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36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包含分路器封装盒、穿线模块和裸模块光分路器,裸模块光分路器设置在分路器封装盒内,穿线模块上开设有输入光纤孔和输出光纤孔,分路器封装盒一侧开口并且穿线模块可拆卸固定在分路器封装盒的开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同一分光比的ABS封装盒只通过更换穿线模块即可实现输入输出端不同光纤数、不同直径的光纤套管的切换,以此减少盒式光分路器的材料及封装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分路器,特别是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属于光通信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光通信产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推行,光网络系统需要将光信号进行耦合、分支、分配,光分路器作为一种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的光纤汇接器件,已成为光纤接入链路中重要的无源器件之一。盒式光分路器作为其中一种端口为带光纤连接器的尾纤型盒式封装光分路器,主要应用于网络箱、光配线箱中。现有盒式光分路器都是在ABS封装盒上开孔,穿入φ1.6mm至3.0mm的光纤套管,将裸模块光分路器的输入端、输出端光纤再分别穿入光纤套管中,与ABS封装盒的结合部分通过整体点注热熔胶的方式处理。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当光分路器通输入端、输出端光纤数量较多的时候,在ABS封装盒上需要打相同数量的穿纤孔,现场打孔需要专用工具并且操作难度大;2、当用户端需求不同直径的光纤套管时,需要在ABS封装盒上打不同直径的穿纤孔,需要携带大量打孔工具;3、光纤套管与ABS封装盒的固定通过整体点注热熔胶的方式,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可以根据光纤数量和直径自由选择穿线模块更换,方便快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分路器封装盒、穿线模块和裸模块光分路器,裸模块光分路器设置在分路器封装盒内,穿线模块上开设有输入光纤孔和输出光纤孔,分路器封装盒一侧开口并且穿线模块可拆卸固定在分路器封装盒的开口内。进一步地,所述分路器封装盒包含封装盒底座和盖板,封装盒底座为上端敞开的盒体并且封装盒底座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螺纹孔,盖板对应封装盒底座的螺纹孔位置开设有螺孔,盖板通过螺栓与封装盒底座锁紧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穿线模块采用非硫化自粘橡胶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穿线模块包含输入光纤上端密封模块、输入光纤下端密封模块、输出光纤上端密封模块、输出光纤下端密封模块、上端固定模块和下端固定模块,输入光纤上端密封模块的下侧和输入光纤下端密封模块的上侧对应开设有与输入光纤套管匹配的半圆孔,输出光纤上端密封模块下侧和输出光纤下端密封模块上侧对应开设有多个与输出光纤套管匹配的半圆孔,上端固定模块下侧和下端固定模块上侧开有多个分别与输入光纤套管和输出光纤套管匹配的半圆孔,输入光纤上端密封模块和输入光纤下端密封模块上下组合成输入光纤密封模块,输出光纤上端密封模块和输出光纤下端密封模块上下组合成输出光纤密封模块,上端固定模块和下端固定模块上下组合成固定模块,输入光纤密封模块和输出光纤密封模块左右组合成密封模块,密封模块与固定模块前后重叠设置并且可拆卸固定在分路器封装盒的开口内,固定模块位于密封模块的后侧。进一步地,所述封装盒底座的一侧侧面开有一个凹口,密封模块前侧面设置在封装盒底座凹口的内壁上,固定模块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条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凹槽,封装盒底座的两侧内壁对应设置有两条鱼凹槽匹配的凸条,固定模块两侧通过凹槽滑动设置在封装盒底座的凸条上。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光纤上端密封模块的下侧和输出光纤下端密封模块的上侧在相邻的两个半圆孔之间还设置有相互啮合的波浪纹。进一步地,所述分路器封装盒采用ABS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裸模块光分路器采用不锈钢管封装并且固定在分路器封装盒内壁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实现了同一分光比的ABS封装盒只通过更换穿线模块即可实现输入输出端不同光纤数、不同直径的光纤套管的切换,以此减少盒式光分路器的材料及封装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采用非硫化自粘橡胶密封装置,替代现有的打孔及整体点注热熔胶处理方式提高了整体的封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的分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包含分路器封装盒、穿线模块1和裸模块光分路器2,裸模块光分路器2设置在分路器封装盒内,穿线模块1上开设有输入光纤孔和输出光纤孔,分路器封装盒一侧开口并且穿线模块1可拆卸固定在分路器封装盒的开口内。