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的二次配光透镜光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56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车灯的二次配光透镜光学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罩体,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灯盘,所述灯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灯珠;第一支撑环上表面、第二支撑环内壁可以支撑第三支撑环,能够使第三支撑环处在悬空的状态,在第三支撑环内连接有很多个第二透镜,很多个第二透镜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一个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可以把部分灯珠照射的光线聚集,第二透镜可以对光纤分散,这样,可以使得车灯光学结构上的光照一部分聚集,另一部分则向外部分散,进而可以使照射范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灯的二次配光透镜光学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灯
,具体为一种车灯的二次配光透镜光学结构。
技术介绍
车灯是车辆上的灯具,是车辆夜间行驶在道路照明的工具,也是发出各种车辆行驶信号的提示工具,一般分为前照灯、尾灯、转向灯等。在车灯产生光源后,光线为散射状,需要通过二次配光透镜进行改变,以使光线角度可达到预期效果。但是,现在市面上车灯光学结构的光线照射范围小,在自然光线不足或夜间行驶时,有时驾驶员看不清前方路面及路面周边的情况,不能及时发现障碍物及非机动车及行人,容易引发相应的事故,有待于改进,并且,光学结构车灯上没有保护装置,车灯容易刮花,影响车灯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灯的二次配光透镜光学结构,解决了车灯光学结构的光线照射范围小的问题,还解决了光学结构车灯上没有保护装置,车灯容易刮花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灯的二次配光透镜光学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罩体,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灯盘,所述灯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灯珠,所述第一支撑环的上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三支撑环,所述第三支撑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透镜,每个所述第二透镜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数量共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透镜。r>优选的,所述罩体的外侧壁设有纳米膜,所述纳米膜与所述罩体粘贴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规格不同。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灯珠的上方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透镜和一个所述第一透镜,多个所述第二透镜呈圆环阵列的方式分布在一个所述第一透镜的外部。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内径。(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灯的二次配光透镜光学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在原有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在第一支撑环顶部边缘设置第二支撑环,该第二支撑环的内部螺纹连接第三支撑环,其中,第一支撑环上表面、第二支撑环内壁可以支撑第三支撑环,能够使第三支撑环处在悬空的状态,在第三支撑环内连接有很多个第二透镜,很多个第二透镜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一个第一透镜,第一透镜为凸透镜,可以把部分灯珠照射的光线聚集,第二透镜为凹透镜,可以对光纤分散,这样,可以使得车灯光学结构上的光照一部分聚集,另一部分则向外部分散,进而可以使照射范围大,利于驾驶员的看清视线。(2)、本技术中,通过在罩体的外侧壁铺设纳米膜,纳米膜粘贴在罩体上,纳米膜膜层透明,透光良好,不会对光线产生影响,纳米膜可以对车灯进行防护,减小刮花,并且,纳米膜可以折射自然界热源,可以解决二次光污染及采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第三支撑环内部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灯盘;3、灯珠;4、第三支撑环;5、纳米膜;6、罩体;7、第一透镜;8、第二透镜;9、第二支撑环;10、第一支撑环;11、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灯的二次配光透镜光学结构,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环10,第一支撑环10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罩体6,安装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支撑环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灯盘2,灯盘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灯珠3,第一支撑环10的上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环9,第二支撑环9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三支撑环4,第三支撑环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透镜8,每个第二透镜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数量共多个,多个连接杆11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透镜7,第一支撑环10、第二支撑环9和第三支撑环4材质相同,三者均为合金材质,连接杆11呈圆柱形,连接杆11一端连接第一透镜7,另一端连接第二透镜8,第一透镜7依靠连接杆11支撑。进一步的,罩体6的外侧壁设有纳米膜5,纳米膜5与罩体6粘贴固定,纳米膜5厚度为5-8um,纳米膜5透明,可以避免光线照射影响,又能够起到防刮花作用。进一步的,第一透镜7与第二透镜8规格不同,第一透镜7为凹透镜,第二透镜8为凸透镜,凸透镜可以聚焦光线,凹透镜则分散光线。进一步的,若干个灯珠3的上方设有多个第二透镜8和一个第一透镜7,多个第二透镜8呈圆环阵列的方式分布在一个第一透镜7的外部,第一透镜7与第二透镜8一同应用在车灯光学照射,使得车灯照出的光线中间聚焦光,逐渐向外部分散光,能够使车灯中部正对的地面更清楚,而车灯外围的光照射范围大。进一步的,第二支撑环9位于第一支撑环10的上表面,第二支撑环9的内径大于第一支撑环10的内径,第一支撑环10支撑着第二支撑环9,从而可以使第二支撑环9处在悬空状态。综上可得,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在第一支撑环10顶部边缘设置第二支撑环9,该第二支撑环9的内部螺纹连接第三支撑环4,其中,第一支撑环10上表面、第二支撑环9内壁可以支撑第三支撑环4,能够使第三支撑环4处在悬空的状态,在第三支撑环4内连接有很多个第二透镜8,很多个第二透镜8之间通过连接杆11连接一个第一透镜7,第一透镜7可以把部分灯珠3照射的光线聚集,第二透镜8可以对光纤分散,这样,可以使得车灯光学结构上的光照一部分聚集,另一部分则向外部分散,进而可以使照射范围大,利于驾驶员的看清视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灯的二次配光透镜光学结构,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环(10),所述第一支撑环(10)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罩体(6),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灯盘(2),所述灯盘(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灯珠(3),所述第一支撑环(10)的上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环(9),所述第二支撑环(9)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三支撑环(4),所述第三支撑环(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透镜(8),每个所述第二透镜(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数量共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杆(11)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透镜(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的二次配光透镜光学结构,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环(10),所述第一支撑环(10)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罩体(6),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灯盘(2),所述灯盘(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灯珠(3),所述第一支撑环(10)的上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环(9),所述第二支撑环(9)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三支撑环(4),所述第三支撑环(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透镜(8),每个所述第二透镜(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数量共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杆(11)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透镜(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的二次配光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德财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艾顿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