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鳍片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10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鳍片单元,该散热鳍片本体开设有至少一贯穿本体的穿孔用以供至少一导热管穿设,其中,邻近该穿孔边缘的外缘处,设有往散热鳍片本体一侧凹陷但不贯通的至少一缺凹部,该缺凹部构设成一容置空间并连通该穿孔,在该容置空间内设置一导热介质,藉由该导热介质经过加热熔化后得填满布设于该导热管及穿孔之间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鳍片单元,特别涉及一种与导热管结合的散热鳍片单元。
技术介绍
一般为使散热鳍片组在散热的速率能加速,会在散热鳍片组上穿设有导热管,导热管内设有毛细组织及工作流体,以利用该毛细组织及工作流体与散热鳍片组上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令散热鳍片组能快速的冷却散热。而习知散热鳍片组与导热管的组装,其是在每一散热鳍片上各设有至少一穿孔,该穿孔的孔径是采与导热管的外径相同或略小,以得使该导热管利用紧配方式穿设在该等散热鳍片的穿孔中。然而,由于在导热管尚未穿入于散热鳍片的穿孔内时,可以先在该穿孔内缘或导热管外表面涂布一层导热介质,如导热胶或锡膏等接着剂,以利用该导热介质经过加热后得藉由该导热介质提生热传效率及使两者更稳固的结合。上述习知导热管在穿入于穿孔内时,导热介质却在导热管贯穿行进过程中,会受到导热管与穿孔内壁所刮除,并堆积在邻近穿孔周缘的散热鳍片侧边上,而使导热介质无法完全的布设于该穿孔及导热管之间,而丧失涂布导热介质的功能及目的。上述的习知结构参考如中国民国专利公告第518927号及第547002号等案件。有鉴于上述习用品所衍生的各项缺点,本案的专利技术人遂竭其心智,以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潜心研究加以创新改良,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散热鳍片结构案,为一具功效增进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在至少一散热鳍片上的至少一穿孔边缘紧邻外侧处设有至少一往一侧凹陷的缺凹部,该缺凹部构设一容置空间并连通该穿孔,以供一导热介质设置。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散热鳍片单元,该散热鳍片本体开设有至少一贯穿本体的穿孔以供至少一导热管穿设,其中,紧连该穿孔边缘的外缘处,设有往散热鳍片本体一侧凹陷但不贯通的至少一缺凹部,该缺凹部构设有一容置空间并与该穿孔连通,在该容置空间设置一导热介质,藉由该导热介质经过加热熔化后填满布设于该导热管及穿孔之间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单一散热鳍片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鳍片与导热管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散热鳍片与导热管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第四图填充布满导热介质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散热鳍片组;11散热鳍片;12穿孔;121间隙;13导热管;14缺凹部;141容置空间;15折边;16导热介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鳍片单元,请参阅图1-3所示,一散热鳍片组10是由多个散热鳍片11...堆栈组成,该等散热鳍片11本体的相同位置处是开设至少一贯穿散热鳍片11本体的穿孔12,至少一导热管13是依序贯穿串设每一散热鳍片11的穿孔12,且邻近该穿孔12边缘的外缘处是设有往散热鳍片11本体一侧凹陷但不贯通的至少一缺凹部14,该缺凹部14构设成一容置空间141,该容置空间141是与该穿孔12成连通型态,且该穿孔12边缘是向外环绕延伸设有一折边15。上述缺凹部14在一可行实施例中盖呈尖锥形,但不局限于此,其亦可为任一形状的呈现,该等形状包含有椭圆形、方形或任意构形等,且该缺凹部14构设的容置空间141是设置有一导热介质16,该导热介质16可为锡膏或任意接着剂。又本技术的散热鳍片及导热管的结合方式是采取松配方式,故所述的穿孔12内缘是大于该导热管13外径表面,进而令该折边15与该导热管13的外径表面得存有一间隙121。因此本技术可藉由加热手段使上述缺凹部14的容置空间141的导热介质16熔化,进而流动至穿孔12内缘及导热管13外径表面之间,且填充布满于间隙121中,致使该等散热鳍片11与该导热管13坚固的结合。由上述的说明,本技术改善先前技术施行上所产生的问题,本技术由于预先在该容置空间141设置导热介质16,而且该容置空间141是设于邻近该穿孔12边缘的外缘处,故当导热管13贯穿穿孔12时,不会造成导热管推挤压迫该导热介质16,因此导热介质16可以完整的保留在容置空间141中,且得以熔化均匀的流动布满于每一散热鳍片11的穿孔12内缘与导热管13外表面间的特性。应当理解,以上结合实施例的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技术做出许多变更和修改,其都将落在由下列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鳍片单元,该散热鳍片本体开设有至少一贯穿本体的穿孔供至少一导热管穿设,其特征在于邻近该穿孔边缘的外缘处,是设有往散热鳍片本体一侧方向凹陷但不贯通的至少一缺凹部,该缺凹部构设有一容置空间并连通该穿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穿孔边缘环绕设有一折边,该折边往上述缺凹部凹陷方向凸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鳍片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穿孔内缘大于该导热管外径表面,进一令该折边与该导热管的外径表面存有一间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中设有一导热介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鳍片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导热介质是为锡膏或接着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缺凹部,为任一形状呈现。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单元,其特征在于,该任一形状包含半椭圆形、方形、尖锥形或任意构形等。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鳍片单元,该散热鳍片本体开设有至少一贯穿本体的穿孔用以供至少一导热管穿设,其中,邻近该穿孔边缘的外缘处,设有往散热鳍片本体一侧凹陷但不贯通的至少一缺凹部,该缺凹部构设成一容置空间并连通该穿孔,在该容置空间内设置一导热介质,藉由该导热介质经过加热熔化后得填满布设于该导热管及穿孔之间处。文档编号F28D15/02GK2811919SQ20052011267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7日专利技术者林胜煌 申请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鳍片单元,该散热鳍片本体开设有至少一贯穿本体的穿孔供至少一导热管穿设,其特征在于:邻近该穿孔边缘的外缘处,是设有往散热鳍片本体一侧方向凹陷但不贯通的至少一缺凹部,该缺凹部构设有一容置空间并连通该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胜煌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