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以及散热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59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以及散热组件。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第一侧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多个紧固件,包括操作部、连接部和位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且所述中间部邻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有限位件安装部;所述多个紧固件分别用于自所述第一侧穿过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多个弹性件,分别用于套设于所述多个紧固件的所述中间部;多个限位件,分别用于设置于所述多个紧固件的所述限位件安装部;支架部件,包括支架板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板上的多个固定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有效解决散热装置安装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装置以及散热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以及一种散热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不同用途的电子产品被制造和使用,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使电子产品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正常使用。现有的电子产品中的电路板上的芯片通常需要增加散热装置进行散热,由于所述散热装置固定在支架部件上,所述散热装置容易受到所述支架部件的应力并,导致所述芯片收到的应力过大,从而使得所述芯片的焊球断裂。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散热装置安装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以及一种散热组件,有效解决散热装置安装可靠性差的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第一侧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多个紧固件,包括操作部、连接部、位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和设在所述中间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的限位件安装部;所述多个紧固件分别用于自所述第一侧穿过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多个弹性件,分别用于套设于所述多个紧固件的所述中间部且位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多个限位件,分别用于设置于所述多个紧固件的所述限位件安装部以使所述多个紧固件的所述连接部保持在所述第二侧;支架部件,包括支架板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板上的多个固定部,其中所述多个固定部分别用于螺纹连接所述多个紧固件的所述连接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弹性件释放所述散热器受到来自所述支架部件的应力,避免了所述散热装置因为该应力而导致的散热片固定不可靠的问题;使用所述散热装置时,只需要进行一次连接,即连接所述多个紧固件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多个固定部即可完成散热装置的固定;因此该散热装置的可靠性高,且组装过程简单方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第一侧还设有多个风扇安装螺柱,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到散热器的几何中心线的距离小于每个所述风扇安装螺柱到所述几何中心线的距离。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第一侧还设有多个风扇安装螺柱,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到散热器的几何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每个所述风扇安装螺柱到所述几何中心线的距离。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钉,所述连接部为所述紧固螺钉的螺纹部;每个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限位件安装部为环形槽,且所述限位件为卡簧;所述第一通孔由所述多个散热鳍片环绕。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固定部分别为凸设于所述支架板的多个带有内螺纹的连接柱;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绝缘层和多个间隔环,所述多个间隔环分别用于套设于所述多个带有内螺纹的连接柱,所述绝缘层用于设置在所述多个间隔环与所述支架板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导热胶层和保护层,所述导热胶层粘附于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第二侧的表面,且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导热胶层远离所述散热器的一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弹性件;多个限位件;多个紧固件,分别用于自所述第一侧依次穿过所述多个弹性件和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并在所述第二侧与所述多个限位件分别连接以使得所述多个限位件弹性固定至所述散热器;印制电路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多个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一表面设有芯片,且所述多个安装孔分布在所述芯片的周围以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在位置上相对应;支架部件,设有多个固定部,其中所述多个固定部分别与所述多个紧固件位于所述第二侧的连接部固定连接,以将所述印制电路板夹设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支架部件之间并使所述散热器覆盖所述芯片。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所述散热装置,能够解决散热装置安装可靠性差导致的芯片应力超标导致芯片焊接不稳固、以及散热器与芯片脱离导致但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第一侧还设有多个风扇安装螺柱,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风扇、且所述散热风扇通过多个螺钉分别用于与所述多个风扇安装螺柱螺纹连接以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第一侧;以及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到散热器的几何中心线的距离小于每个所述风扇安装螺柱到所述几何中心线的距离,或者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到散热器的几何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每个所述风扇安装螺柱到所述几何中心线的距离。