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热交换应用中泵送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26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包括泵或风扇实施例的设备设置成用于连接到热交换器上,在该热交换器中通过共同转动的表面来影响两个介质流之间的热传递。腔体和转动盘体表面堆叠在沿着转动轴的不同水平处,并且热交换沿着转动轴从一个水平至另一个水平发生。在对流热交换器中,其中的一个介质可以从中心通道入口进入两个转动盘面之间的腔体,然后经过该腔体在位于两个盘体表面之间的周边处的径向槽中退出该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在热交换应用中泵送的方法和装置法和装置,该热交换器可具有在欧洲专利EU0586402或另 一设备中所 描述的设计,在其中获得将介质强有力地泵送到热交换器以及从热交 换器中泵出。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方法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转动部件, 该转动部件包括提供泵送及输送气体或液体的内部腔体。可以使用这 样的泵的这类应用的 一 个实例为用于冷却电信站的气候单元中的热 交换器系统,或用于不动产的、在气候单元中冷却的热回收系统中的 热交换器,或应在压力性能高要求的热交换器应用中获得泵送两种流 体即气体或液体的其它应用。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同的热交换应用中的任何类型的泵送都为本 专利技术可能的用途。
技术介绍
由欧洲专利0586402可知,通过带有转动盘体表面和位于盘体表 面之间的腔体的实施例,可以将热交换器设置成以便在腔体内流动的 两个或多个介质之间发生热交换。热交换经由盘体表面从一个介质至 另一个介质以热传递的方式发生。专利EU0586402的实施例或类似实 施例的主要特征在于沿转动轴堆叠在不同轴向水平(level)处的转动盘 体表面和腔体。热交换基本上沿转动轴从一个水平至另一个水平发 生。目的在于对带有腔体的各水平而言介质能基本上在腔体内沿盘体 表面运动。在一个所谓的对流热交换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实施例可以 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以使得一个介质具有这样的介质流,该介质流从 中心通道入口进入两个转动盘体表面之间的腔体,在通过该腔体后, 在两个盘体表面之间的位于周边处的径向槽中退出该腔体。另 一介质流从设置在周边处的入口通道进入沿着转动轴的位于 转动盘体表面之间的另 一位置处的另 一腔体,并在设置在盘体表面中 心的扇形通道中离开该腔体。如果忽略腔体中复杂的转动流体机械运 动,则此介质主要地从中心并且沿盘体表面径向向外地朝向周边流 动,并在位于周边的径向槽中离开转动的热交换器。这种流自身泵送 出热交换器并且对于大多数情况不需要另外的泵或风扇器件。如果忽略腔体中复杂的转动流体机械运动,该另 一介质在位于盘 体表面之间的腔体内主要地从周边并且径向向内地朝向位于中心的 扇形通道流动。从周边并朝向热交换器腔体的中心传送的这种介质或 流具有大的压降。为克服此压降并使得经过热交换器的流动成为可 能,需要某种高效的泵或风扇器件。根据已知的泵送技术,位于与热交换器相同的轴上、带有与热交 换器相同的直径并具有与热交换器相同转动速度的泵或风扇叶轮不 能获得足够的泵送压位差以克服因热交换器中的商用流在该热交换 器腔体中的通过所引起的压降。为了获得足够的用于商用流的泵送能力或所谓的压位差,与相同 的热交换器位于相同转动轴上的泵送叶轮必须或具有更高的转速,这 在机械上非常复杂,或设计成具有更大的直径,这对于整个热交换器而言需要更大的体积。第三种方法为布置两个泵送叶轮使其彼此相连地串联泵送,或一 个泵安排在经过热交换器之前、 一个泵安排在经过热交换器之后,这 需要更大的体积并且使得泵送系统的体积和热交换器整体相当。这降低了根据专利EU0586402的热交换的优势。第四种备选方案为使用外部泵送设施来克服压降,这也需要大得 多的体积、需要更多的器械和设备并使得总体的系统体积更大和更为 昂贵,这降低了才艮据专利EU0586402的热交换的优势。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于根据欧洲专利EU0586402的对流热交换器 系统或类似热交换器系统中的泵或风扇器件而言消除在上文列出的 缺陷,对于在盘体表面之间的腔体中从周边并径向向内地朝向中心经 过热交换过程的流而言,利用泵送方法或作为泵或风扇器件,在一个过程之后的用于流的压位差。