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404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多个蒸发管构件,它们相互平行配置,相邻的蒸发管构件之间有空气通道;以及将蒸发管构件固定的框体。蒸发管构件的表面包覆有吸湿材料,施加于其上的给水由被冷却的工作流体所放出的热量产生薄膜式蒸发后,由空气强力带走,达到热交换目的。热交换器还有给水于吸湿材料上的散水器,热交换器前后侧有防止给水散失的多孔型通风护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式热交换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冷冻空调产品的热交换器或工业用的热交换器,其通过冷却或冷凝工作流体产生相变或非相变而进行热交换。通常的应用于冷冻空调产品的蒸发式热交换器或工业用的蒸发式热交换器利用水直接喷淋在铜管表面,以吸收工作流体所放出的热量,其效率虽然高于气冷式或水冷式热交换器,但由于水无法均匀地分布在铜管表面,若铜管表面有水滴或残留有大量的水,将导致蒸发效果大大减小,即效率降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发式热交换器,其传热管被包覆于吸湿材料中,并层叠于具有良好的保湿体的空气通道中,利用喷水、洒水、滴水或让水自然流经热交换器表面,并储存于吸湿材料上,从而使水均匀地分布在热交换器表面,使得由被冷却的工作流体所放出的热量让水产生薄膜式蒸发,然后由空气强力带走,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多个蒸发管构件,它们相互平行配置,相邻的所述蒸发管构件之间有空气通道;以及将所述蒸发管构件固定的框体。所述的蒸发管构件的表面包覆有能使施加于其上的给水由被冷却的工作流体所放出的热量产生薄膜式蒸发后由空气强力带走的吸湿材料,构成薄膜式蒸发管构件。所述热交换器还有给水于所述吸湿材料上的散水器,所述热交换器前后侧有防止给水散失的多孔型通风护板。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多个蒸发盒构件,它们相互平行配置,相邻的所述蒸发盒构件之间有空气通道;以及将所述蒸发盒构件固定的框体。所述的蒸发盒构件的表面包覆有能使施加于其上的给水由被冷却的工作流体所放出的热量产生薄膜式蒸发后由空气强力带走的吸湿材料。所述热交换器还有给水于所述吸湿材料上的散水器,所述热交换器前后侧有防止给水散失的多孔型通风护板。本技术装置的优点在于,吸湿材料的使用使得给水在汽液饱和区常温蒸发,使水分尽量进行完全潜热蒸发,大大降低了被冷却物质的工作压力与温度,热交换效率高于现有的蒸发式热交换器。另外,包覆于吸湿材料中的传热管被置于具有保湿作用的空气通道中,所以本技术的热交换器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因此只要周期性地给水补充即可。由于给水量几乎完全蒸发,给水无需回收与循环。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可更清楚地了解上述的本技术的特征与优点,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热交换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热交换器的另一种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热交换器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热交换器另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图4的蒸发盒的立体图;图6和图7为两种蒸发盒的示例;图8a是本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圆形传热管的立体图;图8b是本技术的热交换器的扁形传热管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的热交换器第一实施例应用于冷冻空调产品中作为冷凝器时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热交换器第二实施例应用于冷冻空调产品中作为冷凝器时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热交换器构成的单元化的冷凝器用于空调机室外单元时的示意图。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热交换器1的外观如图1和2所示,其与现有的热交换器外观相似,可以是直立型、L型或U型等。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热交换器的一个实施例可包括框体2、薄膜式蒸发管3、散水器4和前后通风护板5。薄膜式蒸发管3通过将传热管包覆在各种不同密度的吸湿材料内而构成。传热管的形式可如图8a和8b所示的圆形管8或扁形管9,或其他形式的管子。所用的吸湿材料10例如可选用无纺布、吸湿性泡棉等。传热管的列数可根据传热管的外径的不同,以及冷却容量的不同,作适当的配置。扁形传热管的端口被制成可与外部管路焊接的圆形化形状。通风护板5为防潮、防锈的多孔性薄板。散水器4可安装在所述通风护板上。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另一个实施例可包括框体2、蒸发盒6、散水器4和前后通风护板5。如图5所示,蒸发盒6包括数个表面包覆有吸湿材料的蒸发管3,它们通过护体7形成单元结构。蒸发盒6的具体结构可如图6和7所示。蒸发管3可由如图8a和8b所示的圆形管8或扁形管9,或其他形式的管子构成。所用的吸湿材料10例如可选用无纺布、吸湿性泡棉等。传热管的列数可根据传热管的外径的不同,以及冷却容量的不同,作适当的配置。扁形传热管的端口被制成可与外部管路焊接的圆形化形状。通风护板5为防潮、防锈的多孔性薄板。散水器4可安装在所述通风护板上。本技术的热交换器可用作蒸发式冷凝器,例如用于冷冻空调系统或工业用的冷凝器,通过外来给水,并控制其给水量几乎等于其蒸发量,而不让其产生回水再生,避免再循环使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其前后的通风护板可防止喷水或洒水时产生水分散失现象,使供给的水达到最高效率的利用。可将喷水装置固定在其后通风护板上。图9和10为本技术产品用于冷冻空调循环中的冷凝器时的情形。该热交换器1所产生的高湿气体由普通的风扇马达12带动的风扇11强力带走。冷凝器外部管路可设计成单流型、分流型或汇流型等各种形式,以获得不同的效果。也可如图11所示,将本技术的冷凝器单元化地排列在室外机中,再将各单元进行管路并联,以提供更大的冷却容量。虽然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技术不被该优选实施例所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提出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的人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改进。权利要求1.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多个蒸发管构件,它们相互平行配置,相邻的所述蒸发管构件之间有空气通道;以及将所述蒸发管构件固定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管构件的表面包覆有能使施加于其上的给水由被冷却的工作流体所放出的热量产生薄膜式蒸发后由空气强力带走的吸湿材料,构成薄膜式蒸发管构件;所述热交换器还有给水于所述吸湿材料上的散水器,所述热交换器前后侧有防止给水散失的多孔型通风护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式蒸发管构件由传热管包覆有不同密度的吸湿材料而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热管为圆形管。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热管为扁形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形传热管的端口被制成可与外部管路焊接的圆形化形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护板为防潮、防锈的多孔性薄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水器安装在所述通风护板上。8.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多个蒸发盒构件,它们相互平行配置,相邻的所述蒸发盒构件之间有空气通道;以及将所述蒸发盒构件固定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盒构件的表面包覆有能使施加于其上的给水由被冷却的工作流体所放出的热量产生薄膜式蒸发后由空气强力带走的吸湿材料;所述热交换器还有给水于所述吸湿材料上的散水器,所述热交换器前后侧有防止给水散失的多孔型通风护板。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盒构件包括数个表面包覆有吸湿材料的薄膜式蒸发管;以及将所述蒸发管构成一个单元的护体。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式蒸发管构件由传热管包覆有不同密度的吸湿材料而构成。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热管为圆形管。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多个蒸发管构件,它们相互平行配置,相邻的所述蒸发管构件之间有空气通道;以及将所述蒸发管构件固定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管构件的表面包覆有:能使施加于其上的给水由被冷却的工作流体所放出的热量产生薄膜式蒸发后由空气强力带走的吸湿材料,构成薄膜式蒸发管构件;所述热交换器还有给水于所述吸湿材料上的散水器,所述热交换器前后侧有防止给水散失的多孔型通风护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翠玲徐根捷沈国旭
申请(专利权)人:诠旭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