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束管式柔性螺纹铠装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361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束管式柔性螺纹铠装光缆,包括:外护套、芳纶纱、微束管、着色光纤;多根着色光纤排列成束状结构;在束状结构外侧包覆套微束管形成圆柱状缆束;束状结构以三根着色光纤相切排列形成正三角形截面的基础单元;在基础单元的每个侧边上并排排列三根着色光纤形成多承载面的线束;在微束管外套装铠装层;在铠装层的内壁上设有支撑部;支撑部作用于微束管表面的凹陷部内;铠装层与微束管之间形成了结构间隙;在结构间隙中填充发泡材料;铠装层外部套设金属丝质地的编织层;在编织层外绑缚有芳纶纱层;芳纶纱层外紧套外护套。通过微束管包裹将多根光纤的相对位置固化,避免光纤相对位置变化,保证光纤使用中的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束管式柔性螺纹铠装光缆
本技术涉及螺纹铠装光缆领域,特别是一种微束管式柔性螺纹铠装光缆。
技术介绍
常规的螺纹铠装光缆,铠装层内的光纤是处于松散、自由地状态,但是,在外力(拉伸、弯曲、扭转等)作用下,多根光纤可能会出现相互交错、挤压的情况,从而使光纤的衰减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束管式柔性螺纹铠装光缆,解决了铠装光缆内部因为挤压不稳定而导致传输结构受影响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束管式柔性螺纹铠装光缆包括:外护套、芳纶纱、微束管、着色光纤。一般,着色光纤选用单模光纤(G652、G655、G657等光纤)或多模光纤(OM1、OM2、OM3、OM4、OM5等光纤),全色谱区分。多根着色光纤排列成多边截面的束状结构,在束状结构外侧包覆套微束管形成圆柱状缆束。微束管为低烟无卤聚烯烃(LSZH),也可为其它软的塑料材料;微束管(4芯~12芯)。束状结构以三根着色光纤相切排列形成正三角形截面的基础单元,正三角形的基础单元稳定性较好,而且作为基础单元需要能够具备组合叠加的能力。在基础单元的每个侧边上并排排列三根着色光纤形成多承载面的线束,通过着色光纤的排列可以形成截面呈六边形的线束,且该线束的截面具有特殊的效果,即三根光纤排列而成的长边和两根光纤排列而成的短边,长边与短边形成了间隔分布,因此该线束具有支撑和承载两个能力,短边的支撑效果较为突出,而长边的承载效果则优于短边。在微束管外套装铠装层,在铠装层的内壁上设有沿着径向凸起的支撑部。支撑部作用于微束管表面的凹陷部内,支撑部可以起到支撑效果同时还能达到避免相对转动的技术效果。同时,在铠装层与微束管之间形成了结构间隙,在结构间隙中填充发泡材料形成发泡缓冲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缆的弹性和柔韧性。铠装层外部套设金属丝质地的编织层,编织层为不锈钢细丝或合金细丝。在编织层外绑缚有芳纶纱层,多束芳纶纱包裹在编织层外,可以是螺旋绞布放,也可是平直布放。芳纶纱层外紧套外护套,外护套:通常为LSZH材料,也可为PVC、阻燃PE等其它材料。优选的是,铠装层为螺纹铠装管,螺纹铠装管为不锈钢材料或合金材料,铠装层外径(4芯~12芯)。优选的是,圆柱状缆束内还填充有加强件,加强件衬于线束与微束管的内壁之间。优选的是,加强件对应设置在并排排列的三根着色光纤外侧,且加强件的表面至少与位于中间的着色光纤相抵触。优选的是,支撑部设有多个,支撑部与加强件相对应;微束管的回转表面上且设置有不超过微束管壁厚的凹陷部。本技术的优点是:将多根光纤(通常为4芯~12芯)的相对位置排放好,再通过微束管紧紧的包裹住这些光纤,从而可以将多根光纤的相对位置固化,避免光纤相对位置变化,保证光纤使用中的性能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微束管式柔性螺纹铠装光缆的截面图;其中:1、外护套;2、芳纶纱;3、微束管;4、着色光纤;5、铠装层;6、支撑部;7、发泡缓冲层;8、编织层;9、加强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一种微束管式柔性螺纹铠装光缆包括:外护套1、芳纶纱2、微束管3、着色光纤4。