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有超专利>正文

快速套筒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403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快速套筒式热交换器。目前使用的热交换器有壳管式、套管式、盘管式。因光管传热面积小,管内污物不易清理,使得该类热交换器热效率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内套、外套组成,在内套的外表面上至少做有一条螺旋槽,而螺旋槽壁顶面做有螺旋柱面,螺旋柱面与外套内表面相配合形成密闭的螺旋通道,使流体通过时行程加长,螺旋槽壁面使传热面积增加,再加上可定期拆下外套对螺旋槽进行清理,使该热交换器具有换热速度快,效率高,结构简单等特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交换
目前使用的热交换器有壳管式,套管式,盘管式。其基本原理都是使冷热流体分别在光管内外流动来达到热交换的目的,因光管传热面积小,并且管内污物不易清理,这些都使热交换器换热效率降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内套外表面的螺旋槽使流体行程加长,螺旋槽壁面使传热面积增加,再加上可定期拆下外套对螺旋槽进行清理,这些都使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有很大提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在热交换器内套的外表面至少做有一条螺旋槽,螺旋槽壁顶面做有螺旋柱面,螺旋柱面与外套内表面相配合形成密闭的螺旋通道,为了增加热交换器容量,螺旋槽截面形状为矩形,也可做成园弧形,梯形和三角形,内套内表面为一园柱孔通道,它与螺旋通道分别通有高低温两种流体,通过螺旋槽壁面进行热交换。当需要增加热交换器容量时,还可在第一层内套外面加有多层内套,每层内套外表面的螺旋槽壁顶两分别与它外一层内套的内表面相配合,形成多条密闭的螺旋通道,相邻两条通道分别通入高低温两种流体,通过螺旋槽壁面进行热交换。还可以将这样几个单元的热交换器用空心螺丝连起来组成更大容量的热交换器。采用上述结构后,使该热交换器具有高效、快速、易清洗等特点,因此可作为流体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等广泛应用于热交换领域中。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绘出。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图。附图2为本技术大容量热交换器装配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结构做详细的描述。如附图1所示,该热交换器每一单元由内套1,外套2,密封垫3,连接螺丝4构成。内套1的外表面有一条螺旋槽,也可有多条螺旋槽,螺旋槽截面为矩形,也可为园弧形,梯形和三角形。螺旋槽壁顶面做有螺旋柱面,这柱面与外套2内表面相配合形成密闭的螺旋通道,在螺旋槽的首末两端分别设有流体的进孔5和出孔6,内套的内表面为一园柱通孔,在园柱通孔两端分别设有另一流体的进孔7和出孔8。使用时用中间带孔的正反扣螺丝4将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热交换器连接在一起,使对应的通道互相连通,两种高低温流体分别从内套外表面的螺旋通道和内套的中间园柱通孔中流过,来达到热交换的目的。如果热交换器需要的容量很大时,可采用如附图2所示结构。这种热交换器的每个单元由内套1,内套2,还可有多层,外套3,密封垫4,连接螺丝5组成。每层内套外表面都有至少一条螺旋槽,螺旋槽壁顶面分别与它外一层内套的内表面相配合形成多条密闭的螺旋通道。每条螺旋通道首末两端分别设有流体的进出口。使用时用中心带孔的正反扣螺丝5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热交换器连接起来,使对应的通道互相连通,每相邻两条通道通有不同温度的两种流体,来达到热交换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套筒式热交换器,由内套、外套、密封垫组成,其特征在于内套外表面至少做有一条螺旋槽,螺旋槽壁顶面做有螺旋柱面,螺旋柱面与外套内表面相配合形成密闭的螺旋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内套外表面的螺旋槽截面形状为矩形,也可为园弧形,梯形和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内套至少有一层,也可是多层,每层内套外表面的螺旋槽壁顶两分别与它外一层内套的内表面相配合,形成多条密闭的螺旋通道,相邻两通道分别通入高低温两种流体。专利摘要快速套筒式热交换器。目前使用的热交换器有壳管式、套管式、盘管式。因光管传热面积小,管内污物不易清理,使得该类热交换器热效率低。本技术由内套、外套组成,在内套的外表面上至少做有一条螺旋槽,而螺旋槽壁顶面做有螺旋柱面,螺旋柱面与外套内表面相配合形成密闭的螺旋通道,使流体通过时行程加长,螺旋槽壁面使传热面积增加,再加上可定期拆下外套对螺旋槽进行清理,使该热交换器具有换热速度快,效率高,结构简单等特点。文档编号F28D7/10GK2324522SQ9821407公开日1999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朱有超 申请人:朱有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套筒式热交换器,由内套、外套、密封垫组成,其特征在于内套外表面至少做有一条螺旋槽,螺旋槽壁顶面做有螺旋柱面,螺旋柱面与外套内表面相配合形成密闭的螺旋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有超
申请(专利权)人:朱有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