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54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备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的灯具单元,能够有效地抑制在配光图案中产生非预期的阴影或眩光。在比空间光调制器(30)更靠单元前方侧,在支承该空间光调制器的支架(40)的铅垂面部(40A)形成有包围空间光调制器的透光板(30C)的开口部(40Aa),并且在该铅垂面部支承有从单元前方侧覆盖该开口部的透光罩(36)。由此,预先防止异物附着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透光板。另一方面,即使异物附着于透光罩,透光罩也处于比透光板从反射控制部(30A)向单元前方侧离开的位置,因此,由投影透镜(72)投影的异物的图像成为大幅模糊的图像,因此,有效地抑制在配光图案中产生非预期的阴影或眩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具单元
本申请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的灯具单元。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车载用的灯具单元,已知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灯具单元,将被空间光调制器反射的来自光源的光经由投影透镜等光学部件向单元前方照射。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这种灯具单元的空间光调制器,记载有如下空间光调制器,其具备:使来自光源的光反射的多个反射元件(微镜31)排列而成的反射控制部(显示部32)、配置于比该反射控制部更靠单元前方侧的透光板(透明部件33)。此时,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间光调制器以如下方式构成,利用收纳反射控制部的框体部(支承部34)密封反射控制部与透光板之间的空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5-138763号公报在这种灯具单元中,为了通过该照射光高精度地形成配光图案,优选的是,将作为光学部件的投影透镜的后侧焦点设定于反射控制部的位置,但如果存在灰尘等异物附着于该反射控制部的情况,则导致在配光图案中会产生非预期的阴影或眩光。在这一点上,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间光调制器那样,如果设为配置于比反射控制部更靠单元前方侧的透光板与反射控制部之间的空间被密封的结构,则能够预先防止异物附着于反射控制部。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间光调制器中,即使异物附着于透光板,该透光板的位置也从投影透镜的后侧焦点向单元前方侧位移,因此,由光学部件投影的异物的图像成为模糊的图像,其阴影或眩光不那样显著。但是,为了有效地抑制在通过来自灯具单元的照射光形成的配光图案中产生非预期的阴影或眩光,而期望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备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灯具单元中提供能够有效地抑制在配光图案中产生非预期的阴影或眩光的灯具单元。本申请专利技术通过设为具备规定的透光罩的结构,以实现上述目的的达成。即,本申请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具单元,其具备:光源、使来自该光源的光反射的空间光调制器、使被该空间光调制器反射的光朝向单元前方照射的光学部件,该灯具单元的特征在于,上述光学部件由投影透镜构成,上述空间光调制器具备: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反射的多个反射元件排列而成的反射控制部、收纳该反射控制部的框体部、以配置于比上述反射控制部更靠单元前方侧的状态支承于上述框体部的透光板,在比上述空间光调制器更靠单元前方侧的位置配置有支承该空间光调制器的支架,上述支架具有以包围上述透光板的方式形成的开口部,在上述支架支承有从单元前方侧覆盖上述开口部的透光罩。上述“空间光调制器”如果能够在反射来自光源的光时控制该反射光的空间性分布,则对其具体的结构不作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使用了数字微镜的结构及使用了反射型液晶的结构等。上述“支架”如果以配置于比空间光调制器更靠单元前方侧的状态支承空间光调制器,且具有以包围透光板的方式形成的开口部,则对其具体的配置及结构不作特别限定。上述“透光罩”如果是以从单元前方侧覆盖支架的开口部的方式构成的透光部件,则对其具体的配置及结构不作特别限定。专利技术效果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灯具单元以将被空间光调制器反射的来自光源的光经由光学部件向单元前方照射的方式构成,因此,通过在该空间光调制器中控制反射光的空间性分布,能够高精度地形成各种配光图案。此时,空间光调制器具备:使来自光源的光反射的多个反射元件排列而成的反射控制部、收纳该反射控制部的框体部、以配置于比反射控制部更靠单元前方侧的状态支承于框体部的透光板,因此,能够预先防止异物附着于反射控制部。而且,在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灯具单元中,在比空间光调制器更靠单元前方侧配置有支承空间光调制器的支架,在该支架形成有包围空间光调制器的透光板的开口部,在该支架支承有从单元前方侧覆盖该开口部的透光罩,因此,能够预先防止异物附着于透光板。