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内嵌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其结构包括嵌入式轨道、牵引轮连接架、预应力混凝土板、调整层、载具固定结构、牵引轮主体,调整层水平安装于地面上,预应力混凝土板位于调整层上方且底面与调整层上表面贴合,嵌入式轨道嵌套于预应力混凝土板内左右两端,内嵌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通过防尘轨道板与纠偏支撑装置相结合,在运输过程中,牵引轮未接触的轨道表面处于封闭状态,且挡板呈倾斜状,因此震动落下的煤矿沿着斜面滑落,避免煤矿落到轨道中间的槽孔并造成车轮在轨道中移动时卡住的情况,且在运输车经过弯道时,在靠近弯道内侧形成支撑,保证运输车平稳运行,提升煤矿运输质量。
An embedded rail transit system applied to 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内嵌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运输领域,特别的,是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内嵌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量逐渐攀升,而大量的电能是采用煤矿火力发电的,因此煤矿开发生产的深度不断加大,为了缩短煤矿从矿井中运出的时间,矿井一般采用轨道运输,由于内嵌式轨道具有减振降噪、轮轨磨耗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但目前技术考虑不够完善,具有以下缺点:为了减少煤矿运输成本,煤矿运输车都将煤矿装满呈锥形后再运出,由于轨道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车轮与轨道之间会发生震动,进而容易导致少量的煤矿从运输车前后端落下,并进入轨道中间的槽孔,进而造成车轮在轨道中移动时卡住,延长煤矿拉运时间;且运输车在转弯过程中,运输车产生向心力,进而导致载具固定盘发生倾斜,并与轨道表面发生摩擦,导致运输车重心不稳,严重时造成运输车掉道甚至翻车,延长运输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内嵌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内嵌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其结构包括嵌入式轨道、牵引轮连接架、预应力混凝土板、调整层、载具固定结构、牵引轮主体,所述调整层水平安装于地面上,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板位于调整层上方且底面与调整层上表面贴合,所述嵌入式轨道嵌套于预应力混凝土板内左右两端,所述载具固定结构位于嵌入式轨道上方,所述牵引轮连接架与载具固定结构底面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牵引轮主体与牵引轮连接架相互扣合且与嵌入式轨道内壁紧靠在一起,所述嵌入式轨道由轨道扣合件、插接固定杆、防尘轨道板、弹性垫板组成,所述弹性垫板为矩形结构且与调整层贴合在一起,所述防尘轨道板位于弹性垫板上方,所述插接固定杆贯穿连接于防尘轨道板从上往下三分之二处,所述轨道扣合件位于防尘轨道板上方并与防尘轨道板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调整层与载具固定结构相互平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尘轨道板由牵引轮驱动结构、轨道板主体、轨道防尘结构组成,所述轨道板主体与弹性垫板贴合在一起,所述牵引轮驱动结构嵌套于轨道板主体内侧,所述轨道防尘结构与牵引轮驱动结构相互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轮驱动结构由联动辊轴、伸缩槽、驱动螺杆、牵引轮推板、固定皮带组成,所述牵引轮推板等距均匀分布于轨道板主体内左右两侧,所述伸缩槽嵌套于牵引轮推板内部,所述联动辊轴一端与轨道板主体扣合,一端与伸缩槽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驱动螺杆安装于伸缩槽中间且与联动辊轴啮合,所述固定皮带扣合于牵引轮推板上远离轨道板主体的一侧,所述伸缩槽内设有弹簧且与联动辊轴扣合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防尘结构由滑动牵引座、牵引轮盘、防尘挡板、驱动齿、挡板连接杆组成,所述滑动牵引座水平安装于轨道扣合件两侧,所述牵引轮盘位于滑动牵引座下方且与联动辊轴啮合,所述挡板连接杆与滑动牵引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驱动齿呈环形阵列分布于牵引轮盘表面,所述