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体用隔离件、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该隔离件的换热器技术

技术编号:249430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管体用隔离件、其制造方法及换热器。管体用隔离件(S)包括多个通过弯曲线材(2)形成的突起部(20)、及至少1个连接部(21)。上述突起部(20)为用于插入到所期望的管体相互之间的部分,具有在Y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沿X方向延伸的一对延伸部(201)、和将这一对延伸部(201)的前端部相互连接起来的弯曲部(202)。连接部(21)将多个突起部(20)的基端部相互连接起来,使得突起部(20)串联连接,且在Z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采用这样的构成,可降低管体用隔离件(S)的制造成本,并可以稳定且适当地支承所期望的管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作以所期望的间距排列换热器的导热管 及其他管体的用途的管体用隔离件、其制造方法及具有该管体 用隔离件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管体用隔离件的一个例子如图14所示(日本技术授权 第25400343号公才艮)。同图所示的管体用隔离件9A是将线材弯 曲成蜿蜒曲折状而形成的,具有隔开多个间隙90地排列的多个 直线部91。在各间隙90中贯穿有多个导热管94。采用这样的构 成,能以规定的间距排列多个导热管94。由于管体用隔离件9A 是由线材弯曲而成,因此其制造成本低廉。但是,在上述以往技术中,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 管体用隔离件9A不过是由线材形成为蜿蜒曲折状。因此, 在安装导热管94时,需要自间隙90的长度方向将导热管94插入 到该间隙90中(需要沿与图14的纸面交叉的方向插入导热管 94)。因此,该作业较为麻烦。倘若可以自多个导热管94的侧 方插入管体用隔离件9A,则虽容易进行该作业,但这对于管体 用隔离件9A来说较为困难。另外,管体用隔离件9A与l根导热 管94只是在一处进行点接触。因此,支承导热管94的稳定性也 有所欠缺。图15表示以往管体用隔离件的另 一 例子(国际公开 WO2005/ 108875号公报)。同图所示的管体用隔离件9B具有 在基板92的单面设有多个突起片93的构造。采用这样的构造, 可以通过将多个突起片93插入到多个管体(省略图示)相互之间,从而在这些多个管体相互间形成与突起片93的厚度相同尺 寸的间隙。由于突起片93为板状,因此该突起片93与上述管体 的接触面积较大,对管体的支承也较为稳定。但是,由于该管体用隔离件9B是使用板材形成的,因此其 材料费用高于线材的材料费用,且其加工作业不容易。因此, 管体用隔离件9B的制造成本较高。另外,在使用多个导热管的 换热器中,往往通过使燃烧废气通过多个导热管相互之间而从 该燃烧废气回收热。在这样的换热器中使用管体用隔离件9B 时,由于基板92、突起片93的宽度较大,因此许多燃烧废气会 碰撞到这些部分上,易于搅乱该燃烧废气的流动。从提高上述 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方面考虑,这种现象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消除或抑制上述问题。由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管体用隔离件是通过弯曲 线材而形成的,包括多个突起部和至少l个连接部;上述突起 部由上述线材的多个部分形成,且用于插入到所期望的管体相 互之间;上述连接部由上述线材的剩余部分形成。存在互相交 叉的X、 Y、 Z方向,上述多个突起部具有在Y方向上隔开间隔 而沿X方向延伸的 一对延伸部、和将这 一对延伸部的前端部相 互连接起来的弯曲部。上述连接部将上述多个突起部的基端部 相互连接起来,使得上述多个突起部串联连接,且在Z方向上 隔开间隔地排列。本专利技术所称的"X、 Y、 Z方向"是互相交叉的相对关系,但 对于它们的具体方向并没有限定。"沿X方向延伸"是指 一对延伸 部的基本形态为沿X方向延伸,是在一对延伸部各自以直线状 延伸的情况基础之上,也包含例如各延伸部有些许弯曲、或者在各延伸部上形成局部弯曲或弯折的部分这样的情况的概念。优选为,上述多个突起部在X、 Y方向上互相重叠,且沿Z方向4非成 一 列。优选为,上述线材为金属制,且其截面为圆形。优选为,上述弯曲部为大致圆弧形,上述各突起部为大致u字形。优选为,上述连4妻部为大致半圆弧形,该连4妻部的两端部 的基端部连接。优选为,上述多个突起部中的位于Z方向上两端的2个突起 部在其延伸部的基端部具有大致L字形的弯曲部。由本专利技术的第2技术方案提供的管体用隔离件的制造方 法,用于制造由本专利技术的第l技术方案提供的管体用隔离件, 其包括以下两个步骤通过弯曲线材而形成蜿蜒曲折状构件, 该蜿蜒曲折状构件使沿规定的横向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部 在纵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且交错地设置将这些多个延伸部的 端部相互连接起来的多个连接部;以上述蜿蜒曲折状构件的横 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为中心使其折弯,从而使上述蜿蜒曲折 状构件中的上述中心线的单侧、与同该侧相反的一侧互相相对 地靠近。