解决方案为根据权利要求的实施例,附图简要说明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例并参考附图,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解释性地 描述,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具有转动部件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合根据专利 EU0586402的热交换器或类似热交换器,以平行于风扇或泵实施例转 动轴线的侧视图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图2显示了根据其主要部件的泵或风扇的实施例。这些部件从图 1中转动部件的下方观察可见。在图中顶部的是泵或风扇实施例的盖 体。在底部的是泵或风扇实施例的底部。在中间的是带有若干腔体和 连接盖体和底部的隔离体的部件。该图中还显示了两个介质流。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在文中,所谓的泵送实施例或器件意指风扇实施例或器件以及泵 实施例或器件二者。介质意指可以是气体或液体的所有类型的流体, 其中任何一种气体可以是空气。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专利EU0586402的热交换器的实施例或设 置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器件的类似实施例。该热交换器包括转动时为对 称的转动部件1,其通过电气发动机或其它驱动机构的驱动可以绕转 动轴线2旋转。转动部件l包括带有若干相似盘体的组件(package)并 沿着轴彼此轴向地堆叠,带有位于盘体之间的腔体。位于转动部件1于一个容积中的一种畅流介质不能进入该转动部件1中的热交换器组 件内侧的另一容积内。两种不同的介质因而可在转动部件1内保持彼 此隔开。其中的一个流进入位于转动部件1中心内的扇形通道中,并轴向 地经过另一个腔体,然后在转动部件1的周边处离开该热交换器。由 于该泵实施例或器件的改进,这个流可以忽略。位于热交换器组(stack)内在周边处进入其它腔体的另 一流动介质 3,主要径向向内地朝向转动部件1的中心经过热交换器腔体,然后 在位于中心的通道中离开腔体,这些腔体连接到视作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的 泵实施例16上。在热交换后,当介质3离开位于中心的热交换器通道时,该介质 3已经热力学地改变了其状态。因而将其称为介质4。图2沿转动轴线以及从图1中的转动部件1的下方位置观察,示 出了较早前描述的带有不同部件的泵或叶轮实施例16。该泵或叶轮实 施例16包括盖体6、带有隔离体8、隔离体9和隔离体19的中间部 件以及底部部件10。隔离体8、隔离体9和隔离体19沿转动轴线2 轴向地连接盖体6和底部部件10。介质3通过靠近盖体6中心的扇形 孔5吸入泵或叶轮16。介质3因来自隔离体8和隔离体9的力而在腔 体7中产生转动,这在介质3离开泵而流向开口 18然后进入在转动 部件1中的热交换器组周边处的轴向通道之前,产生介质3的泵送效 应。除开开口 5和开口 18,腔体7封闭在泵送叶轮盖体6、径向成形 或差不多径向成形的壁8、壁9和位于周边处的隔离体19以及泵送叶 轮底部IO之间。当然,管道系统也可以连接泵送叶轮盖体6中的扇形成形的孔5 和泵送叶轮底部10中的轴向通道18而带有有关流体动力学和泵送效 应的类4以物理岁文应。用于根据图2的壁8和壁9的涡轮成形叶片可以由直的径向形式 或其它的弯曲形式所代替。有关流体动力学的状态以及转动速度将决 定对于特定情形何种曲线形式是最优的。图2还示出了介质4(即在转动部件1中的热交换器组中热交换过 的介质)如何从热交换器经过位于底部10中心的扇形成形开口 11进入 泵或风扇16。该介质在腔体12中再次由来自隔离体8和隔离体9的 力导引而产生转动,并经过位于周边处的泵或风扇叶轮开口 13离开 泵送叶轮。介质4与产生的这种转动一起形成所谓的压位差,该压位 差还有助于提高介质4从中心通道11的吸入能力。在盖体6和底部 10之间的隔离体8、隔离体9和隔离体19阻止介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载明于专利EU0586402中的热交换器或类似实施例中泵送用于经过热交换器过程的流的介质的方法,所述介质在周边处进入热传递表面之间的腔体并经由根据在专利0586402中的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3和权利要求9以及图11所述的热交换器或类似实施例的中心处的通道离开所述腔体,其特征在于,泵送设置在具有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同转动速度的一个泵或风扇实施例或相同的泵或风扇实施例中,所述泵或风扇实施例连接到所述热交换器上,并且通过引起进入所述热交换器中的介质转动而产生泵送效应,以及还通过引起离开所述热交换器的介质转动而产生泵送效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娃古德芒德桑
申请(专利权)人:伊娃古德芒德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