其中,分路器封装盒包含封装盒底座3和盖板4,封装盒底座3为上端敞开的盒体并且封装盒底座3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螺纹孔,盖板4对应封装盒底座3的螺纹孔位置开设有螺孔,盖板4通过螺栓与封装盒底座3锁紧固定。穿线模块1采用非硫化自粘橡胶模块。穿线模块1包含输入光纤上端密封模块5、输入光纤下端密封模块6、输出光纤上端密封模块7、输出光纤下端密封模块8、上端固定模块9和下端固定模块10,输入光纤上端密封模块5的下侧和输入光纤下端密封模块6的上侧对应开设有与输入光纤套管11匹配的半圆孔,输出光纤上端密封模块7下侧和输出光纤下端密封模块8上侧对应开设有多个与输出光纤套管12匹配的半圆孔,上端固定模块9下侧和下端固定模块10上侧开有多个分别与输入光纤套管11和输出光纤套管12匹配的半圆孔,输入光纤上端密封模块5和输入光纤下端密封模块6上下组合成输入光纤密封模块,输出光纤上端密封模块7和输出光纤下端密封模块8上下组合成输出光纤密封模块,上端固定模块9和下端固定模块10上下组合成固定模块,输入光纤密封模块和输出光纤密封模块左右组合成密封模块,密封模块与固定模块前后重叠设置并且可拆卸固定在分路器封装盒的开口内,固定模块位于密封模块的后侧。通过六块分体式设计的穿线模块,这样输入光纤密封模块部分始终无需更换,密封模块与固定模块前后重叠设置,从而对不同方向的力进行均匀分布抵消,保证整个模块安装后的密封性。封装盒底座3的一侧侧面开有一个凹口,密封模块前侧面设置在封装盒底座凹口的内壁上,固定模块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条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凹槽13,封装盒底座3的两侧内壁对应设置有两条鱼凹槽13匹配的凸条14,固定模块两侧通过凹槽13滑动设置在封装盒底座3的凸条14上。输出光纤上端密封模块7的下侧和输出光纤下端密封模块8的上侧在相邻的两个半圆孔之间还设置有相互啮合的波浪纹15,波浪纹15的设置能够更好地保证输出光纤上端密封模块7和输出光纤下端密封模块8上下对齐,从而保证输出光纤上端密封模块7和输出光纤下端密封模块8的多个半圆孔能够完全匹配上方便进行穿线。分路器封装盒采用ABS材料制成。裸模块光分路器2采用不锈钢管封装并且固定在分路器封装盒内壁上,裸模块光分路器的输出端光纤数量可以为2根、4根、8根。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使用的时候,将裸模块分路器2输出端的光纤盘绕成半径为15mm的圈后固定在ABS封装盒底座3内,然后将输入端光纤穿入输入光纤套管1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分路器封装盒、穿线模块和裸模块光分路器,裸模块光分路器设置在分路器封装盒内,穿线模块上开设有输入光纤孔和输出光纤孔,分路器封装盒一侧开口并且穿线模块可拆卸固定在分路器封装盒的开口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分路器封装盒、穿线模块和裸模块光分路器,裸模块光分路器设置在分路器封装盒内,穿线模块上开设有输入光纤孔和输出光纤孔,分路器封装盒一侧开口并且穿线模块可拆卸固定在分路器封装盒的开口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器封装盒包含封装盒底座和盖板,封装盒底座为上端敞开的盒体并且封装盒底座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螺纹孔,盖板对应封装盒底座的螺纹孔位置开设有螺孔,盖板通过螺栓与封装盒底座锁紧固定。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模块采用非硫化自粘橡胶模块。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非硫化自粘封装盒式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模块包含输入光纤上端密封模块、输入光纤下端密封模块、输出光纤上端密封模块、输出光纤下端密封模块、上端固定模块和下端固定模块,输入光纤上端密封模块的下侧和输入光纤下端密封模块的上侧对应开设有与输入光纤套管匹配的半圆孔,输出光纤上端密封模块下侧和输出光纤下端密封模块上侧对应开设有多个与输出光纤套管匹配的半圆孔,上端固定模块下侧和下端固定模块上侧开有多个分别与输入光纤套管和输出光纤套管匹配的半圆孔,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映辉马驰缪冬青张洋洋丛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