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兰亭专利>正文

整体卧式机烧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587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整体卧式机烧热风炉,它涉及一种热风炉。针对现有整体卧式机烧热风炉,排烟管路经常会发生堵管现象,从而使热风炉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一簇粗管换热器(3)和三簇细管换热器设置在烟气换热室(10)内的链条炉排底座(1)上,粗、细管换热器簇的左右两端固装在左、右孔板上,左热风室通过热风隔板(6)分隔成前、后左热风室,前端的细管换热器簇(20)与中间的细管换热器簇(21)之间设置有下烟气隔板(8),中间的细管换热器簇(21)与后端的细管换热器簇(22)之间设置有上烟气隔板(7),烟气换热室(10)的右墙体(17)上分别装有与粗管换热器簇(3)和后端的细管换热器簇(22)连通的热、冷风进口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换热效率高,换热器不堵塞,可保证热风炉的正常运行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风炉。技术背景现有整体卧式机烧热风炉,由于烟气在排烟管路内流过,排烟管路经常会 发生堵管现象,从而使热风炉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卧式机烧热风炉,它可以解决现有整体 卧式机烧热风炉,由于烟气在排烟管路内流过,排烟管路经常会发生堵管现象, 从而使热风炉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由链条炉排底 座、链条炉排、炉体、三簇细管换热器、 一簇粗管换热器、左孔板、右孔板、 热风隔板、上烟气隔板、下烟气隔板、热风出口管和冷风进口管组成,所述炉 体由相互连通的炉膛和烟气换热室组成,所述链条炉排设置在链条炉排底座 内,炉体固装在链条炉排底座上;所述一簇粗管换热器和三簇细管换热器沿横 向且前后并列设置在烟气换热室内的链条炉排底座上,一簇粗管换热器位于三 簇细管换热器的前端,一簇粗管换热器和三簇细管换热器的左端固装在左孔板 上, 一簇粗管换热器和三簇细管换热器的右端固装在右孔板上,左孔板与烟气 换热室内的左墙体、后墙体、顶端面及炉膛耐火砖左墙体的后端面以及链条炉 排底座的上端面之间构成左热风室,右孔板与烟气换热室内的右墙体、后墙体、 顶端面及炉膛耐火砖右墙体的后端面以及链条炉排底座的上端面之间构成右 热风室,左热风室通过热风隔板分隔成前左热风室和后左热风室,在三簇细管 换热器中,位于前端的细管换热器簇与位于中间的细管换热器簇之间设置有下 烟气隔板,位于中间的细管换热器簇与位于后端的细管换热器簇之间设置有上 烟气隔板,下烟气隔板与烟气换热室内的顶端面之间设有烟气上通道,上烟气 隔板与链条炉排底座的上端面之间设有烟气下通道,烟气换热室的右墙体上分 别装有与右孔板固接的热风出口管和冷风进口管,且热风出口管与-一簇粗管换 热器连通,冷风进口管与位于后端的细管换热器簇连通,烟气换热室的后墙体的上端设有烟气出口。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换热器横向设置在烟气换 热室内,冷风从换热器管内流过,烟气从换热器管壁外流过,这样不仅提高了 换热效率,同时还可保证换热器不堵塞,从而保证了热风炉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包括上煤机34、煤斗33和煤闸板35),图2是图1的俯视图(上煤机34和煤闸板35未画出),图3是图1的 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 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链条炉 排底座1、链条炉排2、炉体、三簇细管换热器、 一簇粗管换热器3、左孔板4、 右孔板5、热风隔板6、上烟气隔板7、下烟气隔板8、热风出口管23和冷风 进口管26组成,所述炉体由相互连通的炉膛9和烟气换热室IO组成,所述链 条炉排2设置在链条炉排底座1内,炉体固装在链条炉排底座1上,炉膛9 上设有观火口 11,炉膛9下方的链条炉排底座1上设有调风门12、清灰门13 和鼓风口 14,所述一簇粗管换热器3和三簇细管换热器沿横向且前后并列设 置在烟气换热室10内的链条炉排底座1上, 一簇粗管换热器3位于三簇细管 换热器的前端, 一簇粗管换热器3和三簇细管换热器的左端固装在左孔板4 上, 一簇粗管换热器3和三簇细管换热器的右端固装在右孔板5上,左孔板4 与烟气换热室10内的左墙体15、后墙体27、顶端面40及炉膛9的耐火砖左 墙体31的后端面以及链条炉排底座1的上端面之间构成左热风室,右孔板5 与烟气换热室10内的右墙体17、后墙体27、顶端面40及炉膛9的耐火砖右 墙体32的后端面以及链条炉排底座1的上端面之间构成右热风室18,左热风 室通过热风隔板6分隔成前左热风室16和后左热风室19,在三簇细管换热器 中,位于前端的细管换热器簇20与位于中间的细管换热器簇21之间设置有下 烟气隔板8,位于中间的细管换热器簇21与位于后端的细管换热器簇22之间 设置有上烟气隔板7,下烟气隔板8与烟气换热室10内的顶端面之间设有烟 气上通道,上烟气隔板7与链条炉排底座1的上端面之间设有烟气下通道,烟 气换热室10的右墙体17上分别装有与右孔板5固接的热风出口管23和冷风 进口管26,且热风出口管23与一簇粗管换热器3连通,冷风进口管26与位于后端的细管换热器簇22连通,烟气换热室10的后墙体27的上端设有烟气 出口 28。