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嘉豪专利>正文

排除热管内非凝结性气体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559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除热管内非凝结性气体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该设备包括液体容器、加热单元及封口单元,其中,该液体容器用来盛放导热液体;该加热单元可对液体容器内的导热液体进行加热;而该封口单元位于液体容器的上方、热管排气口外侧,并包含封口钳以及使该封口钳打开和闭合的封口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设备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热管,且可使热管均匀受热,并减少对热管壁的损伤,维持其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除热管内非凝结性气体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工业应用的排除热管内非凝结性气体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593961的台湾专利中公开了排除热管内非凝结性气体的方法。但该专利公开中所用的加热装置夹持在热管外壁上时需占用较大的面积,因为通常热管的管身尺寸都存在偏差,或者该加热装置在设计上存在偏差,因此容易损伤热管管壁,导致其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理的、有效的、排除热管内非凝结性气体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排除热管内非凝结性气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热管中充入工作流体,并使该热管上端的排气口保持开放状态;通过液体传热的方式,对热管进行加热;常压下,利用工作流体沸腾产生的蒸气将热管内的非凝结性气体排除;当热管内的工作流体到达预定的蒸气排出量后,对热管的排气口进行封口。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排除热管内非凝结性气体的专用设备包括液体容器、加热单元及封口单元,其中,该液体容器用来盛放导热液体;该加热单元可对液体容器内的导热液体进行加热;而该封口单元为于液体容器上方、热管排气口的外侧,并包含封口钳以及使该封口钳打开和闭合的封口机构。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设备通过液体传热的方式对热管进行加热,并可根据热管长度的不同,调整热管在导热液体中的深度,从而使热管受热均匀、稳定。此外,因为通过液体加热无需对热管管身进行夹持,因此当热管尺寸存在偏差如不对称、弯曲、变形,或者因加工机床精度不足导致热管存在尺寸误差等问题时,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设备不会对热管壁造成损伤,从而保持热管的品质。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设备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设备对热管进行封口时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热管 10-排气口 11-封口结构2-液体容器 20-导热液体 21-支撑结构22-抽气单元3-加热单元 30-加热棒4-封口单元 40-封口机构 41-封口钳5-定位机构6-点焊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描述。所述附图及描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而提供的,并非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加以限制。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设备至少包括液体容器2、加热单元3及封口单元4。其中液体容器2是四周及底部封闭、上端呈开口状、内部中空的容器。液体容器2内部盛有适量的导热液体20,其可为食盐水、矿油或植物油等液体,热管1的管身下端浸在导热液体20中。 加热单元3用来控制加热量和导热液体的温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加热单元3包含加热棒30,其中加热棒30位于液体容器2内接近底部的位置。当液体容器2内加入导热液体20后,即可通过加热棒30对导热液体20进行加热。此外,加热单元还可包含控温器(图中未示出),从而控制液体容器2内的温度使其成为恒温槽。 封口单元4包含一组封口钳41以及可使封口钳组41打开和闭合的封口机构40。且封口单元4位于液体容器2的上方、热管1管身上端的排气口10的外侧,方便在排除非凝结性气体的操作完成后对热管1进行封口,其中所述非凝结性气体是通过排气口10排出的。此外,封口钳41也可带有加热器(图中未示出),以确保封口时排气口10附近区域的温度高于常压下所用工作流体的饱和温度(saturated temperature)。 此外,为了在排气过程中使热管1保持竖直状态,也可在液体容器2内安装支撑结构21。支撑结构21为大致呈N字型的板体,其一端与热管1的管身底部接触,从而支撑住热管1使其与液体容器2的底部保持一定距离;支撑结构21的另一端可固定在其它刚性结构上(图中未示出),或设计成高度可上、下调整的形式,方便调整其上支撑的热管1距液体容器2底部的距离,因而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热管1。 此外,在封口单元4的下方、靠近热管1管身上端的外围也可设置定位机构5,其可配合位于下方的支撑结构21将热管1的管身竖直固定,并可适用于不同管径的热管1。 此外,当加热单元3对导热液体20进行加热时,由于导热液体20会因高温蒸发而产生蒸气,为避免蒸气对热管1上端部位的加工产生影响,可在液体容器2的上方设置抽气单元22,通过抽气单元22将导热液体20产生的蒸气抽离、排出,从而使加工区域保持干净。 将上述各部件组合,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的排除热管内非凝结性气体的专用设备。 如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排除热管1内非凝结性气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热管1内充入适量的工作流体,并将热管1竖直放置,使其下端浸在导热液体20中,并在热管1的上端预留排气口10;用支撑结构21支撑在热管1的底部,使其距离液体容器2的底部有适当的距离,同时用定位机构5将热管1的上端固定(如图2所示);保持热管1的排气口10呈开放状态,用加热单元3加热液体容器2内的导热液体20,并通过升温后的导热液体20将热量传递给热管1内的工作流体,使工作流体随之升温;常压下,当工作流体达到饱和温度后,保持在该饱和温度至该工作流体变为沸腾状态,利用产生的蒸气将热管1内的非凝结性气体通过排气口10排除;当热管1内的工作流体到达预定的蒸气排出量后,即可用封口单元4对热管1的排气口10进行密封,并可用位于封口单元4上方的点焊器6对封口后的排气口10进行点焊,从而形成封口结构11(如图3所示)。如此,即完成了对热管内部非凝结性气体的排除与热管的封口过程。 将上述操作步骤组合,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的排除热管内非凝结性气体的方法。 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设备利用液体传热的方式对热管1进行加热,并可根据热管1长度的不同,调整热管1在导热液体20中的深度,从而使热管1受热均匀、稳定。此外,因为液体加热无需对热管1管身进行夹持,故当热管1的尺寸存在偏差如不对称、弯曲、变形或者因为加工机床的精度不足导致热管存在尺寸误差等问题时,使用液体传热的方式加热热管1不会使其品质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除热管内非凝结性气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盛放导热液体的液体容器;用来加热所述液体容器内的导热液体的加热单元;及位于所述液体容器上方、所述热管排气口外侧的封口单元,其包含封口钳以及使所述封口钳打开和闭合的 封口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除热管内非凝结性气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盛放导热液体的液体容器;用来加热所述液体容器内的导热液体的加热单元;及位于所述液体容器上方、所述热管排气口外侧的封口单元,其包含封口钳以及使所述封口钳打开和闭合的封口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为四周及底部封闭、上端呈开口状、内部中空的容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内包含支撑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呈N字型的板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的上方装有抽气单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内的导热液体为食盐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内的导热液体为矿油。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内的导热液体为植物油。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含加热棒。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豪
申请(专利权)人:李嘉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