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银忠专利>正文

一种有辅助支撑的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05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动车加装平衡轮,包括电动车本体,电动车本体包括车架、后驱动轮和后刹车线,车架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在进行等待时,通过刹车,在后刹车线与控制线的作用下使调节柱转动,与固定杆、连接柱的作用下实现将辅助平衡轮与地面接触,从而实现支撑车辆,防止骑车人通过脚进行支撑造成受伤,在雨雪天气地面湿滑时,当骑车人在紧急制动时,辅助平衡轮与地面的接触,实现支撑车辆,防止在进行紧急制动时造成车辆打滑倾倒的状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辅助支撑的电动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辅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有辅助支撑的电动车。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呼声的不断,环保节能成为时代主题。低碳、低耗的出行工具成为新时代下全世界人民的宠儿。应时而动,电动车发展迅速,很快风靡全球,我国电动自行车截止2013年保有量突破2亿辆。在电动自行车的骑行使用过程中,会时常遇到需要停下等待的过程,比如在等待红绿灯时就需要进行停下等待,在等待过程中常常需要骑行者将两脚接触地面来保证车辆的稳定,在车辆没停稳时伸出腿来进行支撑,极易发生对腿部的损伤,再者进行支撑时,当电动车过重时,极易发生车辆倾倒,现亟需一种能在电动车停止过程中辅助车辆保持稳定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车辆在进行停下等待时支撑不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有辅助支撑的电动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辅助支撑的电动车,包括电动车本体,所述电动车本体包括车架、后驱动轮和后刹车线,所述车架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有辅助平衡轮,位于支撑架一侧的所述车架底部设置有角度转换装置。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柱侧壁上的固定轴,所述调节柱顶端开设有贯穿侧壁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两侧侧壁开设有贯穿口,所述贯穿口套设在固定轴上,所述支撑柱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阻挡块,所述支撑柱与调节柱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圈,两个所述连接圈通过挂钩弹簧连接。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开设在固定杆两端的插设槽,所述插设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另一端与辅助平衡轮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角度转换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竖直杆,所述竖直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侧壁开设有环状凹槽。优选地,所述调节架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绕过固定环与后刹车线连接。优选地,后刹车线与控制线连接处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加固环,所述后刹车线位于加固环内。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在进行等待时,通过刹车,在后刹车线与控制线的作用下使调节柱转动,与固定杆、连接柱的作用下实现将辅助平衡轮与地面接触,从而实现支撑车辆,防止骑车人通过脚进行支撑造成受伤。2、在雨雪天气地面湿滑时,当骑车人在紧急制动时,通过后刹车线与控制线使调节柱进行转动,从而实现辅助平衡轮与地面的接触,实现支撑车辆,防止在进行紧急制动时造成车辆打滑倾倒的状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有辅助支撑的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有辅助支撑的电动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2后驱动轮、3后刹车线、4支撑柱、5调节柱、6固定杆、7辅助平衡轮、8固定轴、9阻挡块、10挂钩弹簧、11插设槽、12连接柱、13竖直杆、14固定环、15控制线、16加固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有辅助支撑的电动车,包括电动车本体,电动车本体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电动车本体包括车架1、后驱动轮2和后刹车线3,电动车本体包括车架1、后驱动轮2和后刹车线3的位置为现有位置,不进行改变,其连接方式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车架1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柱4,支撑柱4其通过焊接连接在车架1上,实现固定连接,支撑柱4底部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调节柱5,调节柱5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杆6,固定杆6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有辅助平衡轮7,辅助平衡轮7为常用滚轮,其在支撑柱与调节柱在一条直线时,辅助平衡轮7与地面进行接触,实现稳固支撑电动车本体的作用,位于支撑架一侧的车架1底部设置有角度转换装置。