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钉,所述连接部为所述紧固螺钉的螺纹部;每个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限位件安装部为环形槽,且所述限位件为卡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部件包括支架板,所述多个固定部分别为凸设于所述支架板的多个带有内螺纹的连接柱;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绝缘层和多个间隔环,所述多个间隔环分别用于套设于所述多个带有内螺纹的连接柱,所述绝缘层用于设置在所述多个间隔环与所述支架板之间;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导热胶层,且所述导热胶层夹设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芯片之间。综上所述,本申请上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优点或有益效果:i)通过所述弹性件释放所述散热器受到来自所述支架部件的应力,避免了所述散热装置因为该应力而导致的散热片固定不可靠的问题;使用所述散热装置时,只需要进行一次连接,即连接所述多个紧固件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多个固定部即可完成散热装置的固定;因此该散热装置的可靠性高,且组装过程简单方便;ii)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所述散热装置,能够解决散热装置安装可靠性差导致的芯片应力超标导致芯片焊接不稳固、以及散热器与芯片脱离导致但散热效果差的问题;ii)其中采用环形槽结构的限位件安装部与卡簧进行卡接,能够增大其接触面积,解决限位件断裂导致散热器固定不可靠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紧固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紧固件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为散热装置;10为紧固件;11为操作部;12为中间部;13为限位件安装部;14为连接部;20为弹性件;30为散热器;31为第一通孔,32为散热鳍片;33为风扇安装螺柱;40为限位件;50为间隔环;60为绝缘层;61为第二通孔;70为支架部件;71为支架板;72为固定部;80为导热胶层;90为保护层;200散热组件;210为印刷电路板;211为第一表面;2111为芯片;212为第二表面;213为安装孔;220为散热风扇;221为第三通孔;230为螺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散热器(3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1),其中所述第一侧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32);/n多个紧固件(10),包括操作部(11)、连接部(14)、位于所述操作部(11)与所述连接部(14)之间的中间部(12)和设在所述中间部(12)与所述连接部(14)的连接处的限位件安装部(13);所述多个紧固件(10)分别用于自所述第一侧穿过所述多个第一通孔(31);/n多个弹性件(20),分别用于套设于所述多个紧固件(10)的所述中间部(12)且位于所述操作部(11)与所述散热器(30)之间;/n多个限位件(40),分别用于设置于所述多个紧固件(10)的所述限位件安装部(13)以使所述多个紧固件(10)的所述连接部(14)保持在所述第二侧;/n支架部件(70),包括支架板(71)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板(71)上的多个固定部(72),其中所述多个固定部(72)分别用于螺纹连接所述多个紧固件(10)的所述连接部(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器(3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1),其中所述第一侧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32);
多个紧固件(10),包括操作部(11)、连接部(14)、位于所述操作部(11)与所述连接部(14)之间的中间部(12)和设在所述中间部(12)与所述连接部(14)的连接处的限位件安装部(13);所述多个紧固件(10)分别用于自所述第一侧穿过所述多个第一通孔(31);
多个弹性件(20),分别用于套设于所述多个紧固件(10)的所述中间部(12)且位于所述操作部(11)与所述散热器(30)之间;
多个限位件(40),分别用于设置于所述多个紧固件(10)的所述限位件安装部(13)以使所述多个紧固件(10)的所述连接部(14)保持在所述第二侧;
支架部件(70),包括支架板(71)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板(71)上的多个固定部(72),其中所述多个固定部(72)分别用于螺纹连接所述多个紧固件(10)的所述连接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30)的所述第一侧还设有多个风扇安装螺柱(33),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31)到散热器(30)的几何中心线的距离小于每个所述风扇安装螺柱(33)到所述几何中心线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30)的所述第一侧还设有多个风扇安装螺柱(33),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31)到散热器(30)的几何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每个所述风扇安装螺柱(33)到所述几何中心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紧固件(10)为紧固螺钉,所述连接部(14)为所述紧固螺钉的螺纹部;每个所述弹性件(20)为弹簧;所述限位件安装部(13)为环形槽,且所述限位件(40)为卡簧;所述第一通孔(31)由所述多个散热鳍片(32)环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固定部(72)分别为凸设于所述支架板(71)的多个带有内螺纹的连接柱;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绝缘层(60)和多个间隔环(50),所述多个间隔环(50)分别用于套设于所述多个带有内螺纹的连接柱,所述绝缘层(60)用于设置在所述多个间隔环(50)与所述支架板(7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胶层(80)和保护层(90),所述导热胶层(80)粘附于所述散热器(30)的所述第二侧的表面,且所述保护层(90)位于所述导热胶层(80)远离所述散热器(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幸锋周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