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红龙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41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座、顶料凸模、凸模板、弹簧柱塞,所述上模座内设有顶料凸模,顶料凸模顶部位置对应设有凸模板,凸模板侧边连接弹簧柱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其内部所设的压件器分散振动所产生的声波,打破声波在空气中的稳定传动状态使其无法形成共振,同时吸收声波防止其继续向外传递防止声波传递到结构上造成共振,以此来解决高频振动对结构强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作为金属制品大批量生产的重要装备,其中很多金属零部件的制造通过冲压实现,冲压生产过程中,高频次的振动不可避免,振动不仅会影响模具结构的强度,还会产生噪音恶化工作环境,随着冲压技术的发展,模具结构需不断改进以提升质量,才能满足模具工业进步的需求,基于以上前提,本案研发了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座、顶料凸模、凸模板、弹簧柱塞,所述上模座内设有顶料凸模,顶料凸模顶部位置对应设有凸模板,凸模板侧边连接弹簧柱塞,上模座作为模具设备的主体结构,一方面是起到构建结构基础形体与承载其他构件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用于在模具冲压制造金属制品过程中对其内部的构件起到保护作用,顶料凸模为模具的核心运转结构,其顶部的凸模板则是利用其位移变化的转换来塑造金属原材料的形状以满足生产需求,弹簧柱塞用于支撑模具的稳定性并同步减缓模具被外部设备所施加的冲击力。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顶料凸模由减缓导柱、应力导套组成,所述减缓导柱外侧连接应力导套,减缓导柱位于顶料凸模中心点位置,其整体造型为圆柱体与其他异型结构的结合体,同时其侧边的应力导套嵌合于减缓导柱的外层将其包围,在冲压的过程中会带动应力导套围绕减缓导柱轻微位移并旋转,以此来转移振动作用力。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应力导套由嵌合环、锥头块、消泡层构成,所述嵌合环贴合锥头块,锥头块末端设有消泡层,嵌合环为应力导套与减缓导柱之间的连接载体,通过将二者相互嵌合的方式使得两个结构在冲压时会相互联动,锥头块一端为圆滑弧形面,其整体采用高强度柔性材料制成,表面贴设的消泡层则是采用具有阻燃、耐高温和高强等特点的金属纤维消音材料制成,主要作用是消除冲压过程中的振动传递反馈并以此减缓振动的强度。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减缓导柱由压件器、隔离侧销构成,所述压件器侧边呈环形等距设有隔离侧销,压件器是减缓导柱的核心构件,主要是通过优化模具结构避免隔离侧销与其自身的支撑腿在冲压过程中高强度的撞击,减小对模具零件造成的损坏。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隔离侧销由扇形板、吸收层组成,所述扇形板外部设有吸收层,扇形板与吸收层相互构成消减模具加工过程中主要的噪音问题,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邻近空气的振动而形成声波并在空气介质中向四周传播,吸收层会将声波进行吸收从而减弱声波的强度。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压件器由齿条、反弹层、海绵孔层、机床立块、波形条组成,所述齿条底部间隔对应设有反弹层,反弹层与海绵孔层均设于机床立块上,机床立块之间通过波形条连接,齿条整体为具有一定柔软弹性的弧形金属制成,其底部的锯齿状结构体可用于分散振动所产生的声波,打破声波在空气中的稳定传动状态使其无法形成共振,机床立块位于压件器底部位置单边一侧并且构成类似于梯形的构造,可起到支撑结构稳定的作用,反弹层会接收顶部自上而下的声波并起到阻拦声波将其反弹的作用,防止声波向外扩散造成噪音和振动现象加剧,并且通过海绵孔层内部的孔隙结构可以有效吸收声波防止其继续向外传递,波形条采用硬质塑料材质拉成一条杆状结构体,主要是用于防止声波传递到结构上造成共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扇形板由隔块、应力轮、磁轴、斥磁杆组成,所述隔块一侧设有应力轮并与其相连,应力轮中心点位置设有磁轴且在其侧边呈环形设有斥磁杆,隔块作为扇形板的主体结构,其侧边设有的应力轮嵌合在主体里使其在旋转的同时会独立运转于扇形轮结构之外,应力轮依靠磁轴自身由磁铁材料所具备的磁性来实现自转,并且由斥磁杆制造出的与磁轴相反磁力增强磁轴的旋转速度。