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五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46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离式五金模具,包括有模座和前模具和后模具,前模具和后模具分别包括有前左模具和前右模具以及后左模具和后右模具,模座上分别固定有前弧形导轨和后弧形导轨,前左模具和后左模具均固定在模座上,前右模具和后右模具的一端分别对应与前左模具和后左模具相转动连接,前右模具和后右模具的另一端相对合,前右模具和后右模具分别对应固定在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上,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模座上,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的另一端分别对应沿前弧形导轨和后弧形导轨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对模具本身进行移动的前提下能够快速、便捷的实现合拢和分离,不会对模具本身造成损坏,从而保证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式五金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分离式五金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作为模具的一种类型,五金模具一般有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结构,整体式结构的五金模具在分离过程中会经常性的出现产品发生损坏的现象,从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良品率的下降,同时分离过程繁琐,生产效率低下;而分体式结构的五金模具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现有的分体式结构的五金模具均基于对模具本身进行移动以实现合拢和分离,虽然不会对产品造成损坏,但是由于频繁的组合和分离过程会产生磨损,对模具本身造成损坏,从而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式五金模具,在不对模具本身进行移动的前提下以实现快速、便捷的合拢和分离,不会对模具本身造成损坏,以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离式五金模具,包括有模座和设置于模座上且相对合的前模具和后模具,所述的前模具包括有前左模具和前右模具,所述的后模具包括有后左模具和后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座上在所述前模具和后模具的外侧分别固定有前弧形导轨和后弧形导轨,所述的前左模具和后左模具相对合,且均固定在所述模座上,所述前右模具和后右模具的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的前左模具和后左模具相转动连接,前右模具和后右模具的另一端相对合,前右模具和后右模具分别对应固定在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上,所述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的模座上,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的另一端分别对应沿所述的前弧形导轨和后弧形导轨移动。所述的一种分离式五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右模具和前转动座的转动点同心,所述后右模具和后转动座的转动点同心。所述的一种分离式五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右模具和后右模具在相对合处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多个插销组件。所述的一种分离式五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在远离其转动端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操作杆。所述的一种分离式五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的底部均安装有对应在所述前弧形导轨和后弧形导轨上滚动的滚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在分体式结构的基础上将模具进一步分成前模具、后模具、前左模具以及前右模具,前左模具和后左模具均固定设置,前右模具和后右模具分别对应与前左模具和后左模具相转动连接,且在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的牵引下分别对应沿前弧形导轨和后弧形导轨移动,在不对模具本身进行移动的前提下能够快速、便捷的实现合拢和分离,不会对模具本身造成损坏,从而保证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合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分离式五金模具,包括有模座1和设置于模座1上且相对合的前模具和后模具,前模具包括有前左模具2和前右模具3,后模具包括有后左模具4和后右模具5,模座1上在前模具和后模具的外侧分别固定有前弧形导轨6和后弧形导轨7,前左模具2和后左模具4相对合,且均固定在模座1上,前右模具3和后右模具5的一端分别对应与前左模具2和后左模具4相转动连接,前右模具3和后右模具5的另一端相对合,前右模具3和后右模具5分别对应固定在前转动座8和后转动座9上,前转动座8和后转动座9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模座1上,前转动座8和后转动座9的另一端分别对应沿前弧形导轨6和后弧形导轨7移动。本技术中,前右模具3和前转动座8的转动点同心,后右模具5和后转动座9的转动点同心。前右模具3和后右模具5在相对合处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多个插销组件10。前转动座8和后转动座9在远离其转动端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操作杆11,以方便操作。前转动座8和后转动座9的底部均安装有对应在前弧形导轨6和后弧形导轨7上滚动的滚轮12,以减小摩擦,降低磨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合拢时,前左模具2和前右模具3相对合,后左模具4和后右模具5相对合,前左模具2和后左模具4相对合,前右模具3和后右模具5相对合,通过多个插销组件10实现锁紧。分离时,拔去多个插销组件10的插销,手持操作杆11,顺时针转动前转动座8(0-90°范围),同时逆时针转动后转动座9(0-90°范围),使得前右模具3和后右模具5分别顺时针转动(0-90°范围)和逆时针转动(0-90°范围),前右模具3和后右模具5相分离。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式五金模具,包括有模座和设置于模座上且相对合的前模具和后模具,所述的前模具包括有前左模具和前右模具,所述的后模具包括有后左模具和后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座上在所述前模具和后模具的外侧分别固定有前弧形导轨和后弧形导轨,所述的前左模具和后左模具相对合,且均固定在所述模座上,所述前右模具和后右模具的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的前左模具和后左模具相转动连接,前右模具和后右模具的另一端相对合,前右模具和后右模具分别对应固定在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上,所述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的模座上,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的另一端分别对应沿所述的前弧形导轨和后弧形导轨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五金模具,包括有模座和设置于模座上且相对合的前模具和后模具,所述的前模具包括有前左模具和前右模具,所述的后模具包括有后左模具和后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座上在所述前模具和后模具的外侧分别固定有前弧形导轨和后弧形导轨,所述的前左模具和后左模具相对合,且均固定在所述模座上,所述前右模具和后右模具的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的前左模具和后左模具相转动连接,前右模具和后右模具的另一端相对合,前右模具和后右模具分别对应固定在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上,所述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的模座上,前转动座和后转动座的另一端分别对应沿所述的前弧形导轨和后弧形导轨移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流利何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宇新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