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杨梅的精油防腐驱虫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94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杨梅的精油防腐驱虫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精油防腐驱虫剂包括以下成分:1%‑30%植物精油、0.1%‑10%吐温80、其余为去离子水。所述植物精油优选为为山苍籽精油、桔子精油和龙脑樟精油,其质量配比为3∶2∶1。实验证明,采用这三种植物精油按照适合的比例混合,可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精油防腐驱虫剂中的精油为植物精油,属于食品添加剂,对杨梅和人体安全,对环境污染小,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植物精油展着力比较好,可以使药液均匀粘附在杨梅表面,使保鲜效果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杨梅的精油防腐驱虫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鲜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杨梅的精油防腐驱虫剂。
技术介绍
杨梅是我国特产水果之一,素有初疑一颗值千金之美誉。杨梅果实色泽鲜艳,汁液多,甜酸适口,营养价值高,且杨梅成熟时正是水果淡季,为市场提供了可食的时鲜水果,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杨梅易腐烂,不耐存储,极易招虫(果蝇),所以杨梅的防腐、驱虫是其生产、加工及销售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现有防腐、驱虫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包括药剂喷洒、浸泡处理等,物理保鲜成本较高,且会对杨梅的口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现有的防腐、驱虫技术中经常使用化学试剂对杨梅进行前期处理,但某些化学试剂的成分对身体有害,容易产出耐药性且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污染。复合精油防腐、驱虫剂就是几种精油按不同组分混合,各种原料共同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抑制微生物对杨梅的腐败作用,从而起到果品防腐保鲜的效果。同时精油具有杀虫和驱虫的作,能较好的减少杨梅中果蝇等昆虫数量。目前已有研究中未见采用复合精油作为杨梅的保鲜驱虫剂。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腐保鲜效果好,驱虫效果强,对杨梅和人体都安全环保的防腐、驱虫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杨梅的精油防腐驱虫剂,可以有效降低杨梅的腐败率和出虫率,提高杨梅的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杨梅的精油防腐驱虫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精油防腐驱虫剂包括以下成分:1%-30%植物精油、0.1%-10%吐温80、其余为去离子水。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精油为山苍籽精油、桔子精油、龙脑樟精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精油为山苍籽精油、桔子精油和龙脑樟精油,其质量配比为3∶2∶1。实验证明,采用这三种植物精油按照适合的比例混合,可产生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从资源配置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的各种共同努力的效果,也就是说“1+1>2”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功能。山苍籽精油和桔子精油组合使其对抗菌、抗虫性均有提高,而当山苍籽精油:桔子精油:龙脑樟精油=3:2:1时,协同作用最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杨梅驱虫防腐保鲜方法,采用上述精油防腐驱虫剂对杨梅鲜果进行熏蒸处理,熏蒸处理时间为2-6小时。另一种杨梅驱虫防腐保鲜方法是,在杨梅采摘前15天、10天和5天,采用上述精油防腐驱虫剂均匀喷洒于杨梅树。本专利技术所述植物精油采用本领域常用的萃取法或蒸馏法进行提取。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精油防腐驱虫剂中的精油为植物精油,属于食品添加剂,对杨梅和人体安全,对环境污染小。2、本专利技术精油防腐驱虫剂可使杨梅表面快速灭菌,减少活性微生物残留,不易腐败。3、本专利技术精油防腐驱虫剂可使杨梅中果蝇幼虫数量大大减少,提高杨梅品质。4、复方精油的展着力比较好,可以使药液均匀粘附在杨梅表面,使保鲜效果均匀。5、本专利技术所选择的植物精油成本低廉,我国生产量大,较易获得。附图说明图1是“Y”型嗅觉仪结构示意图。图2是3#精油对E.coli(A)和Salmonella(B)的存活率(%)影响示意图。图3是3#精油处理后E.coli(A)和Salmonella(B)的胞外相对电导率(%)示意图。图4是3#精油处理后E.coli(A)和Salmonella(B)的核酸泄露量(OD260)示意图。图5是3#精油处理E.coli和Salmonella变化示意图。图6是不同浓度的3#精油处理E.coli后存活率后细胞壁损伤程度(AKP活性)下降:A:400倍光学显微镜下的对照组;B,C,D分别是400倍荧光显微镜下不同浓度(对照,MIC,MBC)的精油处理后的E.coli。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杨梅的精油防腐驱虫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案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为更好地阐述本专利技术,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1、抑菌圈试验采用牛津杯扩散法测定精油抑菌活性。向培养皿中先后倒入固体培养基和半固体菌液(前者凝固后再倒入后者),添加50μL纯精油于牛津杯中,同时以无菌水作为空白对照。37℃培养24h后测定抑菌圈的大小(减去牛津杯的直径)。2、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用96孔板法测定不同组合精油的MIC和MBC。用乙醇10倍稀释得到浓度范围0.01%-1%的精油,对照组用无水乙醇,37℃培养过夜后用酶标仪测定600nm处光密度值(OD)。与对照组比较,以OD值小于对照孔的最低浓度的为MIC。用接种环蘸取成倍的MIC浓度的精油与菌液混合物,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上,37℃过夜培养后观察,以无菌落的最低浓度为MBC。3、绘制生长曲线将MIC、3×MIC精油和过夜培养菌液加入96孔板中,37℃过夜培养,在0h,4h,8h,12h,16h,20h,24h时记录OD600,以时间为横坐标,OD600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4、测定相对电导率(REC)过夜培养的菌液在4℃、6000G条件下离心8min后,用5%的葡萄糖溶液洗涤获得等渗菌,后用MIC、MBC浓度的精油处理,在37℃下每2h测定一次电导率,记为L2。取0h的电导率为L1。L0是将葡萄糖溶液中的菌液煮沸5min后测定的电导率。以下列公式计算REC:REC(%)=(L2-L1)/L0×100。5、测定核酸泄露将过夜培养菌液在4℃、6000G条件下离心8min后,用磷酸盐缓冲液清洗3次后重新悬浮,分别加入MIC、MBC浓度的复合精油后37℃培养24h,每隔4h取上清液用酶标仪测定其OD260。6、测定碱性磷酸酶(AKP)泄漏在96孔板中加入120μLR1液,30μLR2液(R1,R2液为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3μL洗涤过的细菌悬浮液(方法同1.6),再分别加入MIC,MBC浓度的复合精油,立即用酶标仪测定OD405,2min后再次测定吸光度。7、碘化丙啶(PI)分析用PI染色试剂盒法(BBILifeSciences,由组分A和B组成)进行测定。用无菌水将组分B缓冲液进行10倍稀释。将处理后菌液(方法同1.6)染色,静置孵育5-30min。将染色的细菌悬浮液制备成载玻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染色情况。8、对果蝇成虫的产卵实验用1%吐温80将9种精油组合分别稀释到50倍液(浓度为20mL/L)。收集10天龄的雌果蝇200只,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只,每个浓度5管,每管20只雌果蝇。实验所用果蝇玉米培养基,在食物表面添加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杨梅的精油防腐驱虫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精油防腐驱虫剂包括以下成分:1%-30%植物精油、0.1%-10%吐温80、其余为去离子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杨梅的精油防腐驱虫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精油防腐驱虫剂包括以下成分:1%-30%植物精油、0.1%-10%吐温80、其余为去离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杨梅的精油防腐驱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精油为山苍籽精油、桔子精油、龙脑樟精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杨梅的精油防腐驱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精油为山苍籽精油、桔子精油和龙脑樟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达峰李自成何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