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328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包括高压供油泵总成主体、机械式轨压控制装置,机械式轨压控制装置包括调压弹簧、弹簧下座、控制阀紧座、滑阀偶件、外套、弹簧上座、顶杆、调压阀体、活塞、控制套。弹簧上座分别与外套、调压阀体连接,外套与滑阀偶件连接,调压阀体与控制阀紧座连接,控制阀紧座与高压油管连接连接,顶杆支撑在调压阀体上,弹簧上座设有弹簧上座轴向孔,顶杆穿过左侧小孔,左侧油孔分别与滑阀偶件、中间大孔连通,右侧小孔内设有控制套,控制套轴向内孔设有相配合的活塞,在弹簧下座上设有弹簧下座轴向油孔,右侧小孔外侧的调压阀体设有调压阀体轴向油孔,控制阀紧座上设有控制阀紧座轴向油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机用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高压供油泵总成
,尤其涉及一种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技术背景柴油机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发电等领域。为降低油耗,改善环境,越来越多的柴油机开始采用高压共轨式燃油供给系统。柴油机电控共轨喷油系统包括高压供油泵总成、喷油器总成、共轨管总成、电控制单元(ECU)、线束等。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型电控共轨喷油系统中的高压供油泵总成比较复杂,如传统高压供油泵总成上连接有油量计量单元,传统共轨管总成上连接有轨压传感器,ECU控制线束中接插口元件及对应的连接线路复杂,配套线束的加工成本高和加工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产成本和发动机空间布置的浪费。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这种生产成本和发动机空间布置上的浪费问题,同时又满足降低油耗和减少污染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点,提供一种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本专利技术用机械式轨压控制装置取代传统高压供油泵总成上的油量计量单元,同时相应的取消共轨管总成上的轨压传感器,精简控制策略,简化线束,降低了高压供油泵总成的生产成本;同时使电控制单元(ECU)控制策略得到简化,省略了油量计量单元在ECU中的控制模块,减少了ECU电子器件,简化了电路板,节约了ECU的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包括高压供油泵总成主体,还包括与高压供油泵总成主体连接的机械式轨压控制装置,所述机械式轨压控制装置包括调压弹簧、弹簧下座、控制阀紧座、滑阀偶件、外套、弹簧上座、顶杆、调压阀体、活塞、控制套;弹簧上座左端与外套右端连接、右端与调压阀体左端连接,外套左端与滑阀偶件连接;调压阀体右端与控制阀紧座左端连接,控制阀紧座右端与高压油管连接;顶杆支撑在在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上。弹簧上座设有轴向右端大孔、轴向左侧小孔,顶杆左端穿过左侧小孔,左侧小孔的壁上设有轴向左侧通油孔,左侧通油孔分别与滑阀偶件的整体式阀体、弹簧上座右端大孔连通。调压阀体左侧大孔内设有弹簧下座,顶杆右端与弹簧下座左端配合;顶杆上套装有调压弹簧,调压弹簧左侧与弹簧上座右端大孔左端面配合、右侧与弹簧下座配合;调压阀体右侧小孔内设有控制套,控制套轴向内孔设有相配合的活塞。活塞左端与弹簧下座右端配合,在弹簧下座上设有弹簧下座轴向通油孔,右侧小孔外侧的调压阀体上设有调压阀体轴向通油孔,弹簧下座轴向通油孔的右端与调压阀体轴向通油孔的左端连通,弹簧下座轴向通油孔的左端与调压阀体左侧大孔连通。控制阀紧座上设有控制阀紧座轴向高压油孔。所述滑阀偶件包括阀芯、阀芯弹簧、压盖、整体式阀体,所述整体式阀体左侧设有泵油系进油口、右侧设有顶杆左端配合孔。泵油系进油口内设有阀芯、阀芯弹簧、压盖,阀芯弹簧套装在阀芯上,压盖设于靠近泵油系进油口外侧部位,阀芯弹簧左端与压盖内侧配合、右端与阀芯内孔端面配合,阀芯右端与顶杆左端配合,外套左端与整体式阀体右端连接,外套与整体式阀体做成整体结构。所述整体式阀体的侧壁上设有与阀芯位置相配合的径向出油孔,阀芯侧壁上设有径向贯通的出油口,所述整体式阀体在径向出油孔位置的内壁上设有出油环腔,阀芯出油口与出油环腔相通,整体式阀体在出油环腔两侧的内孔与阀芯偶件式配合,阀芯的内腔与整体式阀体的泵油系进油口连通。所述出油口的径向截面从右向左逐渐增大,或者从左向右逐渐增大,出油口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椭圆形。所述整体式阀体径向出油孔的外侧设有滤网部件。在弹簧上座右端大孔底面与调压弹簧端部之间设有调整垫片。在调压阀体的与控制阀紧座连接的外圆柱面上设有O型密封圈,在弹簧上座的与外套连接的外圆柱面上设有O型密封圈。在整体式阀体左端部的与高压供油泵总成主体油孔连接的外圆柱面上设有O型密封圈,在整体式阀体左端与高压供油泵总成主体的右端面配合位置设有平面密封圈,整体式阀体左端平面与高压供油泵总成主体的右端平面之间采用单纯的平面密封、纸垫密封或者加胶密封结构。所述高压供油泵总成的缸数包括单缸、两缸、及多缸结构,结构包括直列式、转子式以及其他结构。在整体式阀体右侧孔腔内设有限位块,或者采用在顶杆上设置限位挡圈,或者增加整体式阀体长度作为轨压保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高压供油泵总成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用机械式轨压控制装置取代传统高压供油泵总成上的油量计量单元,同时相应的取消共轨管总成上的轨压传感器,精简控制策略,简化线束,降低了高压供油泵总成的生产成本;同时使电控制单元(ECU)控制策略得到简化,省略了油量计量单元在ECU中的控制模块,减少了ECU电子器件,简化了电路板,节约了ECU的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通过采用一套机械式轨压控制装置,同时取代了传统共轨管总成上的轨压传感器,简化了整个电控共轨喷油系统,降低了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生产成本,同时在ECU控制策略方面得到简化,省略了轨压传感器在ECU中的控制模块,减少了ECU电子器件,简化了电路板,节约了ECU的生产成本。