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道水冷轴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421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道水冷轴承座,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包括辊子、轴承、壳体、压盖和出水管,辊子由壳体的第一端穿入,轴承可拆卸连接于壳体内,压盖的一端固定于壳体第二端,出水管穿过压盖。辊子一端具有圆筒部,壳体具有中心通孔、进水口和第一水流通道,压盖具有第二水流通道,进水口为第一水流通道的第一端,第一水流通道的第二端与第二水流通道第一端相连通,第二水流通道的第二端与圆筒部的第二端内腔相连通,轴承、中心通孔和出水管同轴心,水流通道位于辊子和轴承的外表面。出水管的第一端位于辊子的中空腔体内,出水管的第二端位于壳体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壳体内设置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利用水冷降低辊道轴承座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道水冷轴承座
本技术涉及轴承座
,特别是涉及一种辊道水冷轴承座。
技术介绍
线材生产过程中,热送的钢坯温度能达到500℃以上,钢坯输送辊道受高温影响,容易导致输送辊道轴承座受热变形,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影响着钢坯热送效率,不能实现热送的钢坯再次加热,需提高加热时间,增加了钢坯表面产生过烧的机率,给轧材带来质量隐患,同时煤耗升高,导致能源浪费。轧后的线材需通过散冷辊道进行风冷以获得目标组织和性能,铺散在散冷辊道上的线材温度可达到800℃以上,散冷辊道轴承座受高温影响,同样存在受热变形,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散冷辊道出现问题,直接影响着轧材控冷效果,导致轧材性能波动。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热送辊道的水冷轴承座,是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道水冷轴承座,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运用水冷有效的降低高温区域辊道轴承座的温度,提高高温区域辊道轴承座的使用寿命,提高轧材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辊道水冷轴承座,包括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道水冷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辊子、轴承、壳体、压盖和出水管,所述辊子由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穿入,所述辊子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轴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压盖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压盖,所述出水管固定于所述压盖;/n所述辊子具有中空腔体,所述辊子的一端具有圆筒部,所述圆筒部的内腔与所述辊子的中空腔体相连通,所述圆筒部穿过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圆筒部穿过所述轴承;/n所述壳体具有中心通孔、进水口和第一水流通道,所述压盖具有第二水流通道,所述进水口为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第二端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道水冷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辊子、轴承、壳体、压盖和出水管,所述辊子由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穿入,所述辊子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轴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压盖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压盖,所述出水管固定于所述压盖;
所述辊子具有中空腔体,所述辊子的一端具有圆筒部,所述圆筒部的内腔与所述辊子的中空腔体相连通,所述圆筒部穿过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圆筒部穿过所述轴承;
所述壳体具有中心通孔、进水口和第一水流通道,所述压盖具有第二水流通道,所述进水口为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圆筒部的第二端内腔相连通,所述中心通孔的第一端用于所述圆筒部穿过,所述轴承、所述中心通孔和所述出水管同轴心,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位于所述辊子和所述轴承的外表面;
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辊子的中空腔体内,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水冷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簧,所述圆筒部上具有轴肩和卡簧槽,所述卡簧固定于所述卡簧槽内,所述轴承的内圈第一端与所述轴肩相抵,所述轴承的内圈第二端与所述卡簧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水冷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中心通孔穿过所述凹槽的槽底中间部分,所述轴承的外圈第一端与所述轴承槽的槽底周边部分相抵,所述轴承的外圈第二端与所述压盖上第一端的环形凸起部相抵。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相起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