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55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方桶形的外套内设有方桶形的内套,内套内设有烟道,外套的上端与内套的上端通过上盖焊接封闭,外套的下端与内套的下端通过下底焊接封闭,内套与外套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贮水腔,进水管位于贮水腔的下部,其外端焊接在外套下部的进水口上;出水管位于贮水腔的上部,其外端焊接在外套上部的出水口上;热管焊在内套上,一端置于内套里面的烟道中,另一端置于内套与外套之间的贮水腔中,热管内装有导热介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换热器热管的数量相对较少,吸热面积小,热管散热效果差的问题,该换热器可安装在能够产生尾气的各种加热炉的烟道出口和烟囱之间,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热量,提高热的利用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特别是在能够产生尾气的各种加 热炉的烟道出口和烟囱之间的方形换热器。技术背景目前,现有的用于烟道等尾部受热面上的换热器多为立式圆柱 形,由于圆柱形越接近圆心空间越小,所以所设热管的数量分布相对 较少,吸热面积小,加之热管散热效果差,所以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为解决可在有效空间 内能排列更多的吸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的热管,提高热效率,提供 一种方形换热器。本技术方形换热器内容简述本技术方形换热器,是由上盖、下底、内套、外套、热管、 肋片、进水管、出水管、烟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方桶形的外套内 设有方桶形的内套,内套内设有烟道,外套的上端与内套的上端通过 上盖焊接封闭,外套的下端与内套的下端通过下底焊接封闭,内套与 外套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贮水腔,进水管位于贮水腔的下部,其外端 焊接在外套下部的进水口上;出水管位于贮水腔的上部,其外端焊接 在外套上部的出水口上;热管焊在内套上, 一端置于内套里面的烟道 中,另一端置于内套与外套之间的贮水腔中,热管内装有导热介质。热管在内套上的排列方式为燕尾倾斜穿插式,热管在内套侧板上 按20° 45°角上翘的燕尾形排列,在每根热管与内套侧板倾斜同 样的角度,并在内套相邻侧板的每一层互相穿插,保持等距离。热管在贮水腔中的部分设有肋片。在进水管下面的管壁上钻有3 6个进水孔;出水管上面的管壁 上钻有3 6个出水孔。本技术方形换热器,解决了立式圆柱形换热器热管的数量相 对较少,吸热面积小,热管散热效果差的问题,该换热器可安装在能 够产生尾气的各种加热炉的烟道出口和烟囱之间,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热量,提高热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方形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方形换热器俯视图图中1是上盖、2是下底、3是内套、4是外套、5是热管、6 是肋片、7是进水管、8是出水管、9是烟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形换热器是这样实现的,以下结合附图作具体说 明,见图l、图2,方形换热器,是由上盖l、下底2、内套3、外套 4、热管5、肋片6、进水管7、出水管8、烟道9构成,在方桶形的 外套4内设有方桶形的内套3,内套3内设有烟道9,外套4的上端 与内套3的上端通过上盖1焊接封闭,外套4的下端与内套3的下端 通过下底2焊接封闭,内套3与外套4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贮水腔, 进水管7位于贮水腔的下部,其外端焊接在外套4下部的进水口上; 出水管8位于贮水腔的上部,其外端焊接在外套4上部的出水口上; 热管5焊在内套3上, 一端置于内套3里面的烟道9中,另一端置于 内套3与外套4之间的贮水腔中,热管5内装有导热介质。热管5在内套3上的排列方式为燕尾倾斜穿插式,以保证在有效 空间排列更多的热管,燕尾是指热管在内套侧板上按20° 45°角 上翘的燕尾形排列。倾斜指的是每根热管与内套侧板倾斜同样的角 度,穿插是指热管在内套相邻侧板的每一层互相穿插,保持等距。为了提高热管的散热效果,热管5在贮水腔中的部分设有肋片6, 增加换热面积。为使冷、热水在贮水腔内层次不乱,在进水管下面的管壁上钻有 3 6个进水孔;出水管上面的管壁上钻有3 6个出水孔。本实用新 型方形换热器的热管在内套上的排列方式为燕尾倾斜穿插式,可保证 在有效空间排列更多的热管,增加换热面积;或者在热效率相同的情 况下,体积可以做的更小;又因为有肋片,热管散热面积较大,进水 管下面设进水孔,出水管上面有出水孔,保证贮水腔内冷、热水层次 不乱,以上结构都有助于提高换热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方形换热器,是由上盖(1)、下底(2)、内套(3)、外套(4)、热管(5)、肋片(6)、进水管(7)、出水管(8)和烟道(9)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方桶形的外套(4)内设有方桶形的内套(3),内套(3)内设有烟道(9),外套(4)的上端与内套(3)的上端通过上盖(1)焊接封闭,外套(4)的下端与内套(3)的下端通过下底(2)焊接封闭,内套(3)与外套(4)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贮水腔,进水管(7)位于贮水腔的下部,其外端焊接在外套(4)下部的进水口上;出水管(8)位于贮水腔的上部,其外端焊接在外套(4)上部的出水口上;热管(5)焊在内套(3)上,一端置于内套(3)内的烟道(9)中,另一端置于内套(3)与外套(4)之间的贮水腔中,热管(5)内装有导热介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 管(5)在内套(3)上的排列方式为燕尾倾斜穿插式,热管(5)在 内套(3)侧板上按20° 45°角上翘的燕尾形排列,在每根热管与 内套侧板倾斜同样的角度,并在内套相邻侧板的每一层互相穿插,保 持等距离。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 管(5)在贮水腔中的部分设有肋片(6)。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进水管(7)下面的管壁上钻有3 6个进水孔;出水管(8)上面的 管壁上钻有3 6个出水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方桶形的外套内设有方桶形的内套,内套内设有烟道,外套的上端与内套的上端通过上盖焊接封闭,外套的下端与内套的下端通过下底焊接封闭,内套与外套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贮水腔,进水管位于贮水腔的下部,其外端焊接在外套下部的进水口上;出水管位于贮水腔的上部,其外端焊接在外套上部的出水口上;热管焊在内套上,一端置于内套里面的烟道中,另一端置于内套与外套之间的贮水腔中,热管内装有导热介质。本技术解决了换热器热管的数量相对较少,吸热面积小,热管散热效果差的问题,该换热器可安装在能够产生尾气的各种加热炉的烟道出口和烟囱之间,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热量,提高热的利用率。文档编号F28D15/02GK201116842SQ20072001534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5日专利技术者寻晓杰, 王廷军, 王振东, 王永琦, 金淑芝, 黄金秋 申请人:鞍钢集团房产物业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形换热器,是由上盖(1)、下底(2)、内套(3)、外套(4)、热管(5)、肋片(6)、进水管(7)、出水管(8)和烟道(9)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方桶形的外套(4)内设有方桶形的内套(3),内套(3)内设有烟道(9),外套(4)的上端与内套(3)的上端通过上盖(1)焊接封闭,外套(4)的下端与内套(3)的下端通过下底(2)焊接封闭,内套(3)与外套(4)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贮水腔,进水管(7)位于贮水腔的下部,其外端焊接在外套(4)下部的进水口上;出水管(8)位于贮水腔的上部,其外端焊接在外套(4)上部的出水口上;热管(5)焊在内套(3)上,一端置于内套(3)内的烟道(9)中,另一端置于内套(3)与外套(4)之间的贮水腔中,热管(5)内装有导热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东黄金秋寻晓杰王廷军王永琦金淑芝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房产物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