多根着色光纤4排列成多边截面的束状结构,在束状结构外侧包覆套微束管3形成圆柱状缆束。束状结构以三根着色光纤4相切排列形成正三角形截面的基础单元,正三角形的基础单元稳定性较好,而且作为基础单元需要能够具备组合叠加的能力。在基础单元的每个侧边上并排排列三根着色光纤4形成多承载面的线束,通过着色光纤4的排列可以形成截面呈六边形的线束,且该线束的截面具有特殊的效果,即三根光纤排列而成的长边和两根光纤排列而成的短边,长边与短边形成了间隔分布,因此该线束具有支撑和承载两个能力,短边的支撑效果较为突出,而长边的承载效果则优于短边。在微束管3外套装铠装层5,在铠装层5的内壁上设有沿着径向凸起的支撑部6。支撑部6作用于微束管3表面的凹陷部内,支撑部6可以起到支撑效果同时还能达到避免相对转动的技术效果。同时,在铠装层5与微束管3之间形成了结构间隙,在结构间隙中填充发泡材料形成发泡缓冲层7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缆的弹性和柔韧性。铠装层5外部套设金属丝质地的编织层8,编织层8为不锈钢细丝或合金细丝。在编织层8外绑缚有芳纶纱2,多束芳纶纱2包裹在编织层8外,可以是螺旋绞布放,也可是平直布放。铠装层5为螺纹铠装管,螺纹铠装管为不锈钢材料或合金材料,铠装层外径(4芯~12芯)。圆柱状缆束内还填充有加强件9,加强件9衬于线束与微束管3的内壁之间。加强件9对应设置在并排排列的三根着色光纤4外侧,且加强件9的表面至少与位于中间的着色光纤4相抵触。加强件9呈弧形,其采用软质塑料,通过微弱的形变起到了保护效果,而且能够增加光缆的排列紧凑度。综上,本方案一种微束管式柔性螺纹铠装光缆包括的优势在于:l.优异的抗侧压、防鼠咬、抗弯折和抗冲击能力,同时,具有很好的弯曲性能;允许的最小抗侧压力,不小于3000N;2.光缆的温度性能稳定,使用/存储温度:-25℃~75℃;3.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芳纶纱的用量,来调整光缆的抗拉力;4.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小于等于5倍光缆直径(静态)/10倍光缆直径(动态)。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的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束管式柔性螺纹铠装光缆,包括:外护套、芳纶纱、微束管、着色光纤;其特征在于:多根着色光纤排列成多边截面的束状结构;在所述束状结构外侧包覆套所述微束管形成圆柱状缆束;所述束状结构以三根着色光纤相切排列形成正三角形截面的基础单元;在基础单元的每个侧边上并排排列三根着色光纤形成多承载面的线束;在微束管外套装铠装层;在所述铠装层的内壁上设有沿着径向凸起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作用于所述微束管表面的凹陷部内;所述铠装层与微束管之间形成了结构间隙;在所述结构间隙中填充发泡材料形成发泡缓冲层;所述铠装层外部套设金属丝质地的编织层;在所述编织层外绑缚有芳纶纱层;所述芳纶纱层外紧套所述外护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束管式柔性螺纹铠装光缆,包括:外护套、芳纶纱、微束管、着色光纤;其特征在于:多根着色光纤排列成多边截面的束状结构;在所述束状结构外侧包覆套所述微束管形成圆柱状缆束;所述束状结构以三根着色光纤相切排列形成正三角形截面的基础单元;在基础单元的每个侧边上并排排列三根着色光纤形成多承载面的线束;在微束管外套装铠装层;在所述铠装层的内壁上设有沿着径向凸起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作用于所述微束管表面的凹陷部内;所述铠装层与微束管之间形成了结构间隙;在所述结构间隙中填充发泡材料形成发泡缓冲层;所述铠装层外部套设金属丝质地的编织层;在所述编织层外绑缚有芳纶纱层;所述芳纶纱层外紧套所述外护套。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郭鑫朱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欣达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