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码扫描检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43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条码扫描检测,所述底座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传送装置,且第一传送装置与第一皮带传动结构相连接,同时设置在底座内部左侧,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前侧设置有第一扫码装置,且第一扫码装置固定在底座顶部左侧,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右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装置,且第二传送装置与第二皮带传动结构相连接,同时第二皮带传动结构设置在底座内部后侧,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条,且限位条与隔板顶部相连接,所述隔板设置在底座顶部中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条码扫描检测机通过增加传送装置,在产品进行加工前和加工后均进行条码扫描和扫码检验,提高了扫码效率,且避免了人工扫码带来的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条码扫描检测机
本技术涉及条码扫描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条码扫描检测机。
技术介绍
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和白条排成的平行线图案,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许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扫码器是一种读取条形码信息的机器,利用发射出红外线光源,然后根据反射的结果,利用芯片来译码,最后再返回条形码所代表的正确字符。相关技术中,目前部分产品在生产中作业方式是人工重复操作条码扫描器,对产品进行扫描检测,生产效率极低,量产困难,增加一线作业的人工时,这类不稳定的操作环境,经常性给产品带来误判及不差损耗,无法达到客户的需求,导致现场生产计划难以顺利执行。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条码扫描检测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条码扫描检测机,通过增加传送装置,在产品进行加工前和加工后均进行条码扫描和扫码检验,提高了扫码效率,且避免了人工扫码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条码扫描检测机包括底座和冲压头,所述底座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传送装置,且第一传送装置与第一皮带传动结构相连接,同时设置在底座内部左侧,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前侧设置有第一扫码装置,且第一扫码装置固定在底座顶部左侧,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右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装置,且第二传送装置与第二皮带传动结构相连接,同时第二皮带传动结构设置在底座内部后侧,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条,且限位条与隔板顶部相连接,所述隔板设置在底座顶部中间,且隔板贯穿第二传送装置左右两侧,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右侧设置有第三传送装置,且第三传送装置与第三皮带传动结构相连接,同时第三皮带传动结构设置在底座内部右侧,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前侧设置有第二扫码装置,且第二扫码装置固定在底座顶部右侧,所述底座顶部右侧设置有托架,且托架设置在第三传送装置上方,同时第三传送装置底部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底座顶部后侧设置有冲压装置固定架,且冲压装置固定架设置在第二传送装置后侧上方,所述固定架顶部设置有液压装置,且液压装置底部贯穿固定架顶部与液压杆相连接,所述固定架顶部设置有导杆,且导杆均贯穿固定架顶部与固定板相连接,同时固定板与液压杆底部相连接,所述冲压头设置在固定板底部,且冲压头下侧设置有底板,同时底板通过弹簧与冲压头上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装置顶部的面积和第三传送装置顶部的面积相等,且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关于第二传送装置的中心点相对称。优选的,所述限位条呈等距离分布在第二传送装置内壁上,且限位条与隔板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同时隔板的左右两端均与底座顶部内壁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托架的底部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检测装置,且检测装置的中轴线与第三传送装置的中轴线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冲压装置固定架的中轴线与第二传送装置的中轴线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且冲压装置固定架的中轴线与液压装置的中轴线为同一条直线。优选的,所述液压杆、导杆和固定板组成升降结构,且导杆与冲压装置固定架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簧与底板组成伸缩结构,且底板的底部呈开口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条码扫描检测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条码扫描检测机,通过第一传送装置配合第一皮带传动结构带动产品在加工前通过第一扫码装置进行加工前的条码扫描,并带动产品移动至第二传送装置上,再通过第二传送装置带动产品移动至加工位置,提高了使用便捷性;(2)、本技术提供一种条码扫描检测机,通过第二传送装置带动产品移动至冲压装置固定架下侧,再通过冲压装置固定架配合液压装置、液压杆和冲压头对产品进行冲压,在加工结束后通过第二传送装置将产品运送回底座前侧,便于后续工作进行;(3)、本技术提供一种条码扫描检测机,通过第三传送装置便于将加工完成的产品向右移动,并在经过第二扫码装置和检测装置时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检测和二次扫码,提高扫码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条码扫描检测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条码扫描检测