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循环冷却技术。本技术是在95209531.9专利的基础上,做出的技术改进。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复合变径热管型水循环冷却器,它是采用复合变经热管为导热元件,以强迫风冷代替水冷来完成水循环冷却的新一代换热装置。该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冷却器为箱体结构,分为上箱散热箱和下箱水循环箱,上下箱之间由支承板相隔,若干热管垂直地插装在支承板上。热管为内含液体介持的真空管,热管下半部管径大于上半部管径,变径处采用锥型结构过渡。热管上半部外径处装有大量距排列的散热翅片。热管按变底边等腰三角形排列,即中间热管等腰三角形底边为最大,靠两侧方向逐渐减小。冷却器上部散热箱进风口前,即轴流风机和上箱之间的风机接管处,装有小型微量喷雾系统,在风机接管和散热箱出口均设有集风器。冷却器下箱设有由多层隔板形成的多回程流道。该技术的复合变径热管加大了下端吸热端管径,使吸热面积加大,变径处的锥型结构对上升气体不形成阻力。该变径热管比普通热管吸热能力提高30%,改善了产品的热工性能。冷却器下箱采用多回程回流结构,流程长度增加,换热时间加长,使循环水中的热量被热管下端吸走时,有较充分的吸热时间。风机接管处的喷雾系统将水雾喷向热管翅片,以降低进风口温度。集风器的设置,对气流有所约束,同时加强有效风量的导向作用,改善了风压风量的均匀性,使总风量得以合理利用。由于冷却器上箱散热出口的方阵中心区风阻大风速低风量小,向两侧和四周延伸部分,风阻减小风速高风量大,故采用了从中心到边缘热管排列密度从小到大的设计,提高了总散热量,改善了循环冷却效果。该冷却器具有省水、省电、省地方、安装方便、运行安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变径热管型循环冷却器,主要由轴流风机(1)、风机接管(2)、集风器(3)、上箱(4)、进水口(5)、下箱(6)、出水口(7)、喷雾系统(8)、变径热管(9)、回程水道(10)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冷却器变径热管(9)下半部管径大于上半部管径,变径处采用锥型结构过渡,热管上半部外径处装有大量等距排列的散热翅片(11),变径热管(9)按变底边等腰三角形排列,即中间热管等腰三角形底边为最大,靠两侧方向逐渐减小;冷却器上部散热箱(4)进风口前,即轴流风机(1)和上箱(4)之间的风机接管(2)处,装有小型微量喷雾系统(8),在风机接管(2)和上箱(4)出口均设有集风器(3);冷却器下箱(6)设有由多层隔板形成的多回程流道(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丕显,张帆,田立书,营峰,陈茂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丕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