本实施方式使用时,在炉膛9前端的链条炉排底座1上固装有煤斗33, 且煤斗33位于炉膛9前端的送煤口处,煤斗33上装有煤闸板35,煤斗33通 过设置其前端的上煤机34送煤。本实施方式中的链条炉排2、上煤机34、煤 闸板35均与现有整体卧式机烧热风炉相同,为外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l、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炉膛9 由耐火砖前拱29、耐火砖后拱30、耐火砖左墙体31和耐火砖右墙体32组成; 所述耐火砖前拱29和耐火砖后拱30分别与耐火砖左墙体31和耐火砖右墙体 32固接,所述观火口 11设置在耐火砖左墙体31上或耐火砖右墙体32上,且 观火口 11位于耐火砖后拱30的下方。如此设置,可以提高炉膛9的使用寿命。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烟气换热室10为保温烟气换热室。如此设置,可提高换热效率。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工作过程是从炉膛9出来的烟气依次流经粗管换热器簇3、三簇细管换热器后从烟气出口 28流出;同时冷风从冷风进口管26进入到位于后端的细管 换热器簇22内与烟气第一次换热后进入到后左热风室19内后,再进入到中间 的细管换热器簇21内与烟气第二次换热后进入到右热风室18内,之后再进入 到前端的细管换热器簇20内与烟气第三次换热后进入到前左热风室16内,最 后再进入到粗管换热器簇3内与烟气第四次换热后从热风出口管23流出,从 而完成整个换热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整体卧式机烧热风炉,它由链条炉排底座(1)、链条炉排(2)、炉体、三簇细管换热器、一簇粗管换热器(3)、左孔板(4)、右孔板(5)、热风隔板(6)、上烟气隔板(7)、下烟气隔板(8)、热风出口管(23)和冷风进口管(26)组成,所述炉体由相互连通的炉膛(9)和烟气换热室(10)组成,所述链条炉排(2)设置在链条炉排底座(1)内,炉体固装在链条炉排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簇粗管换热器(3)和三簇细管换热器沿横向且前后并列设置在烟气换热室(10)内的链条炉排底座(1)上,一簇粗管换热器(3)位于三簇细管换热器的前端,一簇粗管换热器(3)和三簇细管换热器的左端固装在左孔板(4)上,一簇粗管换热器(3)和三簇细管换热器的右端固装在右孔板(5)上,左孔板(4)与烟气换热室(10)内的左墙体(15)、后墙体(27)、顶端面(40)及炉膛(9)的耐火砖左墙体(31)的后端面以及链条炉排底座(1)的上端面之间构成左热风室,右孔板(5)与烟气换热室(10)内的右墙体(17)、后墙体(27)、顶端面(40)及炉膛(9)的耐火砖右墙体(32)的后端面以及链条炉排底座(1)的上端面之间构成右热风室(18),左热风室通过热风隔板(6)分隔成前左热风室(16)和后左热风室(19),在三簇细管换热器中,位于前端的细管换热器簇(20)与位于中间的细管换热器簇(21)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卧式机烧热风炉,它由链条炉排底座(1)、链条炉排(2)、炉体、三簇细管换热器、一簇粗管换热器(3)、左孔板(4)、右孔板(5)、热风隔板(6)、上烟气隔板(7)、下烟气隔板(8)、热风出口管(23)和冷风进口管(26)组成,所述炉体由相互连通的炉膛(9)和烟气换热室(10)组成,所述链条炉排(2)设置在链条炉排底座(1)内,炉体固装在链条炉排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簇粗管换热器(3)和三簇细管换热器沿横向且前后并列设置在烟气换热室(10)内的链条炉排底座(1)上,一簇粗管换热器(3)位于三簇细管换热器的前端,一簇粗管换热器(3)和三簇细管换热器的左端固装在左孔板(4)上,一簇粗管换热器(3)和三簇细管换热器的右端固装在右孔板(5)上,左孔板(4)与烟气换热室(10)内的左墙体(15)、后墙体(27)、顶端面(40)及炉膛(9)的耐火砖左墙体(31)的后端面以及链条炉排底座(1)的上端面之间构成左热风室,右孔板(5)与烟气换热室(10)内的右墙体(17)、后墙体(27)、顶端面(40)及炉膛(9)的耐火砖右墙体(32)的后端面以及链条炉排底座(1)的上端面之间构成右热风室(18),左热风室通过热风隔板(6)分隔成前左热风室(16)和后左热风室(19),在三簇细管换热器中,位于前端的细管换热器簇(20)与位于中间的细管换热器簇(21)之间设置有下烟气隔板(8),位于中间的细管换热器簇(21)与位于后端的细管换热器簇(22)之间设置有上烟气隔板(7),下烟气隔板(8)与烟气换热室(10)内的顶端面之间设有烟气上通道,上烟气隔板(7)与链条炉排底座(1)的上端面之间设有烟气下通道,烟气换热室(10)的右墙体(17)上分别装有与右孔板(5)固接的热风出口管(23)和冷风进口管(26),且热风出口管(23)与一簇粗管换热器(3)连通,冷风进口管(26)与位于后端的细管换热器簇(22)连通,烟气换热室(10)的后墙体(27)的上端设有烟气出口(2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兰亭
申请(专利权)人:李兰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