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它以蒸汽在换热管内壁的流动与外壁的冷水接触而达到换热效果。它可广泛适用于各种锅炉的配套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热交换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壳体1′、冷水入门2′、换热管3′、排污口4′、冷凝水出口5′、蒸汽入口6′、热水出口7′及安全阀接口8′组成,壳体1′由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冷水入口2′、排污口4′及冷凝水出口5′设在壳体1′下方,并与壳体1′焊接,换热管3′位于壳体1′的内部,蒸汽入口6′、热水出口7′及安全阀接口8′均安装在壳体1′上方,并与壳体1′焊接;使用时,冷水从冷水入口2′处加入至壳体1′内,然后通过蒸汽入口6′将锅炉的蒸汽引入换热管3′中,对整个装置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热水从热水出口7′排出,供用户使用。这种结构的热交换器在实际使用中尚存在以下缺点1、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换热管采用无缝管弯制,长度短,蒸汽滞留时间短,而冷凝水的排放温度高,效率低,且换热管易结垢;2、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3、由于没有开设人孔,故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检修就比较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热效率高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冷、热水入口、排污口、冷凝水出口、蒸汽入口和安全阀接口,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还设置有收集管(9)、分配管(11)及盘式换热管(10),收集管(9)与冷凝水出口管座(5-1)连接,分配管(11)与蒸汽入口管座(6-1)连接,而盘式换热管(10)则分别与分配管(11)和收集管(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顺宽,王中红,
申请(专利权)人:徐顺宽,王中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