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列管式换热器,它是在原玻璃列管式换热器和搪玻璃列管式换热器的基础上,由衬里层的改变而成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原玻璃列管式换热器承压低、易破碎和原搪玻璃列管式换热器加工工艺复杂、成品率低、耐蚀性不可靠的缺点,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传热效率,延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传统的列管式换热器主要由壳体和管束组成,两种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介质分别通过管程和壳程进行热交换。但对于有腐蚀性的介质,换热器就要用耐腐蚀材料来制造,或者对管程和壳程进行防腐蚀施工处理。用玻璃管制造的换热器虽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能,但安装时换热管要分别用聚四氟乙烯(PTFE)及氟橡胶圈密封在管板上,折流板也要用聚四氟乙烯,这样不但制造成本高,而且聚四氟乙烯还限制了这种换热器在医药、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同时,由于玻璃材料本身的一些弱点,玻璃换热器承压低,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易破碎。搪玻璃是一种将玻璃质釉料喷涂在钢基体表面经熔融后而形成的一类复合材料,它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较好的耐蚀性。但单纯用搪玻璃的方法来制造这种换热器是有难度的,这主要是(1)、从管板外面到管子里面过渡连续地进行搪玻璃施工后,由于管子内部的搪玻璃层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针孔等缺陷,而目前对长管内的这些缺陷无准确的检验方法,同时即使发现了这些缺陷也无法进行有效的修复,从而使最终得到的产品的耐蚀性不可靠。(2)、长管的内搪问题目前工艺上尚未成熟,主要是搪完玻璃后除有上述缺陷外,还常常造成管子的过大变形,成品率低。(3)、多根管子与管板焊接后进行搪烧,从目前的搪烧工艺上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管子与管板连接处是应力集中区,该处的“爆瓷”现象会大加,管束也会因产生挠变而无法满足承受压力的要求。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耐腐蚀换热器,它能够克服原玻璃列管式换热器和搪玻璃列管式换热器的缺点,进一步改善换热器的防腐蚀性能并扩大其应用领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1、对原换热器的搪玻璃换热管进行了改变,将其变为金属衬玻璃管,这样不但避开了长管的内搪问题,避免了搪玻璃融熔烧成施工中所产生的一些缺陷,而且金属衬玻璃管的耐蚀性好,表面阻力小,不粘连物料,不会有针孔,因此用其来作换热管是较为理想的。2、将多根金属衬玻璃管与金属管板进行连接,使其构成换热器的管束,由此使搪玻璃施工中几乎无法实现的问题变得简单易行。3、对管板进行局部的搪玻璃施工处理,局部处理仅限管板的外表面,这样可降低管子与管板连接处的应力集中,有效地减少该处的“爆瓷”现象。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该耐腐蚀列管式换器的一种结构的横向剖面图。参照图1,本技术由管箱(1)、管板(2)、管束(3)、壳体(4)和折流板(5)组成,其中管箱(1)内表面搪玻璃,管板(2)外表面搪玻璃,管束(3)为金属衬玻璃管。使用时,腐蚀性介质走管程,管箱(1)内表面、管板(2)外表面和管束(3)内表面就构成了连续的无缺陷的防腐蚀衬里层,从而达到本技术的效果和目的。权利要求1.耐腐蚀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它主要由管箱(1)、管板(2)、管束(3)、壳体(4)和折流板(5)等组成,其特征是该换热器的换热管是金属衬玻璃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列管式换热器内与介质相接触的所有表面均有连续的玻璃质耐蚀涂层,其特征是管板(2)表面搪玻璃,管板(2)与管束(3)的连接处是玻璃质的复合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新型列管式换热器,它是在原玻璃列管式换热器和搪玻璃列管式换热器的基础上,由衬里层的改变而成的。本技术克服了原玻璃列管式换热器承压低、易破碎和原搪玻璃列管式换热器加工工艺复杂、成品率低、耐蚀性不可靠的缺点,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传热效率,延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8D7/10GK2127996SQ92227199公开日1993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谷林 申请人:谷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耐腐蚀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它主要由管箱(1)、管板(2)、管束(3)、壳体(4)和折流板(5)等组成,其特征是该换热器的换热管是金属衬玻璃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林,
申请(专利权)人:谷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