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车辆和储能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9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021244.0”、“201910020967.9”、“201910021246.X”、“201910021248.9”、“201910021247.4”及“201910020925.5”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属于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具有该电池包的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电池包的单体电池的数量是决定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重要因素。相关技术中,电池包的包壳内的安装空间利用率低,降低了单体电池的数量和电池包的电池容量,影响了续航能力,存在改进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通过大量的研发工作做出的: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电池包主要包括电池包外壳和安装在电池包外壳内的多个电池模组400a,每个电池模组4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池包外壳;/n多个单体电池,每个单体电池均具有电池外壳、设在电池外壳内的电芯以及与所述电芯相连且伸出所述电池外壳的引出端子,多个所述单体电池排列在所述电池包外壳内。/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9 CN 2019100212440;20190109 CN 2019100209671.一种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包外壳;
多个单体电池,每个单体电池均具有电池外壳、设在电池外壳内的电芯以及与所述电芯相连且伸出所述电池外壳的引出端子,多个所述单体电池排列在所述电池包外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外壳包括:托盘和密封盖,所述托盘限定出具有敞开端的电池容纳腔,多个所述单体电池排列在所述电池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托盘相连,所述密封盖安装于所述托盘的敞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包括:侧边框和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边框相连以限定出所述电池容纳腔,所述单体电池与所述侧边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支撑于所述侧边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与所述底板间隔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保温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以及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朝向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内壁面均具有支撑面,所述单体电池沿自身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支撑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支撑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内壁面与所述单体电池的端面之间夹设绝缘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朝向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内壁面具有向内凸出的支撑板,所述支撑面设于所述支撑板的朝向所述密封盖的一面,所述支撑板的背离所述密封盖的一面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底板的安装面,所述支撑板、所述单体电池与所述底板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保温层的保温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的背离所述密封盖的一端的内圈具有环形的沉槽,所述沉槽的底壁形成所述安装面,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沉槽。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朝向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内壁面均具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到所述密封盖的距离小于所述支撑面到所述密封盖的距离,所述单体电池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或所述第二边框的朝向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内壁面具有至少两级台阶,其中两个台阶面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支撑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模组框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志佩,唐江龙,朱燕,鲁鹏,任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