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10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热管,包含有:管体,内壁面设有复数毛细沟;毛细材,布设于该管体内壁,且位于该毛细沟开口的顶部以封盖遮蔽该毛细沟;液体,填入于该管体内;通过此,不仅可通过由该毛细材来对液体提供毛细现象以导流,更可以通过由该毛细沟来对液体提供毛细现象以导流,此提供了较大的毛细现象的截面积,以增加液体的导流效果,进而提升了导热的效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散热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热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热管,通常于一封闭的管体内壁设置毛细材及适量的液体,利用液体的液相至汽相间的变化以及液体于该管体内的流动来导热,其实际操作时,该管体受热段的水份是受热而转为蒸汽,蒸汽扩散该管体的冷凝段冷凝成水,水再经由该毛细材的毛细现象效应而回流至管体受热段,而完成热交换,如此不断循环进行吸热及释热的动作,即可达到快速导热的效果。图5至图6所示,是为现有的热管结构80,其主要是于热管内部的管壁形成多数槽沟82,通过由槽构82的毛细现象来造成液体的流动,达到快速的液汽平衡,进而具有快速的导热效果。前述的现有热管结构,其沟槽82具有毛细现象的截面积极少,所能导引回流的水量亦较小,其导热效果较差。图7至图8所示,即为另一种现有的热管结构90,其主要是于热管内部的管壁设置一毛细层94,该毛细层94可为金属粉粒烧结而成,通过由金属粉粒间的缝隙所产生的毛细现象来对液体进行导流,达到快速的液汽平衡,同样的具有快速的导热效果。此现有热管结构,其金属粉粒具有毛细现象的截面积较前述构槽结构的热管更大,但,其截面积尚有不足,导热效果仍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其具有较现有热管更好的导热效率。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热管,包含有管体,内壁面设有复数毛细沟;毛细材,布设于该管体内壁,且位于该毛细沟外;液体,填入于该管体内;通过此,可通过由该毛细材以及该毛细沟来对液体提供较大的毛细现象的截面积,以增加液体的导流效果,进而提升了导热的效率。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构造及特点所在,兹举以下的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断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断面剖视图;图5是现有热管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6是现有热管的断面剖视图;图7是另一现有热管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8是另一现有热管的断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热管10,主要由管体11以及毛细材21所组成,其中该管体11,内壁面设有复数毛细沟12;该毛细材21,布设于该管体11内壁,且位于该毛细沟12开口的顶部以封盖遮蔽该毛细沟12,其中,该毛细材21是为金属粉粒22烧结而成,通过由该金属粉粒22间的缝隙形成毛细通道,各该金属粉粒22的直径大于各该毛细沟12的宽度,通过此,该毛细材21不会掉入各该毛细沟12内;液体29,填入于该管体11内,而可沿该毛细材21本身的毛细通道以及该毛细沟12,利用毛细现象来快速流动。通过由前述结构,在使用时,由于液体29可同时透过该毛细材21以及该毛细沟12,利用毛细现象来于该管体11内流动,因此具有双重毛细现象的截面积,较现有技术仅有单独一种毛细材21或毛细沟12而言,本技术的毛细现象截面积更大,对液体的导流效果更好,液体回流的量加大,进而使得导热效果更佳。另外,由于该毛细材21的金属粉粒22的直径大于各该毛细沟12的宽度,因此不会掉入毛细沟12内,毛细沟12的功能即得以维持,不会受到该金属粉粒22所阻塞而失效。请再参阅图3至图4,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热管30,主要由管体31与毛细材41所组成,其中该管体31,内壁面设有复数毛细沟32;该毛细材41,是为金属网,编织呈网管状,布设于该管体31内壁,且位于该毛细沟32开口的顶部以封盖遮蔽该毛细沟32;液体49,填入于该管体31内,而可沿该毛细材41的网目缝隙以及该毛细沟32,利用毛细现象来快速流动。本第二实施例的动作原理是概同于前揭实施例,容不赘述。其中,毛细现象的截面积是由该毛细沟32以及该毛细材41所组成,其截面积的总合同样大于现有技术的,具有较佳的流体导流效果。由上可知,由于本技术兼具毛细材以及毛细沟双重的毛细现象的截面积,因此对于液体的导流较现有技术更佳,液体回流的水量较大,进而使得导热的效率更优于现有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热管,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管体,内壁面设有复数毛细沟;毛细材,布设于该管体内壁,且位于该毛细沟开口的顶部以封盖遮蔽该毛细沟;液体,填入于该管体内。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毛细材是为金属粉粒烧结而成,各该金属粉粒的直径大于各该毛细沟的宽度。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毛细材是为金属网,编织呈网管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热管,包含有管体,内壁面设有复数毛细沟;毛细材,布设于该管体内壁,且位于该毛细沟开口的顶部以封盖遮蔽该毛细沟;液体,填入于该管体内;通过此,不仅可通过由该毛细材来对液体提供毛细现象以导流,更可以通过由该毛细沟来对液体提供毛细现象以导流,此提供了较大的毛细现象的截面积,以增加液体的导流效果,进而提升了导热的效率。文档编号F28D15/04GK2804772SQ20052010956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赖耀惠, 刘志明 申请人: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管体,内壁面设有复数毛细沟;    毛细材,布设于该管体内壁,且位于该毛细沟开口的顶部以封盖遮蔽该毛细沟;    液体,填入于该管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耀惠刘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