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自动贴片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器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自动贴片生产线。
技术介绍
半导体激光器又称激光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在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工艺中,需要对芯片进行贴片封装,芯片的贴片封装效率决定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效率。在芯片贴片设备的选取中,可分为直线式传输设备和转盘式传输设备,采用转盘式的传输贴片方式因工艺设备占地面积较小,被广泛利用于芯片的贴片机形式,但其转盘式结构复杂,贴片对位过程对贴片机械壁的工艺姿态要求较高,且贴片过程仅可进行单次单个贴片,贴片效率低;采用直线式的传输贴片方式存在有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的弊端。现需要一种可进行高效贴片的贴片设备形式,且工艺结构紧凑,贴片精准性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自动贴片生产线,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自动贴片生产线,包括主体基座、贴片传送机构、贴片限位机构、输料机构、推料机构、贴片机构、定位机构、上料部和出料部;所述贴片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基座的顶面;所述基材输料机构包括有第一侧架、贴片底板、间隔块、传送转轴、传送辊、贴片传送皮带、从动皮带轮、传送电机、主动皮带轮、传动皮带;所述第一侧架呈两侧设置,每侧所述第一侧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主体基座垂直固定;所述贴片底板焊接固定于两侧所述第一侧架的侧壁;所述间隔块设置于所述贴片底板的顶面,并通过焊接实现垂直固定;所述间隔块之间形成贴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自动贴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基座(1)、贴片传送机构(2)、贴片限位机构(3)、输料机构(4)、推料机构(5)、贴片机构(6)、定位机构(7)、上料部(8)和出料部(9);/n所述贴片传送机构(2)设置于所述主体基座(1)的顶面;所述基材输料机构(4)包括有第一侧架(2-1)、贴片板(6-8)、间隔块(2-3)、传送转轴(2-4)、传送辊(2-5)、贴片传送皮带(2-6)、从动皮带轮(2-7)、传送电机(2-8)、主动皮带轮(2-9)、传动皮带(2-10);所述第一侧架(2-1)呈两侧设置,每侧所述第一侧架(2-1)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主体基座(1)垂直固定;所述贴片板(6-8)焊接固定于两侧所述第一侧架(2-1)的侧壁;所述间隔块(2-3)设置于所述贴片板(6-8)的顶面,并通过焊接实现垂直固定;所述间隔块(2-3)之间形成贴片通道(2-11);所述传送转轴(2-4)设置于所述贴片板(6-8)的两端,每个所述传送转轴(2-4)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侧架(2-1)实现转动;所述传送辊(2-5)固定设置于所述传送转轴(2-4)外壁,并与所述传送转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自动贴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基座(1)、贴片传送机构(2)、贴片限位机构(3)、输料机构(4)、推料机构(5)、贴片机构(6)、定位机构(7)、上料部(8)和出料部(9);
所述贴片传送机构(2)设置于所述主体基座(1)的顶面;所述基材输料机构(4)包括有第一侧架(2-1)、贴片板(6-8)、间隔块(2-3)、传送转轴(2-4)、传送辊(2-5)、贴片传送皮带(2-6)、从动皮带轮(2-7)、传送电机(2-8)、主动皮带轮(2-9)、传动皮带(2-10);所述第一侧架(2-1)呈两侧设置,每侧所述第一侧架(2-1)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主体基座(1)垂直固定;所述贴片板(6-8)焊接固定于两侧所述第一侧架(2-1)的侧壁;所述间隔块(2-3)设置于所述贴片板(6-8)的顶面,并通过焊接实现垂直固定;所述间隔块(2-3)之间形成贴片通道(2-11);所述传送转轴(2-4)设置于所述贴片板(6-8)的两端,每个所述传送转轴(2-4)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侧架(2-1)实现转动;所述传送辊(2-5)固定设置于所述传送转轴(2-4)外壁,并与所述传送转轴(2-4)同轴转动;所述贴片传送皮带(2-6)包裹于所述传送辊(2-5)的外壁;所述从动皮带轮(2-7)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架(2-1)的外壁,并与所述传送转轴(2-4)呈同轴转动;所述传送电机(2-8)设置于一侧所述第一侧架(2-1)的顶面,并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所述主动皮带轮(2-9)与所述传送电机(2-8)同轴转动;所述传动皮带(2-10)包裹于所述主动皮带轮(2-9)和从动皮带轮(2-7)的外壁;