由本专利技术的第3技术方案提供的换热器包括多个导热管、 和使用线材形成且在上述多个导热管相互之间形成规定间隙的 隔离件,上述隔离件包括多个突起部和至少l个连接部;上述 突起部由上述线材的多个部分形成,且用于插入到所期望的管 体相互之间;上述连接部由上述线材的剩余部分形成。存在互 相交叉的X、 Y、 Z方向,上述多个突起部具有在Y方向上隔开 间隔地沿X方向延伸的一对延伸部、和将这一对延伸部的前端部相互连接起来的弯曲部。上述连接部将上述多个突起部的基 端部相互连接起来,使得上述多个突起部串联连接,且在Z方 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以下,通过参照附图说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会更加清楚本 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及优点。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管体用隔离件 一 个例子的立体图。图2A是图l所示的管体用隔离件的俯视图,图2B是其主视 图,图2C是其右视图。图3是表示图l及图2所示的管体用隔离件一个使用例子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主要部分左侧视剖视图。图5A及5B是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管体用隔离件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热水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略主视剖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热水装置的主要部分主视图。图8是图6所示的热水装置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图9是图6~ 8所示的热水装置的2次换热器的俯视剖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2次换热器的主视剖视图。图11是图9的箭头XI - XI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2是图9所示的2次换热器所采用的支承体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图9所示的2次换热器的分解剖视图。 图14是表示以往技术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以往技术的另 一例子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l及图2A - 2C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管体用隔离件的 一实 施方式。在这些图中,X、 Y、 Z方向为互相正交的方向。X、 Y 方向均为水平方向,Z方向为铅直方向。如图l所示,管体用隔离件S是通过对例如直径为数毫米程 度的截面为圆形的金属制线材2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其具 有在Z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突起部20、和将这些突起 部20连接起来的多个连接部21。如后述那样,各突起部20是用于插入到所期望的管体相互 之间的部分。如图2A所示,各突起部20为大致U字形,具有延 伸部201和弯曲部202;上述延伸部201成一对,其在Y方向上 隔开间隔地沿X方向延伸;上述弯曲部202将上述一对延伸部 201的前端部相互连接起来。多个突起部20各自的形状及尺寸 大致相同。201的基端部相互连接起来的半圆弧形。如图2C所示,多个连 接部21在Y、 Z方向上为交错状。由此,多个突起部20各自的一 部分在X、 Y方向上未较大突出而互相重叠,多个突起部20沿Z 方向排成一歹1)。在位于上端及下端的2个突起部20 ( 20a、 20b)中的、未 形成有连接部21的延伸部201基端部,设有大致L字形的弯曲部 22a、 22b。如后述那样,这些弯曲部22a、 22b用于管体用隔 离件S的定位固定。接着,说明管体用隔离件S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如图5A所示,首先,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体用隔离件,该管体用隔离件是通过弯曲线材而形成的,其中,该管体用隔离件包括多个突起部和至少1个连接部,上述突起部由上述线材的多个部分形成、且用于插入到所期望的管体相互之间,上述连接部由上述线材的剩余部分形成;存在互相交 叉的X、Y、Z方向;上述多个突起部具有在Y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沿X方向延伸的一对延伸部、和将该一对延伸部的前端部相互连接起来的弯曲部;上述连接部将上述多个突起部的基端部相互连接起来,使得上述多个突起部串联连接,且在Z方向上隔开间 隔地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畑秀典植原浩三木村和宏栗林德幸下村幸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能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