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式焊管模具弧度测量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16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测量工装领域内的一种辊式焊管模具弧度测量工装,包括与辊式模具相对应的测量板,测量板的上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上定位部,测量板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下定位部,所述测量板的右侧设置有上定位弧边、中间连接边和下定位弧边,上定位弧边与上定位部相对应设置,下定位弧边与下定位部相对应设置,所述中间连接边竖直设置;所述辊式模具包括上圆柱部、上变径部、中间连接部、下变径部和下圆柱部,所述上定位部与上圆柱部侧面相贴靠设置,所述上定位弧边与上变径部侧面相贴靠设置,所述下定位部与下圆柱部侧面相贴靠设置,所述下定位弧边与下变径部侧面相贴靠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辊式模具侧面的两个弧形角进行检验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式焊管模具弧度测量工装
本技术属于测量工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辊式焊管模具弧度测量工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不锈钢钢管一般采用辊式模具成型而成,通过高频焊接,连续生产出一定规格的钢管,加热方法采用感应焊或接触焊,即把移动规格的不锈钢带喂入机组,通过成型辊使钢带卷曲成管坯,然后利用高频电流肌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使电流高度集中于管边缝焊合面上,而使管边缝快速加热到焊接温度,并在挤压辊挤压下完成焊接,再经冷却定径和粗矫直而制成所需规格的不锈钢管。传统的焊管模具包括有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呈回转件的辊轮,辊轮的中心位置处具有用以套装在主轴上的轴向通孔,辊轮的侧面具有不止一个弧度,目前缺少对辊轮侧面弧度进行检验测量的工具,无法保证辊式焊管模具的弧面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式焊管模具弧度测量工装,能够对辊式模具侧面的两个弧形角进行检验,使用方便,便于存放,保证辊式模具侧面弧形角的加工精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辊式焊管模具弧度测量工装,包括与辊式模具相对应的测量板,测量板的上侧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式焊管模具弧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辊式模具相对应的测量板,测量板的上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上定位部,测量板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下定位部,所述测量板的右侧从上到下设置有上定位弧边、中间连接边和下定位弧边,上定位弧边与上定位部相对应设置,下定位弧边与下定位部相对应设置,所述中间连接边竖直设置;所述辊式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圆柱部、上变径部、中间连接部、下变径部和下圆柱部,所述上定位部与上圆柱部侧面相贴靠设置,所述上定位弧边与上变径部侧面相贴靠设置,所述下定位部与下圆柱部侧面相贴靠设置,所述下定位弧边与下变径部侧面相贴靠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式焊管模具弧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辊式模具相对应的测量板,测量板的上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上定位部,测量板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下定位部,所述测量板的右侧从上到下设置有上定位弧边、中间连接边和下定位弧边,上定位弧边与上定位部相对应设置,下定位弧边与下定位部相对应设置,所述中间连接边竖直设置;所述辊式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圆柱部、上变径部、中间连接部、下变径部和下圆柱部,所述上定位部与上圆柱部侧面相贴靠设置,所述上定位弧边与上变径部侧面相贴靠设置,所述下定位部与下圆柱部侧面相贴靠设置,所述下定位弧边与下变径部侧面相贴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式焊管模具弧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边与中间连接部侧面之间留有相分离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式焊管模具弧度测量工装,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圣军陈义荣丁宏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优特焊管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