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机床立块由基座、拦截板、抖板、扰流线、消音层组成,所述基座内设有拦截板,拦截板分别设有抖板与扰流线,消音层位于扰流线底部位置,基座通过其内部的拦截板则是采用消音的材料所制成,不仅如此,在其基础上增设有的抖板和扰流线均将其塑造为丝状结构体,则是为了声波传递到结构上时利用抖板的丝线状态将声波打乱,并借助丝线的竖直截面降低振动在结构上的持续扩散,配合消音层将振动吸附并降至最低值。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金属制品铸造技术方面,主要是为了解决模具在生产金属制品时所产生的高频振动影响模具结构强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创新结构上的顶料凸模来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其内部所设的压件器分散振动所产生的声波,打破声波在空气中的稳定传动状态使其无法形成共振,同时吸收声波防止其继续向外传递防止声波传递到结构上造成共振,以此来解决高频振动对结构强度的影响。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的顶料凸模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的顶料凸模的减缓导柱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的顶料凸模的减缓导柱的压件器结构侧剖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的顶料凸模的减缓导柱的隔离侧销的扇形板结构侧剖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的顶料凸模的减缓导柱的压件器的机床立块结构侧剖图。图中:上模座-1、顶料凸模-2、凸模板-3、弹簧柱塞-4、减缓导柱-6、应力导套-8、嵌合环-9、锥头块-10、消泡层-11、压件器-13、隔离侧销-14、扇形板-15、吸收层-16、齿条-18、反弹层-19、海绵孔层-20、机床立块-21、波形条-22、隔块-25、应力轮-26、磁轴-27、斥磁杆-28、基座-30、拦截板-31、抖板-32、扰流线-33、消音层-3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座1、顶料凸模2、凸模板3、弹簧柱塞4,所述上模座1内设有顶料凸模2,顶料凸模2顶部位置对应设有凸模板3,凸模板3侧边连接弹簧柱塞4,上模座1作为模具设备的主体结构,一方面是起到构建结构基础形体与承载其他构件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用于在模具冲压制造金属制品过程中对其内部的构件起到保护作用,顶料凸模2为模具的核心运转结构,其顶部的凸模板3则是利用其位移变化的转换来塑造金属原材料的形状以满足生产需求,弹簧柱塞4用于支撑模具的稳定性并同步减缓模具被外部设备所施加的冲击力。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其结构包括:所述顶料凸模2由减缓导柱6、应力导套8组成,所述减缓导柱6外侧连接应力导套8,减缓导柱6位于顶料凸模2中心点位置,其整体造型为圆柱体与其他异型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座(1)、顶料凸模(2)、凸模板(3)、弹簧柱塞(4),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模座(1)内设有顶料凸模(2),顶料凸模(2)顶部位置对应设有凸模板(3),凸模板(3)侧边连接弹簧柱塞(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座(1)、顶料凸模(2)、凸模板(3)、弹簧柱塞(4),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座(1)内设有顶料凸模(2),顶料凸模(2)顶部位置对应设有凸模板(3),凸模板(3)侧边连接弹簧柱塞(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凸模(2)由减缓导柱(6)、应力导套(8)组成,所述减缓导柱(6)外侧连接应力导套(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导套(8)由嵌合环(9)、锥头块(10)、消泡层(11)构成,所述嵌合环(9)贴合锥头块(10),锥头块(10)末端设有消泡层(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缓导柱(6)由压件器(13)、隔离侧销(14)构成,所述压件器(13)侧边呈环形等距设有隔离侧销(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侧销(14)由扇形板(15)、吸收层(16)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红龙
申请(专利权)人:宋红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