进一步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柱4侧壁上的固定轴8,调节柱的5外径大于支撑柱4的外径,调节柱5顶端开设有贯穿侧壁的连接槽,其连接槽的的内径大于支撑柱4的外径,连接槽两侧侧壁开设有贯穿口,贯穿口套设在固定轴8上,支撑柱4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阻挡块9,支撑柱4与调节柱5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圈,两个连接圈通过挂钩弹簧10连接,挂钩弹簧1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其作用是进行使调节柱5恢复成触发状态,连接槽的内侧壁与支撑柱4不接触,在进行转动时不会支撑柱4外侧壁不会影响转动,其阻挡块9位于与挂钩弹簧10相对的位置处,在调节柱5转动成与地面平行时,会使阻挡块9与调节柱5侧壁的抵触,防止调节柱5反转到靠近固定环14一端,从而造成挂钩弹簧10失效。进一步地,调节装置包括开设在固定杆6两端的插设槽11,插设槽1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套设有连接柱12,连接柱开设有贯穿口,贯穿口内径远大于与之套接的旋转轴外径,其连接柱12外径小于插设槽11的内径,连接柱12在插设槽11内能实现晃动,从而实现小角度的调节,实现在地面不平稳时,通过小角度的调节实现辅助平衡轮7的调整,连接柱12另一端与辅助平衡轮7转动连接,辅助平衡轮7外侧壁为橡胶材质制成,其内部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内侧壁通过轴承与连接柱外侧壁转动连接。进一步地,角度转换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竖直杆13,竖直杆13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4,固定环14外侧壁开设有环状凹槽,通过设置的固定环14来调节。进一步地,调节架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线15,控制线15绕过固定环14与后刹车线3连接,通过固定环14来控制线15作用在调节柱5上的位置,从而实现较为省力的实现转动调节柱5。进一步地,后刹车线3与控制线15连接处的车架1上设置有加固环16,后刹车线3位于加固环16内,通过加固环16来对后刹车线3的拉动角度进行限定,使其在不影响刹车的情况下来实现开启辅助支撑装置。本技术中通过将支撑柱4与竖直杆13焊接在车架1上,将控制线15与电动车的后刹车线3连接,将设备安装在电动车的车架1上,完成安装;在车辆进行正常骑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停止等待时,在进行刹车的过程中,会使与后刹车线3连接的控制线15,逐渐拉紧,在此过程中会在竖直杆13连接的固定环14的作用下,实现进行拉动调节柱5,在调节柱5受力时,调节柱5会在水平状态下变成竖直状态,调节柱5固定连接的固定杆6,会从悬挂在车架1上转动到与地面接近,与固定杆6通过连接柱12连接的的辅助平衡轮7会与地面进行接触,实现辅助支撑的作用;帮助骑车人进行支撑车辆;当在大雪与地面结冰时,在车辆进行骑行过程中,当紧急的进行刹车极易造成车辆倾倒,安装有本装置的车辆,在进行急刹车时,会使调节柱5进行转动,使辅助平衡轮7与地面进行接触,增大车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通过辅助平衡轮7实现对车辆的有效支撑,使得车辆不会出现倾倒,防止造车骑行者损伤的情况发生。以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辅助支撑的电动车,包括电动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本体包括车架(1)、后驱动轮(2)和后刹车线(3),所述车架(1)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底部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调节柱(5),所述调节柱(5)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有辅助平衡轮(7),位于支撑架一侧的所述车架(1)底部设置有角度转换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辅助支撑的电动车,包括电动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本体包括车架(1)、后驱动轮(2)和后刹车线(3),所述车架(1)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底部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调节柱(5),所述调节柱(5)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有辅助平衡轮(7),位于支撑架一侧的所述车架(1)底部设置有角度转换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辅助支撑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柱(4)侧壁上的固定轴(8),所述调节柱(5)顶端开设有贯穿侧壁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两侧侧壁开设有贯穿口,所述贯穿口套设在固定轴(8)上,所述支撑柱(4)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阻挡块(9),所述支撑柱(4)与调节柱(5)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圈,两个所述连接圈通过挂钩弹簧(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银忠
申请(专利权)人:朱银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