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析物测量的整体式刺针和条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283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总体涉及一种从患者抽取体液的穿刺元件,并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穿刺元件,其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该第一和第二元件相互定位成使得第一元件形成的切口由第二元件保持敞开,并且体液由第一和第二穿刺元件上的表面张力沿穿刺元件引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一种从患者抽取体液的穿刺元件,并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穿刺元件,其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该第一和第二元件相互定位成使得第一元件形成的切口由第二元件保持敞开,并且体液由第一和第二穿刺元件上的表面张力沿穿刺元件引出。
技术介绍
整体式皮肤穿刺和体液分析取样器在本领域中已为人所知。WO02/49507在描述和说明了一种这样的系统。WO02/49507描述的整体式系统包括穿刺元件或刺针,该穿刺元件连接在测试条上或与其形成整体以便测量体液中分析物的量或体液的某些特性。可使用的体液可包括例如血液或间质液(ISF)。穿刺元件用来在皮肤上造成切口,并且体液沿穿刺元件抽到测试条上。这种整体式取样器可与例如电化学计量器结合,并称为单一或现场取样器。已经设计的许多穿刺装置用来形成切口并使得体液从这些切口中抽出。实心刺针用来在皮肤上打开切口,以便使得体液能逃逸到皮肤表面,由此可以通过患者或医生进行取样。为了确保从切口释放足够的体液,这种实心穿刺元件通常具有较大的直径以便使得足够的体液从切口流出以供取样使用,但是,这种实心针通常依靠切口的大小来确保有足够的体液挤出并不用来促使流体流往测试装置。同样已经描述的中空针用来从身体抽取流体以供测试使用;这种针可以具有尖头端或斜切端以便打开切口。在这种针中,切口由针的外直径保持敞开以便促使体液流出切口,并且体液通过真空或通过毛细管作用或通过真空和毛细管作用的组合沿针抽出。已经描述的其他穿刺装置,其中刺针是平或部分弯曲件,其包括用于通过表面张力和/或毛细管作用将流体从刺针的尖锐尖端引导到基端。这种穿刺元件的有利之处在于方便地制造并方便地将其结合在例如测试条中,从而有助于单个元件具有穿刺和测量的能力。在穿刺元件是包括引导流体的开放通道的平的或局部平的部件的情况下,切口边缘可以靠近通道,完全或部分地阻挡通道并使得体液无法流到通道基端或限制可以流动的流体量。因此有利的是设计一种穿刺装置,其中穿刺元件是包括开放通道的平的或部分弯曲件,并且穿刺元件包括用于在穿刺元件位于伤口内时保持切口敞开并防止切口的边缘靠近穿刺元件并部分或完全阻挡开放通道的分隔元件。有利的是设计一种穿刺装置,其中分隔元件略微靠近穿刺元件的尖锐尖端定位以便有助于刺针插入皮肤。还有利的是设计一种穿刺装置,其中穿刺元件和分隔元件由单片金属制成。还有利的是设计一种穿刺装置,其中穿刺元件和分隔元件相对定位,使得流体沿穿刺元件抽吸并通过流体和穿刺元件以及分隔元件之间的表面张力进入开放通道,因此有助于通道的填充。还有利的是设计一种穿刺装置,其中穿刺元件和分隔元件由单片金属制成,该金属片经过滚轧以便与穿刺元件相对地定位分隔元件,使得穿刺元件的基端和分隔元件形成开放通道。还有利的是使用金属成形或冲压工艺制造所述的穿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刺针,其包括具有第一尖锐端点的穿刺元件、具有第二尖锐端点的分隔元件,其中第二尖锐端点靠近第一尖锐端点定位,连接第一穿刺元件的基端部分和分隔元件的基端部分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形成通道。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分隔元件和通道由单片金属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分隔元件相对于穿刺元件定位在与角度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穿刺元件、分隔元件和通道由单片金属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穿刺元件和分隔元件之间的空间形成间隙,该间隙的尺寸靠近第二尖锐尖端时增加。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用亲水性表面涂层处理。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穿刺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和分隔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涂覆有亲水性表面涂层。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通道的基端结合在感测条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感测条的基端连接在多个另外的感测条上。