二平板,第二平板上表面间隔一定间距安装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之间安装有若杆滚轴,每个滚轴上均安装有若干滚轮;若干滚轮均匀的分布。进一步的,所有子支撑肋板上均设有若干减重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相对于传统的实车悬架系统测试方法,可以快速完成悬架系统的安装与拆卸,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安装操作,其能够只对悬架系统组件进行测试,不必运用实车,减少了生产厂家的测试成本,同时能够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开发提供更加精确的测试数据。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左侧角度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右后方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的附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的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的应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地面安装板;2-支撑肋板;201-子支撑肋板;3-横向连接板;4-过渡连接板;5-左轮悬架系统安装架;6-右轮悬架系统安装架;7-尼龙板;8-左轮底部支撑架;801-第一平板;802-U型板;9-右轮底部支撑架;901-第二平板;902-竖板;903-滚轴;904-滚轮;10-连接安装板;11-减重孔;12-横向固定板;13-台车;14-右侧轮胎;15-悬架系统;16-轮胎垫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2、图4-6所示,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包括地面安装板1,地面安装板是整个装置的安装基座,起固定作用。所述地面安装板1上,具体来说是其上表面上平行安装有两组支撑肋板2、左轮底部支撑架8和右轮底部支撑架9,其中两组支撑肋板是用来支撑顶部其余部件的,左轮底部支撑架8和右轮底部支撑架9用来固定车轮低端,可防止车轮转动。每组支撑肋板2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子支撑肋板201,且属于同一组支撑肋板2的两个子支撑肋板201之间安装有横向连接板3,两个横向连接板3下表面分别安装有左轮悬架系统安装架5和右轮悬架系统安装架6,较佳的,左轮悬架系统安装架5和右轮悬架系统安装架6相对设置,这样,横向连接板即起到将左轮悬架系统安装架和右轮悬架系统安装架固定起来的作用。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左轮悬架系统安装架5和右轮悬架系统安装架6可以采用一个整体的支架,也可以采用如图2和图6所示的结构——由多个(优选4个)独立的支架构成,且这多个独立的支架底部所构成的整体形状呈向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安装板(1);/n所述地面安装板(1)上平行安装有两组支撑肋板(2)、左轮底部支撑架(8)和右轮底部支撑架(9);每组支撑肋板(2)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子支撑肋板(201),且属于同一组支撑肋板(2)的两个子支撑肋板(201)之间安装有横向连接板(3),两个横向连接板(3)下表面分别安装有左轮悬架系统安装架(5)和右轮悬架系统安装架(6);/n所述左轮底部支撑架(8)和右轮底部支撑架(9)分别设在两组支撑肋板(2)中的两个子支撑肋板(201)之间;所述左轮底部支撑架(8)位于左轮悬架系统安装架(5)的下方,右轮底部支撑架(9)安装在右轮悬架系统安装架(6)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安装板(1);
所述地面安装板(1)上平行安装有两组支撑肋板(2)、左轮底部支撑架(8)和右轮底部支撑架(9);每组支撑肋板(2)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子支撑肋板(201),且属于同一组支撑肋板(2)的两个子支撑肋板(201)之间安装有横向连接板(3),两个横向连接板(3)下表面分别安装有左轮悬架系统安装架(5)和右轮悬架系统安装架(6);
所述左轮底部支撑架(8)和右轮底部支撑架(9)分别设在两组支撑肋板(2)中的两个子支撑肋板(201)之间;所述左轮底部支撑架(8)位于左轮悬架系统安装架(5)的下方,右轮底部支撑架(9)安装在右轮悬架系统安装架(6)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连接板(3)安装在其所在两个子支撑肋板(201)之间上端的位置;两组支撑肋板(2)、左轮底部支撑架(8)和右轮底部支撑架(9)均安装在地面安装板(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悬架系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连接板(3)两端分别通过一过渡连接板(4)与其各自对应的子支撑肋板(2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悬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旭盛刘伟东张向磊杨佳璘何成王青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