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桥梁限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147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桥梁限重设备,包括马路,所述马路的左侧上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提示框,所述提示框的前侧壁设置有两个防护门,且提示框的内部设置有提示牌,两个所述防护门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两个所述防护门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马路靠近支撑柱的一侧内部设置有第一设备槽,所述第一设备槽的上端设置有称重台面,所述称重台面的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道路桥梁限重设备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配合,从而带动阻拦板的上升和下降,实现对超重车辆的阻拦,该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便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桥梁限重设备
本技术属于道路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桥梁限重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运输行业也日益的兴盛,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运输司机们通常不会严格按照车辆的吨位进行装载,往往都都会超载运输,给道路及桥梁造成致命的破坏,尤其在一些承重吨位相对较小的桥梁,货车的载重吨位远远超过了桥梁的承重吨位,这样在破坏桥梁的同时,会影响正常的交通运输。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道路桥梁限重设备结构复杂,需要多种电子元件的配合才能实现对过往车辆限重阻拦,造价昂贵;2、现有的道路桥梁限重设备无法有效的提醒过往车辆前方限重,存在交通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桥梁限重设备,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和可以有效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桥梁限重设备,包括马路,所述马路的左侧上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提示框,所述提示框的前侧壁设置有两个防护门,且提示框的内部设置有提示牌,两个所述防护门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两个所述防护门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马路靠近支撑柱的一侧内部设置有第一设备槽,所述第一设备槽的上端设置有称重台面,所述称重台面的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液压油,所述第一液压油远离第一活塞的一侧设置有液压管,所述液压管右端设置有第二设备槽,所述第二设备槽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内部靠下方设置有第二液压油,所述第二液压油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远离第二液压油的一侧设置有阻拦板,所述马路远离第二设备槽的一侧设置有桥梁。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备槽和第二设备槽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身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油到第一活塞距离为未超重车辆的下压范围,所述第二活塞与第二液压油紧贴在一起。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称重台面相接触时,所述第一活塞的底部正好贴合于第一液压缸的底部。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弹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设备槽固定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称重台面的顶端和阻拦板的顶端均与马路的顶端成同一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道路桥梁限重设备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配合,从而带动阻拦板的上升和下降,实现对超重车辆的阻拦,该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便宜;2、本技术道路桥梁限重设备在称重台面前方设置了一个提示牌,该提示牌不仅可以提醒过往车辆前方设有测重处,还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更换不同的提示语,十分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提示牌结构图。图中:1、马路;2、支撑柱;3、提示框;4、第一设备槽;5、限位杆;6、弹簧;7、称重台面;8、第一活塞;9、第二设备槽;10、阻拦板;11、第二活塞;12、桥梁;13、第二液压缸;14、第二液压油;15、液压管;16、第一液压缸;17、第一液压油;18、提示牌;19、固定螺栓;20、防护门;21、转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道路桥梁限重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一种道路桥梁限重设备,如图1~2所示,包括马路1,马路1的左侧上方设置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上端设置有提示框3,提示框3的前侧壁设置有两个防护门20,且提示框3的内部设置有提示牌18,两个防护门20之间通过固定螺栓19连接,两个防护门20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转轴21,马路1靠近支撑柱2的一侧内部设置有第一设备槽4,第一设备槽4的上端设置有称重台面7,称重台面7的下方设置有弹簧6,弹簧6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杆5,两个限位杆5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液压缸16,第一液压缸16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活塞8,第一活塞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液压油17,第一液压油17远离第一活塞8的一侧设置有液压管15,液压管15右端设置有第二设备槽9,第二设备槽9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液压缸13,第二液压缸13的内部靠下方设置有第二液压油14,第二液压油1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活塞11,第二活塞11远离第二液压油14的一侧设置有阻拦板10,马路1远离第二设备槽9的一侧设置有桥梁12。为了可以阻拦超重车辆通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设备槽4和第二设备槽9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身的长度。为了使该装置达到阻拦和放行的目的,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液压油17到第一活塞8距离为未超重车辆的下压范围,第二活塞11与第二液压油14紧贴在一起。为了保护第一液压缸1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杆5与称重台面7相接触时,第一活塞8的底部正好贴合于第一液压缸16的底部。为了固定限位杆5和弹簧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杆5与弹簧6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设备槽4固定在一起。为了使本装置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称重台面7的顶端和阻拦板10的顶端均与马路1的顶端成同一平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道路桥梁限重设备在使用时,过往车辆会先经过提示牌18,提示牌18设有警示语,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前方有限重检测处,该提示牌18设置在提示框3内,可以通过打开防护门20上的固定螺栓19随时更换,车辆通过提示牌18后就到达测重处,测重设备设置在第一设备槽4中,车辆停在称重台面7上,车身重量会使称重台面7下压,称重台面7下方设置有弹簧6有一个向上弹力阻止称重台面7下压,当车身重量超过一定数值时,会使的称重台面7带着第一活塞8下压到第一液压油17,使得第一液压油17通过液压管15让第二液压缸13中的第二液压油14上升,进而推动第二活塞11向上运动,从而使阻拦板10上升阻止超重车辆通过,第一设备槽4还设置有限位杆5,防止车辆过度超重,使称重台面7压坏第一液压缸16和弹簧6;对于没有超重的车辆即可直接通过桥梁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桥梁限重设备,包括马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路(1)的左侧上方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设置有提示框(3),所述提示框(3)的前侧壁设置有两个防护门(20),且提示框(3)的内部设置有提示牌(18),两个所述防护门(20)之间通过固定螺栓(19)连接,两个所述防护门(20)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转轴(21),所述马路(1)靠近支撑柱(2)的一侧内部设置有第一设备槽(4),所述第一设备槽(4)的上端设置有称重台面(7),所述称重台面(7)的下方设置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杆(5),两个所述限位杆(5)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液压缸(16),所述第一液压缸(16)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活塞(8),所述第一活塞(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液压油(17),所述第一液压油(17)远离第一活塞(8)的一侧设置有液压管(15),所述液压管(15)右端设置有第二设备槽(9),所述第二设备槽(9)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液压缸(13),所述第二液压缸(13)的内部靠下方设置有第二液压油(14),所述第二液压油(1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活塞(11),所述第二活塞(11)远离第二液压油(14)的一侧设置有阻拦板(10),所述马路(1)远离第二设备槽(9)的一侧设置有桥梁(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桥梁限重设备,包括马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路(1)的左侧上方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设置有提示框(3),所述提示框(3)的前侧壁设置有两个防护门(20),且提示框(3)的内部设置有提示牌(18),两个所述防护门(20)之间通过固定螺栓(19)连接,两个所述防护门(20)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转轴(21),所述马路(1)靠近支撑柱(2)的一侧内部设置有第一设备槽(4),所述第一设备槽(4)的上端设置有称重台面(7),所述称重台面(7)的下方设置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杆(5),两个所述限位杆(5)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液压缸(16),所述第一液压缸(16)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活塞(8),所述第一活塞(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液压油(17),所述第一液压油(17)远离第一活塞(8)的一侧设置有液压管(15),所述液压管(15)右端设置有第二设备槽(9),所述第二设备槽(9)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液压缸(13),所述第二液压缸(13)的内部靠下方设置有第二液压油(14),所述第二液压油(1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活塞(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亚峰梁永杰董方关开群王圣钦杨静梁昊黄冲王连永邸峰梁艳梅董志磊张金亮闫艳苗青庞敏孙丽刘辉赵雪莉张庆战陈柯欣祝大典李在允孙国华张海涛蒋亚威余杰怀涛赵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