所述贴片限位机构(3)设置于所述贴片通道(2-11)内;所述贴片限位机构(3)包括侧限位片(3-1)、中心限位片(3-2)和连接固定片(3-3);所述所述侧限位片(3-1)设置于所述贴片通道(2-11)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间隔块(2-3)的侧壁固定设置;所述中心限位片(3-2)设置于所述贴片通道(2-11)的中心;所述连接固定片(3-3)设置于所述侧限位片(3-1)的顶侧,所述中心限位片(3-2)与所述侧限位片(3-1)通过连接固定片(3-3)实现固定;
所述输料机构(4)设置于所述贴片传送机构(2)的中段上方;所述输料机构(4)包括支撑板(4-1)、输料框(4-2)、输料支撑板(4-3)、输料架(4-4)、活动铰链(4-5)、电机支架(4-6)、输料电机(4-7)和输料转齿(4-8);所述支撑板(4-1)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架(2-1)的两端,并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每侧所述支撑板(4-1)的壁面设有支撑板通孔(4-1-1);所述输料框(4-2)设置于两侧所述支撑板(4-1)之间,通过焊接实现固定,每侧所述输料框(4-2)的设置位置与所述支撑板通孔(4-1-1)相适应;所述输料框(4-2)的两侧壁面设有推料口(4-2-1),每个所述推料口(4-2-1)的底端两侧设有推料滑槽(4-2-2);所述输料支撑板(4-3)设置于所述输料框(4-2)的内,所述输料支撑板(4-3)的两侧与所述输料框(4-2)固定设置,且所述输料支撑板(4-3)避开所述推料口(4-2-1)与推料滑槽(4-2-2)处;所述输料架(4-4)阵列设置于所述输料框(4-2)的内侧,每个所述输料架(4-4)呈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输料架(4-4)的两侧底端呈开口状;所述输料架(4-4)的两端底侧设有芯片支撑板(4-4-1);所述输料架(4-4)的底面两端设有第一限位片(4-4-2),每个所述第一限位片(4-4-2)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片(4-4-3),所述第一限位片(4-4-2)、第二限位片(4-4-3)与输料架(4-4)的顶面之间形成限位槽(4-4-4),所述限位槽(4-4-4)的槽底面设有限位槽齿(4-4-5);相邻两个所述输料架(4-4)之间通过活动铰链(4-5)实现连接;所述电机支架(4-6)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4-1)的外壁;所述输料电机(4-7)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架(4-6)的一侧;一个所述输料转齿(4-8)设置于所述输料框(4-2)的端部,通过轴承与所述输料框(4-2)实现转动,一个所述输料转齿(4-8)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架(4-6)内,所述输料转齿(4-8)与所述输料电机(4-7)呈同轴转动,所述输料转齿(4-8)的两侧嵌入所述限位槽(4-4-4)内,所述输料转齿(4-8)与所述限位槽齿(4-4-5)啮合传动;
所述推料机构(5)设置于所述输料机构(4)的一侧;所述推料机构(5)包括推料底板(5-1)、推筒(5-3)固定架(5-2)、推筒(5-3)、推杆(5-5)架(5-4)、推杆(5-5)、推出片(5-6)和陈放盘(5-7);所述推料底板(5-1)设置于所述输料框(4-2)的一侧,所述推料底板(5-1)与两侧所述支撑板(4-1)固定设置;所述推筒(5-3)固定架(5-2)设置于所述推料底板(5-1)的顶面一侧;所述推筒(5-3)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推筒(5-3)固定架(5-2)固定设置,所述推筒(5-3)与所述输料框(4-2)垂直设置;所述推杆(5-5)架(5-4)设置于所述推料底板(5-1)的顶面一侧;所述推杆(5-5)设置于所述推杆(5-5)架(5-4)的顶端,并与所述推杆(5-5)架(5-4)呈滑动设置;所述推出片(5-6)垂直设置于所述推杆(5-5)的端部,并与所述推杆(5-5)固定设置;所述陈放盘(5-7)设置于每个所述推片的底端,并与所述推出片(5-6)固定设置,所述推出片(5-6)嵌入所述推料滑槽(4-2-2)内,呈可滑动设置;
所述贴片机构(6)设置于所述输料机构(4)的顶面一侧,且垂直位置与所述贴片限位机构(3)相对应;所述贴片机构(6)包括固定顶板(6-1)、压杆支架(6-2)、下压杆(6-3)、下压板(6-4)、下撑板(6-5)、下撑筒(6-6)、贴片弹簧(6-7)、贴片板(6-8)、软管(6-9)和气管(6-10);所述固定顶板(6-1)设置于所述支撑板(4-1)的顶面,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坤,李军,席道明,陈云,吕艳钊,魏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元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