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物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93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夹持向热交换器用的翅片的插入孔插入的两根棒状物的棒状物夹持装置。设有第1夹紧部(32A)和第2夹紧部(32B),该第1夹紧部(32A)和第2夹紧部(32B)设为能够相对地进行接触分离运动,该第1夹紧部(32A)形成有能够分别收纳第1棒状物(121)和第2棒状物(122)的两个凹部(381、382),该第2夹紧部(32B)配置于第1夹紧部(32A)的凹部(381、382)的开口侧并且具有在第2夹紧部(32B)与第1夹紧部(32A)之间夹持棒状物(12)的夹持部(321),第2夹紧部(32B)的夹持部(321)由沿与棒状物(12)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配置的转动轴(36)轴支承,在夹持棒状物(12)时,夹持部(321)转动,在该第2夹紧部(32B)与第1夹紧部(32A)之间夹持棒状物(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棒状物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热交换器的制造中用于夹持棒状物的棒状物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使用例如热交换器用的翅片,使管在多片热交换器用的翅片在堆叠在一起的情况下集聚而成的集聚体中通过而进行制造。在热交换器中使用的热交换器用的翅片是在铝等金属薄板的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带凸缘(日文:カラー)的插入孔的构件。为了使热交换器用的翅片集聚并得到集聚体,使用集聚装置。在集聚装置竖立设置有一个棒状物即堆叠销,使热交换器用的翅片向设有棒状物的位置移动,向热交换器用的翅片的插入孔插入棒状物并使之贯通该插入孔,使多片热交换器用的翅片集聚。另外,为了将插入有棒状物的集聚体从集聚体群取出,并且为了从集聚体取出棒状物,使用能够使集聚体、棒状物移动的移动装置。用于钻机的钻杆夹紧的杆夹紧装置在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8-6149号公报中有所记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8-61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所示的夹紧装置利用相对的两个把持部把持1根钻杆。普通的夹紧装置将棒状物逐根地把持、夹持。在使热交换器用的翅片集聚的集聚装置的情况下,使用多根堆叠销,使多列热交换器用的翅片并列,在各列分别使多片热交换器用的翅片集聚。然后,在堆叠销插入到集聚体的状态下,从在各列分别使多片热交换器用的翅片集聚而成的热交换器用的翅片的集聚体群中抓住堆叠销并取出集聚体。在进行将插入有堆叠销的集聚体从集聚体群取出的动作时,进行抓住堆叠销的动作。另外,除了使堆叠销立于集聚装置、从集聚体取出堆叠销这样的动作之外,在将用于维持集聚体的堆叠的临时插入销(日文:仮挿しピン)向热交换器用的翅片的插入孔插入、从插入孔取出这样的动作中,也进行抓住棒状物的动作。在这样的抓住棒状物的动作中,尤其是在将插入有棒状物的集聚体从集聚体群取出时,对于每1列集聚体进行取出则会花费时间,效率较差。在图5中示出以往的棒状物夹持装置,并示出夹紧部72A和另一个夹紧部72B,在该夹紧部72A形成有凹状的槽741、742,以夹持以往的两根棒状物701、702。棒状物未必是一定的径长,当夹紧部72B抵接于棒状物701时,有时会在该夹紧部72B与另一个棒状物702彼此之间产生间隙。由此,存在如下的课题:无法夹持两根棒状物,另外,即使与棒状物相接触,也无法以均等的力夹持并抓住该棒状物,无法通过1次取出动作同时取出两列集聚体。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夹持向热交换器用的翅片的插入孔插入的两根棒状物的棒状物夹持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棒状物夹持装置具有如下的结构。即,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夹持向热交换器用的翅片的插入孔插入的棒状物的棒状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棒状物夹持装置设有第1夹紧部与2夹紧部,该第1夹紧部与2夹紧部设为能够相对地进行接触分离运动,该第1夹紧部形成有能够分别收纳第1所述棒状物和第2所述棒状物的两个凹部,该第2夹紧部配置于该第1夹紧部的所述凹部的开口侧并且具有在该第2夹紧部与所述第1夹紧部之间夹持所述棒状物的夹持部,所述第2夹紧部的夹持部由沿与所述棒状物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配置的转动轴轴支承,在夹持所述棒状物时,所述夹持部转动,在该第2夹紧部与所述第1夹紧部之间夹持所述棒状物。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夹持两根棒状物,能够同时取出两列集聚体,能够高效地取出集聚体。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转动轴位于第1所述棒状物的夹持位置与第2所述棒状物的夹持位置之间。由此,能够以更均等的力同时抓住两根棒状物,能够通过1次取出动作从翅片的集聚体群取出两列集聚体。