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第一传送装置,3、第一皮带传动结构,4、第一扫码装置,5、第二传送装置,6、第二皮带传动结构,7、限位条,8、隔板,9、第三传送装置,10、第三皮带传动结构,11、第二扫码装置,12、托架,13、检测装置,14、冲压装置固定架,15、液压装置,16、液压杆,17、导杆,18、固定板,19、弹簧,20、底板,21、冲压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条码扫描检测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条码扫描检测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底座1、第一传送装置2、第一皮带传动结构3、第一扫码装置4、第二传送装置5、第二皮带传动结构6、限位条7、隔板8、第三传送装置9、第三皮带传动结构10、第二扫码装置11、托架12、检测装置13、冲压装置固定架14、液压装置15和液压杆16,底座1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传送装置2,且第一传送装置2与第一皮带传动结构3相连接,同时设置在底座1内部左侧,第一传送装置2前侧设置有第一扫码装置4,且第一扫码装置4固定在底座1顶部左侧,第一传送装置2右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装置5,且第二传送装置5与第二皮带传动结构6相连接,同时第二皮带传动结构6设置在底座1内部后侧,第二传送装置5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条7,且限位条7与隔板8顶部相连接,隔板8设置在底座1顶部中间,且隔板8贯穿第二传送装置5左右两侧,第二传送装置5右侧设置有第三传送装置9,且第三传送装置9与第三皮带传动结构10相连接,同时第三皮带传动结构10设置在底座1内部右侧,第三传送装置9前侧设置有第二扫码装置11,且第二扫码装置11固定在底座1顶部右侧,底座1顶部右侧设置有托架12,且托架12设置在第三传送装置9上方,同时第三传送装置9底部设置有检测装置13,底座1顶部后侧设置有冲压装置固定架14,且冲压装置固定架14设置在第二传送装置5后侧上方,固定架14顶部设置有液压装置15,且液压装置15底部贯穿固定架14顶部与液压杆16相连接。第一传送装置2顶部的面积和第三传送装置9顶部的面积相等,且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三传送装置9关于第二传送装置5的中心点相对称,通过第一传送装置2和第三传送装置9分别带动加工前的产品和加工后的产品配合第一扫码装置4和第二扫码装置11进行两次条码扫描,提高条码的扫描准确度。限位条7呈等距离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条码扫描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冲压头(21),所述底座(1)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传送装置(2),且第一传送装置(2)与第一皮带传动结构(3)相连接,同时设置在底座(1)内部左侧,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前侧设置有第一扫码装置(4),且第一扫码装置(4)固定在底座(1)顶部左侧,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右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装置(5),且第二传送装置(5)与第二皮带传动结构(6)相连接,同时第二皮带传动结构(6)设置在底座(1)内部后侧,所述第二传送装置(5)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条(7),且限位条(7)与隔板(8)顶部相连接,所述隔板(8)设置在底座(1)顶部中间,且隔板(8)贯穿第二传送装置(5)左右两侧,所述第二传送装置(5)右侧设置有第三传送装置(9),且第三传送装置(9)与第三皮带传动结构(10)相连接,同时第三皮带传动结构(10)设置在底座(1)内部右侧,所述第三传送装置(9)前侧设置有第二扫码装置(11),且第二扫码装置(11)固定在底座(1)顶部右侧,所述底座(1)顶部右侧设置有托架(12),且托架(12)设置在第三传送装置(9)上方,同时第三传送装置(9)底部设置有检测装置(13),所述底座(1)顶部后侧设置有冲压装置固定架(14),且冲压装置固定架(14)设置在第二传送装置(5)后侧上方,所述固定架(14)顶部设置有液压装置(15),且液压装置(15)底部贯穿固定架(14)顶部与液压杆(16)相连接,所述固定架(14)顶部设置有导杆(17),且导杆(17)均贯穿固定架(14)顶部与固定板(18)相连接,同时固定板(18)与液压杆(16)底部相连接,所述冲压头(21)设置在固定板(18)底部,且冲压头(21)下侧设置有底板(20),同时底板(20)通过弹簧(19)与冲压头(21)上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码扫描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冲压头(21),所述底座(1)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传送装置(2),且第一传送装置(2)与第一皮带传动结构(3)相连接,同时设置在底座(1)内部左侧,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前侧设置有第一扫码装置(4),且第一扫码装置(4)固定在底座(1)顶部左侧,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右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装置(5),且第二传送装置(5)与第二皮带传动结构(6)相连接,同时第二皮带传动结构(6)设置在底座(1)内部后侧,所述第二传送装置(5)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条(7),且限位条(7)与隔板(8)顶部相连接,所述隔板(8)设置在底座(1)顶部中间,且隔板(8)贯穿第二传送装置(5)左右两侧,所述第二传送装置(5)右侧设置有第三传送装置(9),且第三传送装置(9)与第三皮带传动结构(10)相连接,同时第三皮带传动结构(10)设置在底座(1)内部右侧,所述第三传送装置(9)前侧设置有第二扫码装置(11),且第二扫码装置(11)固定在底座(1)顶部右侧,所述底座(1)顶部右侧设置有托架(12),且托架(12)设置在第三传送装置(9)上方,同时第三传送装置(9)底部设置有检测装置(13),所述底座(1)顶部后侧设置有冲压装置固定架(14),且冲压装置固定架(14)设置在第二传送装置(5)后侧上方,所述固定架(14)顶部设置有液压装置(15),且液压装置(15)底部贯穿固定架(14)顶部与液压杆(16)相连接,所述固定架(14)顶部设置有导杆(17),且导杆(17)均贯穿固定架(14)顶部与固定板(18)相连接,同时固定板(18)与液压杆(16)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斯王彦提司道鑫蒋红钟仁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东苏发五金粘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