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合剂生产系统,包括反应釜罐体,所述的反应釜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气体冷凝装置,所述的气体冷凝装置包括内部呈中空的冷凝弯管,所述的反应釜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冷凝弯管的两端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冷凝弯管为U形或倒V形;所述的反应釜罐体连接有气压稳定输送装置,所述的气压稳定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空压机、截止阀、储气罐、气体稳压器和气动阀,所述的空压机经过储气罐与反应釜罐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粘合剂生产系统,具有气压输出更加稳定、冷凝效率高且空间高度较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合剂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粘合剂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在印刷粘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其中添加的某些原料达到一定温度后容易气化。而在整个印刷粘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涉及多个温度波段的变化,需要将被气化后的物料重新冷凝后再回落至反应釜内。为了满足其工艺要求,本领域的生产企业会在反应釜上加装一个冷凝直管。而冷凝直管是利用气体在冷凝直管内的上升过程中冷却。但此设计的冷凝直管,当气体上升的距离越高,气体的温度越低;此时温度较低的气体容易受重力影响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从而导致底部温度较高的气体因无法继续前进冷却而积聚在反应釜的顶部,无法经冷凝而回落至反应釜的混合物内。此设计的反应釜,不仅对气体的冷凝效率大幅度降低,且由于部分气体未能及时冷凝液化回落至物料内,导致反应釜内的物料无法充分进行化学反应,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此外,一般化学反应釜的体积较大,加上冷凝直管的高度,往往对安装此类反应设备的场所的层高要求较高,这无形中大幅度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外,上述粘合剂的制备,不同的反应阶段需要对反应釜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压处理以便调整反应釜内的压力大小,因此对反应釜内的压力的精度要求较高。而普通的反应釜一般采用空压机对反应釜内进行加压。由于普通的空气压缩机正常工作情况下,压力保持在6-8bar之间,即小于6bar空气压缩机开始工作,大于8bar停止工作,因此,将空气压缩机直接与反应釜连接,很难保持稳定的输出压力。如何提供一种气压输出更加稳定的反应釜,且能提高冷凝效果,成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压输出更加稳定、冷凝效率高且空间高度较低的粘合剂生产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粘合剂生产系统,包括反应釜罐体,所述的反应釜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气体冷凝装置,所述的气体冷凝装置包括内部呈中空的冷凝弯管,所述的反应釜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冷凝弯管的两端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冷凝弯管为U形或倒V形;所述的反应釜罐体连接有气压稳定输送装置,所述的气压稳定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空压机、截止阀、储气罐、气体稳压器和气动阀,所述的空压机经过储气罐与反应釜罐体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弯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凝夹层,所述的冷凝夹层的两端设置有进水口,顶部位置设置有出水口。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弯管的两端面设置有将冷凝弯管安装在化工反应釜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形状大小与冷凝弯管两端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相适应。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弯管的两端面设置有筛网。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板为冷凝弯管的两端面径向向外延伸的圆形凸板。优选的,所述的圆形凸板上均布有供固定件穿过的固定通孔。优选的,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反应釜罐体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器,所述的压力检测器与气体稳压器、截止阀和空压机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空压机通过一号管路与储气罐连接,所述的截止阀设置在一号管路上。优选的,所述的储气罐通过二号管路与反应釜罐体连接,所述的气体稳压器和气动阀设置在二号管路上。优选的,所述的空压机为变频螺杆空压机,所述的气体稳压器为采用负反馈方式控制的气体稳压器。优选的,所述的气动阀为气体稳压阀。优选的,所述的储气罐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阀。优选的,所述的反应釜罐体连接有压缩空气进气管、冷却水循环出管、冷却水循环进管、蒸汽进气管和废气排气管。优选的,所述的反应釜设置有冷却夹套,所述的冷却夹套连接有凝结水排放装置。优选的,所述的凝结水排放装置包括与冷却夹套底部连通的疏水管,所述的疏水管上设置有疏水气动阀和疏水阀。优选的,所述的反应釜罐体的进料口连接有进料管,所述的进料管上设置有用于抽料的隔膜泵。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粘合剂生产系统,其反应釜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气体冷凝装置,该气体冷凝装置设置有内部呈中空的冷凝弯管。