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散热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热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热管,通常于一封闭的管体内壁设置毛细材及适量的液体,利用液体的液相至汽相间的变化以及液体于该管体内的流动来导热,其实际操作时,该管体受热段的水份是受热而转为蒸汽,蒸汽扩散该管体的冷凝段冷凝成水,水再经由该毛细材的毛细现象效应而回流至管体受热段,而完成热交换,如此不断循环进行吸热及释热的动作,即可达到快速导热的效果。图5至图6所示,是为现有的热管结构80,其主要是于热管内部的管壁形成多数槽沟82,通过由槽构82的毛细现象来造成液体的流动,达到快速的液汽平衡,进而具有快速的导热效果。前述的现有热管结构,其沟槽82具有毛细现象的截面积极少,所能导引回流的水量亦较小,其导热效果较差。图7至图8所示,即为另一种现有的热管结构90,其主要是于热管内部的管壁设置一毛细层94,该毛细层94可为金属粉粒烧结而成,通过由金属粉粒间的缝隙所产生的毛细现象来对液体进行导流,达到快速的液汽平衡,同样的具有快速的导热效果。此现有热管结构,其金属粉粒具有毛细现象的截面积较前述构槽结构的热管更大,但,其截面积尚有不足,导热效果仍有改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管体,内壁面设有复数毛细沟; 毛细材,布设于该管体内壁,且位于该毛细沟开口的顶部以封盖遮蔽该毛细沟; 液体,填入于该管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耀惠,刘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