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变色皮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49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变色皮革,它包括变色面层、形成在所述变色面层任一表面的表面处理层、形成在所述变色面层另一表面上的发泡层以及形成在所述发泡层外表面的基布层。通过在变色面层的两面分别设置表面处理层和发泡层,并粘结上基布层,这样能够有有效保证变色皮革的强度、耐磨性、韧性、低气味等要求,并保证皮革颜色能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变色皮革
本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变色皮革,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变色皮革。
技术介绍
感温变色皮革在低温和高温时会分别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采用感温变色皮革的制成品在使用中颜色会随接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颜色呈现出或是从暗到明、或是由深到浅、从一个彩色过渡到另一个色彩,充满变幻无穷的神秘气息,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申请号为201610478723.1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变色皮革,包括皮革本体,由动物的真皮通过加工制成,所述变色皮革有皮革层和变色层,所述变色层是通过树脂片添加进皮革的PU面层和BASE层,所述树脂片在制作时将原有树脂、DMF、丁酮,加热搅拌,然后加入紫外线变色粉,通过湿润加工成树脂片贴膜,所述树脂片贴膜粘贴于皮革层之上,在使用该变色皮革的时候,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呈现不一样颜色的皮革,使用该皮革衣物和鞋子会显得更加的美观新奇。该变色皮革结构简单,难以满足车用内饰的耐磨性、低气味等严格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车用变色皮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变色皮革,它包括变色面层、形成在所述变色面层任一表面的表面处理层、形成在所述变色面层另一表面上的发泡层以及形成在所述发泡层外表面的基布层。优化地,它的各层质量含量为:所述表面处理层为1~5wt%,所述变色面层为20~40wt%,所述发泡层为30~50wt%,余量为基布层。优化地,所述表面处理层为聚氨酯树脂层。优化地,所述基布层为超细纤维形成的三维立体无纺布或纤维织物。优化地,所述变色面层的厚度≤0.35mm。优化地,所述发泡层的厚度≤0.45m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车用变色皮革,通过在变色面层的两面分别设置表面处理层和发泡层,并粘结上基布层,这样能够有有效保证变色皮革的强度、耐磨性、韧性、低气味等要求,并保证皮革颜色能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用变色皮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车用变色皮革,它主要包括基布层1、发泡层2、变色面层3和表面处理层4等。其中,变色面层3可以由面层涂覆液(可以采用市售或现有常规的,其内含有变色颗粒31)于100℃~200℃烘干、固化得到;其厚度优选≤0.35mm。表面处理层4形成在变色面层3任一表面上,通常是将表面涂覆液涂覆在变色面层3的表面上,100℃~200℃烘干、固化得到;其材质为聚氨酯树脂。发泡层2形成在变色面层3的另一表面上,采用市售的浆料涂覆、于100℃~200℃烘干、固化得到,其厚度≤0.45mm;采用常规的发泡工艺可以在其内形成大小不一的气泡21;可以选择在其内添加阻燃粒子22(通常选用无机阻燃剂)而使得车用变色皮革具有阻燃型。基布层1形成在发泡层2的外表面上,其为超细纤维形成的三维立体无纺布或纤维织物,用于提高车用变色皮革的强度等性能。这样能够有有效保证变色皮革的强度、耐磨性、韧性、低气味等要求,并保证皮革颜色能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上述各层的质量含量优选:表面处理层4为1~5wt%,变色面层3为20~40wt%,发泡层2为30~50wt%,余量为基布层1,从而保证各层之间的粘结强度以避免各层之间的剥离。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变色皮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变色面层(3)、形成在所述变色面层(3)任一表面的表面处理层(4)、形成在所述变色面层(3)另一表面上的发泡层(2)以及形成在所述发泡层(2)外表面的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为超细纤维形成的三维立体无纺布或纤维织物;所述表面处理层(4)为聚氨酯树脂,所述变色面层(3)由含有变色颗粒的面层涂覆液于100℃~200℃烘干、固化得到;它的各层质量含量为:所述表面处理层(4)为1~5wt%,所述变色面层(3)为20~40wt%,所述发泡层(2)为30~50wt%,余量为基布层(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变色皮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变色面层(3)、形成在所述变色面层(3)任一表面的表面处理层(4)、形成在所述变色面层(3)另一表面上的发泡层(2)以及形成在所述发泡层(2)外表面的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为超细纤维形成的三维立体无纺布或纤维织物;所述表面处理层(4)为聚氨酯树脂,所述变色面层(3)由含有变色颗粒的面层涂覆液于100℃~200℃烘干、固化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尚科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