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卡丁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46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卡丁车,包括卡丁车本体,所述卡丁车本体包括前轮部、驱动尾部;所述驱动尾部与前轮部之间通过车梁杆固定连接;所述车梁杆上前、后对称设有两个副轮组件,副轮组件均包括连接架,连接架包括若干个固定连接在车梁杆侧壁上的Z形连梁,Z形连梁的顶部高于车梁杆;若干个Z形连梁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横梁;水平横梁朝下连接有副轮杆,副轮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副轮;副轮杆的顶部通过起落组件连接在水平横梁上,采用上述装置部件,不仅能够灵活操作整个副轮杆携带副轮的起落,增加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实时调节灵活性,同时上述装置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根据驾驶过程中实时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卡丁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卡丁车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动卡丁车。
技术介绍
电动卡丁车,为现有娱乐竞技游玩中的常用的设备,其具有体积小、速度快、方便灵活的特性。然而,现有电动卡丁车的主体结构为三轮式或者四轮式,对于熟练的使用者,能够掌握上述架构电动卡丁车的运行,而对于初学者,在驾驶上述结构电动卡丁车过程中,无法有效的掌握驾驶的平衡性,进而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如车体倾翻等。造成上述技术缺陷的实质原因在于现有电动卡丁车上面未设置相应的辅助助稳装置,造成初学者无法在辅助情形下,掌握驾驶的平衡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电动卡丁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动卡丁车,包括卡丁车本体,所述卡丁车本体包括前轮部、驱动尾部;所述驱动尾部与前轮部之间通过车梁杆固定连接;所述车梁杆上前、后对称设有两个副轮组件,通过所述副轮组件增加所述电动卡丁车的运行稳定;所述副轮组件均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若干个固定连接在车梁杆侧壁上的Z形连梁,所述Z形连梁的顶部高于车梁杆;若干个所述Z形连梁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横梁,若干个所述Z形连梁的自由端共同连接在水平横梁上;所述水平横梁朝下连接有副轮杆,所述副轮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副轮;所述副轮杆的顶部通过起落组件连接在水平横梁上,通过所述起落组件所述副轮杆能够携带若干个副轮接触到地面上,通过所述起落组件所述副轮杆能够携带若干个副轮脱离地面。优选地,所述起落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水平横梁顶部上方的丝杠电机,所述丝杠电机朝下连接有丝杠;所述副轮杆上固定连接有与丝杠螺纹连接的丝杠筒。优选地,所述丝杠筒的顶部位于副轮杆的顶部上方;所述丝杠筒的底部位于副轮杆的副轮杆的底部下方;所述丝杠筒固定连接在副轮杆的杆体中心部位。优选地,所述丝杠电机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在水平横梁的顶部。优选地,副轮杆顶部的左、右两端朝上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顶部贯穿水平横梁;所述导柱与水平横梁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副轮转动连接有轮架,所述轮架固定连接在副轮杆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副轮等距分布,相邻所述副轮的间距为5-8cm。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副轮杆、副轮、水平横梁、Z形连梁、丝杠电机、丝杠、丝杠筒,实现人员按照正常行驶,运行过程中,如果无法掌控这个卡丁车的平稳性,打开丝杠电机(按照现有方式,丝杠电机电性连接有开关,开关设置在驱动尾部,便于驾驶人员操作)。丝杠电机驱动丝杠,丝杠给与丝杠筒朝下的螺纹推动力,进而副轮杆朝下运动至副轮接触到地面上,进而增加了整个卡丁车的运行平稳性。在运行过程中,尤其是遇到颠婆地段,不需要使用上述副轮时候。打开丝杠电机,此时,丝杠反向驱动副轮杆朝上运动,进而副轮脱离到地面上。采用上述装置部件,不仅能够灵活操作整个副轮杆携带副轮的起落,增加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实时调节灵活性,同时上述装置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根据驾驶过程中实时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副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的前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电动卡丁车,包括卡丁车本体1,其中,卡丁车本体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常规电动卡丁车,其主体构架包括所包括前轮部13、驱动尾部(驱动尾部提供驱动动力,驱动尾部通过电源提供动力),同时,驱动尾部11与前轮部13之间通过车梁杆12固定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阅技术手册或者技术词典即可获知本技术公开的电动卡丁车的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针对现有电动卡丁车不适于初学者,造成初学者在驾驶过程中,无法辅助增加平稳性,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在现有电动卡丁车的主体构架上,进行如下方式的结构改进:车梁杆12上前、后对称设有两个副轮组件2(副轮组件2位于车梁杆12的中心部位),通过所述副轮组件2增加所述电动卡丁车的运行稳定。