附图说明虽然本专利技术的新颖特征由所附权利要求特别提出,通过参考采用本专利技术并给出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将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的更好理解,附图中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穿刺元件和条带的透视图;图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穿刺元件和条带的顶层的透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多个条带形成用于匣盒格式的感测器阵列。部件列表第一电极触点10、粘性层11、传导衬底12、通风孔13、刺针15、第二电极触点17、绝缘衬底18、参考电极37、绝缘层20、填充通道21、穿刺元件22、对准孔23、分隔元件24、分度孔31、颈部32、接触孔33、工作电极36、尖锐尖端38、分隔尖端40、间隙42、感测条100。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刺针15和感测条100的透视图。在图1中,刺针15连接到感测条100上。感测条100可例如是使用电化学方法测量例如血液的体液或间质液内葡萄糖含量的葡萄糖感测条。另外,感测条100可以例如是凝结感测器,该感测器测量例如粘度、电容、电阻以及类似特性的体液物理特征。在图1中,刺针15还包括穿刺元件22和分隔元件24。感测条100还包括第一电极触点10、粘性层11、传导衬底12、通风孔13、第二电极触点17、绝缘衬底18、绝缘层20、对准孔23和工作电极3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感测条100可具有大约0.22英寸的宽度和大约0.55英寸的长度。图2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刺针15和感测条100顶层的透视图。在图2中,感测条100的顶层和刺针15由传导衬底12形成。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传导衬底12包括通风孔13和对准孔23。在图2中,刺针15包括穿刺元件22、分隔元件24和填充通道21。适合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穿刺元件和感测条的一个实施例将参考图1和2描述。在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中,感测条100包括第一电极触点10,其中第一电极触点10丝网印刷在绝缘衬底18上,以及第二电极触点17,其中第二电极触点17包括与参考电极37和刺针15连续的传导衬底12的一部分。在图1和2所示的穿刺元件和感测条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触点10和第二电极触点17的取向布置成使得例如葡萄糖计(未示出)的分析测量计可建立与感测条100的电接触。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触点10和第二电极触点17布置在绝缘衬底18的相同侧上以有助于两个电极在感测条100的末端接触。使用粘性层11将绝缘衬底18连接在传导衬底12上来制造感测条100。粘性层11可以多种方式实施,包括使用压敏材料、热敏材料或UV固化双侧粘性材料。传导衬底12可例如是导电材料的片材,例如金或镀覆的不锈钢。传导衬底12的几何形状可例如通过冲压工艺或光学蚀刻来形成。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刺针15可制成传导衬底12的整体部件。通风孔13可例如冲压传导衬底12来形成。使用通风孔13以有助于体液沿刺针15输送并通过工作电极36。可以在制造传导衬底23的冲压工艺期间形成对准孔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分析物感测层可例如是葡萄糖感测层,其包括酶、缓冲剂以及氧化还原介质。分析物感测层(未示出)最好沉积在工作电极36的顶部。其中分析物感测层用来在体液中检测葡萄糖的存在和浓度,葡萄糖感测层的至少一部分在体液内溶解并用来将葡萄糖浓度转换成与样品中的葡萄糖浓度成正比的电测量参数。在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中,刺针15具有末端和基端,基端与参考电极37整体结合,并且末端包括位于穿刺元件22末端处的尖锐尖端38。刺针15可通过冲压或光学蚀刻导电金属片来形成。光学蚀刻的刺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刺针,其包括:具有第一尖锐端点的穿刺元件;具有第二端点的分隔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端点靠近所示第一尖锐端点定位;连接所述穿刺元件的基端部分到所述分隔元件的基端部分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形成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J阿伦
申请(专利权)人:生命扫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