防尘挡板与挡板连接杆相互扣合,所述挡板连接杆底部与驱动齿啮合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尘挡板由挡板滑动槽、伸缩气囊、挡板主体、除尘喷嘴组成,所述挡板滑动槽嵌套于轨道扣合件内部,所述挡板主体与挡板滑动槽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除尘喷嘴安装于挡板主体顶部,所述伸缩气囊嵌套于挡板滑动槽内部且与除尘喷嘴相互贯通,所述挡板滑动槽与挡板主体相互平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具固定结构由载具固定底盘、载具连接扣、纠偏支撑装置组成,所述载具固定底盘水平安装于嵌入式轨道上方,所述载具连接扣与载具固定底盘上表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纠偏支撑装置嵌套于载具固定底盘底部,所述载具连接扣设有两个且分布于载具固定底盘左右两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具固定底盘由底盘主体、自调滑动槽、感应孔、扭转弹簧、重心检测盘组成,所述底盘主体为矩形结构,所述自调滑动槽嵌套于底盘主体中间,所述感应孔贯穿连接于自调滑动槽左右两侧,所述重心检测盘与自调滑动槽扣合在一起,所述扭转弹簧位于重心检测盘底部,所述自调滑动槽与重心检测盘轴心共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纠偏支撑装置由驱动磁板、纠偏滑轨、滑动轮、支撑杆、自复位弹簧组成,所述纠偏滑轨嵌套于载具固定底盘中间,所述支撑杆与纠偏滑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滑动轮等距均匀分布于支撑杆底部,所述自复位弹簧嵌套于纠偏滑轨内且与支撑杆紧靠在一起,所述驱动磁板位于支撑杆上表面,所述驱动磁板与支撑杆相互平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防尘结构位于轨道扣合件内侧两端,且向上倾斜并围成突起的三角结构,因此当矿石掉落到轨道表面时,沿着斜面滑落,避免掉入轨道内部导致列车行驶过程中卡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重心检测盘底部设有一磁极为N极的磁块,且驱动磁板与重心检测盘磁极相同,因此当重心检测盘与驱动磁板呈上下对应时,斥力推动纠偏支撑装置向下弹出,促使载具在过弯道时保持平衡稳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内嵌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通过防尘轨道板与纠偏支撑装置相结合,在运输过程中,牵引轮未接触的轨道表面处于封闭状态,且挡板呈倾斜状,因此震动落下的煤矿沿着斜面滑落,避免煤矿落到轨道中间的槽孔并造成车轮在轨道中移动时卡住的情况,且在运输车经过弯道时,在靠近弯道内侧形成支撑,保证运输车平稳运行,提升煤矿运输质量。本专利技术的防尘轨道板在使用时,牵引轮主体对牵引轮推板产生挤压,而牵引轮主体与驱动螺杆沿着伸缩槽滑动,此时驱动螺杆带动联动辊轴自转,而牵引轮盘同步转动,通过驱动齿带动挡板连接杆沿着滑动牵引座滑动,并带动防尘挡板先两侧打开,因此挡板主体沿着挡板滑动槽向左滑动,并挤压伸缩气囊,而伸缩气囊内的空气通过除尘喷嘴吹向挡板主体与轨道扣合件,将上方的煤矿颗粒清除,当牵引轮主体滑过后,牵引轮推板复位,且防尘挡板复位,避免煤矿落入轨道中间的槽孔并造成车轮在轨道中移动时卡住,保证运输车平稳运行,提升煤矿运输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内嵌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嵌入式轨道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A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轨道防尘结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防尘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载具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载具固定底盘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纠偏支撑装置左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嵌入式轨道-1、牵引轮连接架-2、预应力混凝土板-3、调整层-4、载具固定结构-5、牵引轮主体-6、轨道扣合件-1a、插接固定杆-1b、防尘轨道板-1c、弹性垫板-1d、牵引轮驱动结构-c1、轨道板主体-c2、轨道防尘结构-c3、联动辊轴-c11、伸缩槽-c12、驱动螺杆-c13、牵引轮推板-c14、固定皮带-c15