另一方面,在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灯具单元中,即使异物附着于透光罩,该透光罩也处于比透光板进一步从反射控制部向单元前方侧离开的位置,因此,由作为光学部件的投影透镜投影的异物的图像成为大幅模糊的图像,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配光图案中产生非预期的阴影或眩光。这样,根据本申请专利技术,在具备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的灯具单元中,能够有效地抑制在配光图案中产生非预期的阴影或眩光。此外,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灯具单元适于车载用的灯具单元,但也能够用于车载用以外的用途。在上述结构中,作为透光罩的结构,如果还设为以沿着以空间光调制器的反射控制部的位置为中心的凸曲面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结构,则能够在入射到空间光调制器的来自光源的光及被空间光调制器反射的来自光源的光透过透光罩时有效地抑制其光路偏离,由此,能够提高灯具单元的配光控制功能。在上述结构中,如果还设为在支架与空间光调制器的框体部之间夹装垫片的结构,则能够提高透光板的前表面露出的空间的密闭性,由此,能够将异物向透光板附着的可能性抑制得更低。在上述结构中,如果还设为在支架的前表面形成以包围其开口部的方式延伸的环状槽部的结构,而且设为透光罩在与该环状槽部卡合的状态下安装于支架的结构,则能够提高透光板的前表面露出的空间的密闭性,由此,能够将异物向透光板附着的可能性抑制得更低。在上述结构中,如果还设为透光罩与透光板的单元前后方向的间隔设定成比透光板与反射控制部的单元前后方向的间隔大的值的结构,则透光罩配置于比透光板从反射控制部向单元前方侧离开两倍以上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将由投影透镜投影的异物的图像设为大幅模糊的图像。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在配光图案中产生非预期的阴影或眩光。在上述结构中,作为透光罩的结构,如果还设为具有用于控制朝向空间光调制器的来自光源的光的透镜功能的结构,则能够实现提高向空间光调制器的入射光控制的精度及简化灯具单元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申请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II方向向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面图;图4是图2的IV方向向视图;图5是图4的V方向向视图;图6是图4的VI方向向视图;图7是图4的VII方向向视图;图8是将上述灯具单元以分解其一部分的构成要件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图9是将上述灯具单元以摘下上述构成要件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图10是将上述灯具单元以摘下上述构成要件的状态表示的俯视图;图11是图3的XI部详细图;图12是图11的XII-XII线剖面图;图13是图11的主要部分详细图;图14是表示具备上述灯具单元的车辆用灯具的侧剖面图;图1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灯具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与图11一样的图;图1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灯具单元的、与图3一样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210灯具单元20空间光调制单元22支承基板22a、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具单元,其具备光源、使来自该光源的光反射的空间光调制器、使被该空间光调制器反射的光朝向单元前方照射的光学部件,该灯具单元的特征在于,/n上述光学部件由投影透镜构成,/n上述空间光调制器具备: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反射的多个反射元件排列而成的反射控制部、收纳该反射控制部的框体部、以配置于比上述反射控制部更靠单元前方侧的状态支承于上述框体部的透光板,/n在比上述空间光调制器更靠单元前方侧的位置配置有支承该空间光调制器的支架,/n上述支架具有以包围上述透光板的方式形成的开口部,/n在上述支架支承有从单元前方侧覆盖上述开口部的透光罩。/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7 JP 2018-2451521.一种灯具单元,其具备光源、使来自该光源的光反射的空间光调制器、使被该空间光调制器反射的光朝向单元前方照射的光学部件,该灯具单元的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由投影透镜构成,
上述空间光调制器具备: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反射的多个反射元件排列而成的反射控制部、收纳该反射控制部的框体部、以配置于比上述反射控制部更靠单元前方侧的状态支承于上述框体部的透光板,
在比上述空间光调制器更靠单元前方侧的位置配置有支承该空间光调制器的支架,
上述支架具有以包围上述透光板的方式形成的开口部,
在上述支架支承有从单元前方侧覆盖上述开口部的透光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光罩以沿着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隆芳本多贵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