将冷凝弯管设为U形或倒V形,将原来气体在冷凝直管内的垂直上升行程至少减少了一半,能有效防止冷却的气体积聚停滞不前,大幅度提高冷凝效果。此外,在相同的冷却行程中,由于冷凝弯管的高度比冷凝直管的高度至少减少了一半,大幅度降低整个设备对生产场所的层高要求,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2、本技术的粘合剂生产系统,其反应釜罐体连接有气压稳定输送装置,利用气压稳定输送装置上的气体稳压器和气动阀降低气体压力的波动值,提高进入反应釜内的气体压力的稳定性,使得整个设备的气体使用压力可以稳定达到正负0.05bar内,满足对压力精度较高的化学反应对气压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工艺图。图2是本技术的气体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气体冷凝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所示为:1-反应釜罐体、101-进气口、102-出气口、11-压力检测器、12-压缩空气进气管、13-冷却水循环出管、14-冷却水循环进管、15-蒸汽进气管、16-废气排气管、17-冷却夹套、18-凝结水排放装置、181-疏水管、182-疏水气动阀、183-疏水阀、19-进料管、191-隔膜泵;2-气体冷凝装置、21-冷凝弯管、22-冷凝夹层、221-进水口、222-出水口、23-固定板、231-固定通孔、24-筛网;3-气压稳定输送装置、31-空压机、32-截止阀、33-储气罐、34-气体稳压器、35-气动阀、36-一号管路、37-二号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为加深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案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参照图1-3,一种粘合剂生产系统,包括反应釜罐体1,所述的反应釜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气体冷凝装置2,所述的气体冷凝装置2包括内部呈中空的冷凝弯管21,所述的反应釜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冷凝弯管21的两端连通的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所述的冷凝弯管21为U形或倒V形;当冷凝弯管21为倒V形时,其夹角越大,整个冷凝弯管21的高度越低。整个冷凝装置的高度可以根据生产场所的实际需求而改变其夹角的大小。将冷凝弯管21设为U形或倒V形,将原来气体在冷凝直管内的垂直上升行程至少减少了一半,能有效防止冷却的气体积聚停滞不前,大幅度提高冷凝效果。此外,在相同的冷却行程中,该气体冷凝装置2的高度比冷凝直管的高度至少减少了一半,大幅度降低整个设备对生产场所的层高要求。所述的冷凝弯管21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凝夹层22,所述的冷凝夹层22的两端设置有进水口221,顶部位置设置有出水口222;所述的进水口221和出水口222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接。冷却水依照下进上出的原理,从冷凝夹层22两端的进水口221进入冷凝夹层22内,并从顶部位置的出水口222流出。所述的冷凝弯管21的两端面设置有将冷凝弯管21安装在化工反应釜上的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合剂生产系统,包括反应釜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气体冷凝装置(2),所述的气体冷凝装置(2)包括内部呈中空的冷凝弯管(21),所述的反应釜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冷凝弯管(21)的两端连通的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所述的冷凝弯管(21)为U形或倒V形;所述的反应釜罐体(1)连接有气压稳定输送装置(3),所述的气压稳定输送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空压机(31)、截止阀(32)、储气罐(33)、气体稳压器(34)和气动阀(35),所述的空压机(31)经过储气罐(33)与反应釜罐体(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合剂生产系统,包括反应釜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气体冷凝装置(2),所述的气体冷凝装置(2)包括内部呈中空的冷凝弯管(21),所述的反应釜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冷凝弯管(21)的两端连通的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所述的冷凝弯管(21)为U形或倒V形;所述的反应釜罐体(1)连接有气压稳定输送装置(3),所述的气压稳定输送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空压机(31)、截止阀(32)、储气罐(33)、气体稳压器(34)和气动阀(35),所述的空压机(31)经过储气罐(33)与反应釜罐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合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弯管(21)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凝夹层(22),所述的冷凝夹层(22)的两端设置有进水口(221),顶部位置设置有出水口(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粘合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221)和出水口(222)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合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弯管(21)的两端面设置有将冷凝弯管(21)安装在化工反应釜上的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的形状大小与冷凝弯管(21)两端的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永,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知墨印刷粘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