、滑动牵引座-c31、牵引轮盘-c32、防尘挡板-c33、驱动齿-c34、挡板连接杆-c35、挡板滑动槽-331、伸缩气囊-332、挡板主体-333、除尘喷嘴-334、载具固定底盘-51、载具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内嵌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其结构包括嵌入式轨道(1)、牵引轮连接架(2)、预应力混凝土板(3)、调整层(4)、载具固定结构(5)、牵引轮主体(6),其特征在于:/n所述调整层(4)水平安装于地面上,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板(3)位于调整层(4)上方且底面与调整层(4)上表面贴合,所述嵌入式轨道(1)嵌套于预应力混凝土板(3)内左右两端,所述载具固定结构(5)位于嵌入式轨道(1)上方,所述牵引轮连接架(2)与载具固定结构(5)底面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牵引轮主体(6)与牵引轮连接架(2)相互扣合且与嵌入式轨道(1)内壁紧靠在一起;/n所述嵌入式轨道(1)由轨道扣合件(1a)、插接固定杆(1b)、防尘轨道板(1c)、弹性垫板(1d)组成,所述弹性垫板(1d)为矩形结构且与调整层(4)贴合在一起,所述防尘轨道板(1c)位于弹性垫板(1d)上方,所述插接固定杆(1b)贯穿连接于防尘轨道板(1c)从上往下三分之二处,所述轨道扣合件(1a)位于防尘轨道板(1c)上方并与防尘轨道板(1c)成一体化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内嵌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其结构包括嵌入式轨道(1)、牵引轮连接架(2)、预应力混凝土板(3)、调整层(4)、载具固定结构(5)、牵引轮主体(6),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层(4)水平安装于地面上,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板(3)位于调整层(4)上方且底面与调整层(4)上表面贴合,所述嵌入式轨道(1)嵌套于预应力混凝土板(3)内左右两端,所述载具固定结构(5)位于嵌入式轨道(1)上方,所述牵引轮连接架(2)与载具固定结构(5)底面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牵引轮主体(6)与牵引轮连接架(2)相互扣合且与嵌入式轨道(1)内壁紧靠在一起;
所述嵌入式轨道(1)由轨道扣合件(1a)、插接固定杆(1b)、防尘轨道板(1c)、弹性垫板(1d)组成,所述弹性垫板(1d)为矩形结构且与调整层(4)贴合在一起,所述防尘轨道板(1c)位于弹性垫板(1d)上方,所述插接固定杆(1b)贯穿连接于防尘轨道板(1c)从上往下三分之二处,所述轨道扣合件(1a)位于防尘轨道板(1c)上方并与防尘轨道板(1c)成一体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内嵌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轨道板(1c)由牵引轮驱动结构(c1)、轨道板主体(c2)、轨道防尘结构(c3)组成,所述轨道板主体(c2)与弹性垫板(1d)贴合在一起,所述牵引轮驱动结构(c1)嵌套于轨道板主体(c2)内侧,所述轨道防尘结构(c3)与牵引轮驱动结构(c1)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内嵌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轮驱动结构(c1)由联动辊轴(c11)、伸缩槽(c12)、驱动螺杆(c13)、牵引轮推板(c14)、固定皮带(c15)组成,所述牵引轮推板(c14)等距均匀分布于轨道板主体(c2)内左右两侧,所述伸缩槽(c12)嵌套于牵引轮推板(c14)内部,所述联动辊轴(c11)一端与轨道板主体(c2)扣合,一端与伸缩槽(c1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驱动螺杆(c13)安装于伸缩槽(c12)中间且与联动辊轴(c11)啮合,所述固定皮带(c15)扣合于牵引轮推板(c14)上远离轨道板主体(c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矿井的内嵌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防尘结构(c3)由滑动牵引座(c31)、牵引轮盘(c32)、防尘挡板(c33)、驱动齿(c34)、挡板连接杆(c35)组成,所述滑动牵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红龙,
申请(专利权)人:宋红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