3.本专利技术的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通过一套机械式轨压控制装置取代传统高压供油泵总成上的油量计量单元和轨压传感器,ECU控制线束可以减少两个接插口元件及对应的连接线路,极大的降低了配套线束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4.使用专利技术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能够减少对轨压传感器和油量计量单元的依赖,使整个电控共轨喷油系统零部件的生产高度集中,减少生产成本,增强产品在行业中的竞争力。5.本专利技术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通过轨压的实时变化直接控制供油量,简化了中间控制环节,响应速度大大提升,提高了供油的精确度。6.采用本专利技术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可减少电控共轨喷油系统中的电子元件,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故障率,同时结构简单,降低了系统的维护维修成本和维修难度,也为发动机空间布置提供了更多设计和优化的可能。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的主视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的主视图剖面;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机械式轨压控制装置的主视图剖面;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滑阀偶件主视图剖面。图中,1.高压供油泵总成主体,2.机械式轨压控制装置,3.O型密封圈,4.滤网部件,5.平面密封圈,6.O型密封圈,7.调整垫片,8.调压弹簧,9.弹簧下座,10.O型密封圈,11.控制阀紧座,12.压盖,13.阀芯弹簧,14.阀芯,15.整体式阀体,16.外套,17.弹簧上座,18.顶杆,19.调压阀体,20.活塞,21.控制套,22.阀体封油边,23.阀芯出油口,24出油环腔,25.限位块,26阀体径向出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包括高压供油泵总成主体,其特征是,还包括与高压供油泵总成主体连接的机械式轨压控制装置,所述机械式轨压控制装置包括调压弹簧、弹簧下座、控制阀紧座、滑阀偶件、外套、弹簧上座、顶杆、调压阀体、活塞、控制套;/n其中弹簧上座左端与外套右端连接、右端与调压阀体左端连接,外套左端与滑阀偶件连接;调压阀体右端与控制阀紧座左端连接,控制阀紧座右端与高压油管连接;顶杆支撑在在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上,弹簧上座设有轴向右端大孔、轴向左侧小孔,顶杆左端穿过左侧小孔,左侧小孔的壁上设有轴向左侧通油孔,左侧通油孔分别与滑阀偶件的整体式阀体、弹簧上座右端大孔连通,调压阀体左侧大孔内设有弹簧下座,顶杆右端与弹簧下座左端配合;顶杆上套装有调压弹簧,调压弹簧左侧与弹簧上座右端大孔左端面配合、右侧与弹簧下座配合;调压阀体右侧小孔内设有控制套,控制套轴向内孔设有相配合的活塞,活塞左端与弹簧下座右端配合,在弹簧下座上设有弹簧下座轴向通油孔,右侧小孔外侧的调压阀体上设有调压阀体轴向通油孔,弹簧下座轴向通油孔的右端与调压阀体轴向通油孔的左端连通,弹簧下座轴向通油孔的左端与调压阀体左侧大孔连通,控制阀紧座上设有控制阀紧座轴向高压油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包括高压供油泵总成主体,其特征是,还包括与高压供油泵总成主体连接的机械式轨压控制装置,所述机械式轨压控制装置包括调压弹簧、弹簧下座、控制阀紧座、滑阀偶件、外套、弹簧上座、顶杆、调压阀体、活塞、控制套;
其中弹簧上座左端与外套右端连接、右端与调压阀体左端连接,外套左端与滑阀偶件连接;调压阀体右端与控制阀紧座左端连接,控制阀紧座右端与高压油管连接;顶杆支撑在在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上,弹簧上座设有轴向右端大孔、轴向左侧小孔,顶杆左端穿过左侧小孔,左侧小孔的壁上设有轴向左侧通油孔,左侧通油孔分别与滑阀偶件的整体式阀体、弹簧上座右端大孔连通,调压阀体左侧大孔内设有弹簧下座,顶杆右端与弹簧下座左端配合;顶杆上套装有调压弹簧,调压弹簧左侧与弹簧上座右端大孔左端面配合、右侧与弹簧下座配合;调压阀体右侧小孔内设有控制套,控制套轴向内孔设有相配合的活塞,活塞左端与弹簧下座右端配合,在弹簧下座上设有弹簧下座轴向通油孔,右侧小孔外侧的调压阀体上设有调压阀体轴向通油孔,弹簧下座轴向通油孔的右端与调压阀体轴向通油孔的左端连通,弹簧下座轴向通油孔的左端与调压阀体左侧大孔连通,控制阀紧座上设有控制阀紧座轴向高压油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其特征是,所述滑阀偶件包括阀芯、阀芯弹簧、压盖、整体式阀体,所述整体式阀体左侧设有泵油系进油口、右侧设有顶杆左端配合孔,泵油系进油口内设有阀芯、阀芯弹簧、压盖,阀芯弹簧套装在阀芯上,压盖设于靠近泵油系进油口外侧部位,阀芯弹簧左端与压盖内侧配合、右端与阀芯内孔端面配合,阀芯右端与顶杆左端配合,外套左端与整体式阀体右端连接,外套与整体式阀体做成整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简易高压供油泵总成,其特征是,所述整体式阀体的侧壁上设有与阀芯位置相配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祥山郭兴刘宪昆马恺赵华来
申请(专利权)人:龙口龙泵柴油喷射高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