运行过程中,通过起、落副轮组件2实现增加驾驶运动的稳定性。具体而言,副轮组件2的具体结构如下:副轮组件2均包括连接架21,副轮组件21包括若干个固定连接在车梁杆12侧壁上的Z形连梁211,所述Z形连梁211的顶部高于车梁杆12;若干个所述Z形连梁211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横梁212,若干个所述Z形连梁211的自由端共同连接在水平横梁212上;所述水平横梁212朝下连接有副轮杆22,所述副轮杆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副轮24(副轮24等距分布,相邻两个副轮24的间距为5cm。副轮24转动连接有轮架,轮架固定连接在副轮杆22的底部。副轮杆22的顶部通过起落组件23连接在水平横梁212上,通过所述起落组件23所述副轮杆22能够携带若干个副轮24接触到地面上,通过所述起落组件23所述副轮杆22能够携带若干个副轮24脱离地面。起落组件23的具体结构如下:起落组件23包括固定连接在水平横梁212顶部上方的丝杠电机231(因副轮24组件2个数为两个,因此,丝杠电机231具有两个,两个丝杠电机231采用串联方式电性连接到驱动尾部11上的电源),丝杠电机231朝下连接有丝杠233;副轮杆22上固定连接有与丝杠233螺纹连接的丝杠筒232。丝杠筒232的顶部位于副轮杆22的顶部上方;丝杠筒232的底部位于副轮杆22的副轮杆22的底部下方;丝杠筒232固定连接在副轮杆22的杆体中心部位。同时,丝杠电机231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在水平横梁212的顶部。为了增加副轮杆22的驱动平稳,副轮杆22顶部的左、右两端朝上固定连接有导柱2121;导柱2121的顶部贯穿水平横梁212;导柱2121与水平横梁212滑动(水平横梁212上开设与导柱2121适配的通孔)连接。工作原理过程:首先,操作人员按照正常行驶,运行过程中,如果无法掌控这个卡丁车的平稳性,打开丝杠电机231(按照现有方式,丝杠电机231电性连接有开关,开关设置在驱动尾部11,便于驾驶人员操作)。丝杠电机231驱动丝杠233,丝杠233给与丝杠筒232朝下的螺纹推动力,进而副轮杆22朝下运动至副轮24接触到地面上,进而增加了整个卡丁车的运行平稳性。在运行过程中,尤其是遇到颠婆地段,不需要使用上述副轮24时候。打开丝杠电机231,此时,丝杠233反向驱动副轮杆22朝上运动,进而副轮24脱离到地面上。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的优点在于:通过副轮杆22、副轮24、水平横梁212、Z形连梁211、丝杠电机231、丝杠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卡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卡丁车本体,所述卡丁车本体包括前轮部、驱动尾部;所述驱动尾部与前轮部之间通过车梁杆固定连接;所述车梁杆上前、后对称设有两个副轮组件,通过所述副轮组件增加所述电动卡丁车的运行稳定;所述副轮组件均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若干个固定连接在车梁杆侧壁上的Z形连梁,所述Z形连梁的顶部高于车梁杆;所述Z形连梁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横梁,若干个所述Z形连梁的自由端共同连接在水平横梁上;/n所述水平横梁朝下连接有副轮杆,所述副轮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副轮;/n所述副轮杆的顶部通过起落组件连接在水平横梁上,通过所述起落组件所述副轮杆能够携带若干个副轮接触到地面上,通过所述起落组件所述副轮杆能够携带若干个副轮脱离地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卡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卡丁车本体,所述卡丁车本体包括前轮部、驱动尾部;所述驱动尾部与前轮部之间通过车梁杆固定连接;所述车梁杆上前、后对称设有两个副轮组件,通过所述副轮组件增加所述电动卡丁车的运行稳定;所述副轮组件均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若干个固定连接在车梁杆侧壁上的Z形连梁,所述Z形连梁的顶部高于车梁杆;所述Z形连梁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横梁,若干个所述Z形连梁的自由端共同连接在水平横梁上;
所述水平横梁朝下连接有副轮杆,所述副轮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副轮;
所述副轮杆的顶部通过起落组件连接在水平横梁上,通过所述起落组件所述副轮杆能够携带若干个副轮接触到地面上,通过所述起落组件所述副轮杆能够携带若干个副轮脱离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水平横梁顶部上方的丝杠电机,所述丝杠电机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昀珂王奕焜蒋祖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速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