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棒状物相对于沿着翅片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以交错状态配置,所述第1夹紧部的夹持位置和所述第2夹紧部的夹持位置在第1所述棒状物和第2所述棒状物之间设置左右位置的差。由此,能够以均等的力抓住以交错状态配置的两根棒状物,能够取出两列集聚体。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2夹紧部具有设有所述转动轴的轴支承部,在该轴支承部设有多个止挡件,该多个止挡件设为向位于所述夹持部与所述轴支承部之间的间隙突出。由此,即使在仅取出1列集聚体时,也能够夹持1根棒状物。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棒状物夹持装置,能够同时夹持向热交换器用的翅片的插入孔插入的两根棒状物。附图说明图1是移载装置18的局部,且是集聚于集聚装置20的热交换器用的翅片14的集聚体16以及移动装置22的侧视图。图2是集聚于集聚装置20的热交换器用的翅片14、翅片14的集聚体16以及移动装置22的俯视图。图3表示集聚于集聚装置20的热交换器用的翅片14的集聚体16以及移动装置22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棒状物夹持装置10的根部夹持部32的夹紧部32A、32B的放大图,图4A是未夹持棒状物12的状态,图4B是夹持两根中的一根棒状物12的状态,图4C是夹持棒状物12的状态。图5是表示以往的棒状物夹持装置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棒状物夹持装置10的一个例子。此外,以下有时也将热交换器用的翅片14称作翅片14。在图1中示出移载装置18的局部,且示出集聚于集聚装置20的热交换器用的翅片14的集聚体16以及移动装置22的侧视图。在图2中示出集聚于集聚装置20的热交换器用的翅片14、翅片14的集聚体16以及移动装置22的俯视图。根部夹持部32(或顶端夹持部28)在左右具有两个,各自夹持两根棒状物12。在图3中示出集聚于集聚装置20的热交换器用的翅片14的集聚体16以及移动装置22的主视图。在图4中示出图2所示的两个根部夹持部32中的一个根部夹持部32的夹紧部32A、32B的放大图。图4A表示未夹持棒状物12的状态,图4B表示夹持两根中的一根棒状物12的状态,图4C表示夹持棒状物12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棒状物夹持装置10具有在热交换器的制造中为了夹持棒状物12、44而使用的夹紧部32A、32B,该棒状物夹持装置10在用于得到热交换器用的翅片14的集聚体16的移载装置18中使用。用于得到热交换器用的翅片14的集聚体16的移载装置18具有集聚装置20和移动装置22。集聚装置20是用于堆叠翅片14的装置,从上方逐片(逐层)地堆叠翅片14,能够得到翅片14的集聚体16。这时,当使翅片14沿水平方向并列时,成为多列翅片14沿水平方向并列并堆叠于集聚装置20的状态。移动装置22是能够从堆叠于集聚装置20的多个翅片14的集聚体16群中将两个翅片14的集聚体16取出并分离,得到两个集聚体16的装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如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集聚装置20设置于水平面,翅片14沿铅垂方向集聚,多个翅片14沿水平方向并列,不过集聚装置20的设置面方向、翅片14的集聚方向、并列的方向没有限定。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棒状物12、44的例子,具有向形成于翅片14的插入孔24插入的堆叠销12。另外,像后述那样,具有向形成于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状物夹持装置,其用于夹持向热交换器用的翅片的插入孔插入的棒状物,/n该棒状物夹持装置的特征在于,/n该棒状物夹持装置设有第1夹紧部和第2夹紧部,该第1夹紧部和第2夹紧部设为能够相对地进行接触分离运动,/n该第1夹紧部形成有能够分别收纳第1所述棒状物和第2所述棒状物的两个凹部,/n该第2夹紧部配置于该第1夹紧部的所述凹部的开口侧并且具有在该第2夹紧部与所述第1夹紧部之间夹持所述棒状物的夹持部,/n所述第2夹紧部的夹持部由沿与所述棒状物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配置的转动轴轴支承,/n在夹持所述棒状物时,所述夹持部转动,在该第2夹紧部与所述第1夹紧部之间夹持所述棒状物。/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棒状物夹持装置,其用于夹持向热交换器用的翅片的插入孔插入的棒状物,
该棒状物夹持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棒状物夹持装置设有第1夹紧部和第2夹紧部,该第1夹紧部和第2夹紧部设为能够相对地进行接触分离运动,
该第1夹紧部形成有能够分别收纳第1所述棒状物和第2所述棒状物的两个凹部,
该第2夹紧部配置于该第1夹紧部的所述凹部的开口侧并且具有在该第2夹紧部与所述第1夹紧部之间夹持所述棒状物的夹持部,
所述第2夹紧部的夹持部由沿与所述棒状物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配置的转动轴轴支承,
在夹持所述棒状物时,所述夹持部转动,在该第2夹紧部与所述第1夹紧部之间夹持所述棒状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下圭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高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