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安涛专利>正文

一种航模无人机机翼折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066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6
一种航模无人机机翼折叠结构,包括内侧机翼、外侧机翼和转动轴,内侧机翼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内侧机翼的另一端靠近其前侧位置处设有凸出部,凸出部侧壁设有凹槽;外侧机翼一端靠近其前侧位置处设有与凸出部相适配的缺口部,缺口部的侧壁上设有铰接块,通过将铰接块嵌入到凹槽中,并通过转动轴垂直贯穿凸出部和凹口部进行限位,转动轴上下两端设有限位螺帽,从而实现外侧机翼与内侧机翼的水平方向转动连接,结构简单,实用性高,当外侧机翼的前侧遇到碰撞时,外侧机翼受到的作用力直接水平作用在内侧机翼上,不会对铰接块和凹槽之间的连接结构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模无人机机翼折叠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航模无人机机翼折叠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航模无人机已经超出了航空航天科学家研究的狭窄范围,成了航空航天和飞行爱好者的一种学习和运动手段,航模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发动机和控制系统六部分组成,航模的机翼较长,占用空间,因此要对机翼进行折叠,现有航模机翼的折叠方式普遍采用垂直向上进行折叠,而机翼采用这种折叠方式在固定机翼时,固定效果较差,外侧机翼在展开不能保存平直状态,并且航模飞机在飞行时,若机翼外侧折叠部分受到水平方向碰撞,而其受到的碰撞作用力需要由机翼折叠连接机构进行承担,这将容易导致折叠连接机构内部的零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航模无人机机翼折叠结构。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航模无人机机翼折叠结构,包括内侧机翼、外侧机翼和转动轴,所述内侧机翼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另一端靠近内侧机翼的前侧位置处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侧壁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两侧为开口设置,所述内侧机翼另一端靠近其后侧位置处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滑口,所述滑口与外界连通,且所述滑口的上下两端侧壁上设有凸齿,所述第一插槽中滑动设置有限位插块,所述限位插块与第一插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限位插块靠近所述滑口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滑口中,从而通过所述连接块对限位插块进行限位,连接块的上下两端表面也设置有凸齿,并通过连接块上的凸齿与滑口上的凸齿相配合,从而增加连接块与滑口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设有拨块,所述拨块位于所述滑口的外侧,通过拨动所述拨块,使得连接块克服与滑口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带动限位插块在第一插槽中水平滑动;所述外侧机翼一端靠近其前侧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凸出部相适配的缺口部,所述缺口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铰接块,通过将所述铰接块嵌入到所述凹槽中,并通过所述转动轴垂直贯穿凸出部和凹口部进行限位,所述转动轴上下两端设有限位螺帽,从而实现外侧机翼与内侧机翼的水平方向转动连接,所述外侧机翼一端靠近其后侧位置处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与第一插槽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二插槽的尺寸与第一插槽的尺寸一致,外侧机翼转动到与内侧机翼平齐位置时,通过滑动拨块使得连接块带动限位插块滑动到所述第二插槽中,从而使得外侧机翼与内侧机翼之间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内侧机翼与外侧机翼连接处靠近所述凸出部和缺口部的一侧边缘均为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铰接块尺寸与所述凹槽尺寸相适配,且所述铰接块的一端以及所述凹槽一端侧壁均为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凸出部的宽度不大于内侧机翼宽度的三分之一。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插块为矩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限位插块的中部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相比较传统的向上折叠的机翼,本技术中外侧机翼与内侧机翼之间通过缺口部上的铰接块与凸出部中凹槽配合转动轴进行铰接,实现外侧机翼与内侧机翼之间水平方向的转动连接,在折叠时,将外侧机翼可向内侧机翼的前侧进行转动,结构简单,实用性高,当外侧机翼的前侧遇到碰撞时,外侧机翼受到的作用力直接水平作用在内侧机翼上,不会对铰接块和凹槽之间的连接结构产生影响。(2)本技术通过第一插槽中限位插块滑动至第二插槽中,从而对外侧机翼进行有效固定,有效防止其发生转动位移,通过连接块与滑口之间通过凸齿增加摩擦力,防止限位插块自行滑动,操作便捷,固定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滑口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限位插块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技术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均为机械领域中的通用连接方式,焊接、螺栓螺母连接以及螺钉连接均可。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附图标记说明机身1、内侧机翼2、凸出部20、凹槽201、第一插槽21、滑口211、凸齿2111、限位插块22、连接块221、拨块222、外侧机翼3、缺口部30、铰接块301、第二插槽31、转动轴4、限位螺帽41。一种航模无人机机翼折叠结构,包括内侧机翼、外侧机翼和转动轴,所述内侧机翼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另一端靠近内侧机翼的前侧位置处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侧壁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两侧为开口设置,所述内侧机翼另一端靠近其后侧位置处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滑口,所述滑口与外界连通,且所述滑口的上下两端侧壁上设有凸齿,所述第一插槽中滑动设置有限位插块,所述限位插块与第一插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限位插块靠近所述滑口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滑口中,从而通过所述连接块对限位插块进行限位,连接块的上下两端表面也设置有凸齿,并通过连接块上的凸齿与滑口上的凸齿相配合,从而增加连接块与滑口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设有拨块,所述拨块位于所述滑口的外侧,通过拨动所述拨块,使得连接块克服与滑口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带动限位插块在第一插槽中水平滑动;所述外侧机翼一端靠近其前侧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凸出部相适配的缺口部,所述缺口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铰接块,通过将所述铰接块嵌入到所述凹槽中,并通过所述转动轴垂直贯穿凸出部和凹口部进行限位,所述转动轴上下两端设有限位螺帽,所述限位螺帽对转动轴进行限位,防止其脱落,从而实现外侧机翼与内侧机翼的水平方向转动连接,所述外侧机翼一端靠近其后侧位置处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与第一插槽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二插槽的尺寸与第一插槽的尺寸一致,外侧机翼转动到与内侧机翼平齐位置时,通过滑动拨块使得连接块带动限位插块滑动到所述第二插槽中,从而使得外侧机翼与内侧机翼之间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内侧机翼与外侧机翼连接处靠近所述凸出部和缺口部的一侧边缘均为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铰接块尺寸与所述凹槽尺寸相适配,且所述铰接块的一端以及所述凹槽一端侧壁均为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凸出部的宽度不大于内侧机翼宽度的四分之一。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插块为矩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限位插块的中部位置。工作原理:当外侧机翼的前侧遇到碰撞时,外侧机翼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模无人机机翼折叠结构,包括内侧机翼、外侧机翼和转动轴,所述内侧机翼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机翼的另一端靠近其前侧位置处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侧壁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两侧为开口设置,所述内侧机翼另一端靠近其后侧位置处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滑口,所述滑口与外界连通,且所述滑口的上下两端侧壁上设有凸齿,所述第一插槽中滑动设置有限位插块,所述限位插块与第一插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限位插块靠近所述滑口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滑口中,从而通过所述连接块对限位插块进行限位,连接块的上下两端表面也设置有凸齿,并通过连接块上的凸齿与滑口上的凸齿相配合,从而增加连接块与滑口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设有拨块,所述拨块位于所述滑口的外侧,通过拨动所述拨块,使得连接块克服与滑口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带动限位插块在第一插槽中水平滑动;所述外侧机翼一端靠近其前侧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凸出部相适配的缺口部,所述缺口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铰接块,通过将所述铰接块嵌入到所述凹槽中,并通过所述转动轴垂直贯穿凸出部和凹口部进行限位,所述转动轴上下两端设有限位螺帽,从而实现外侧机翼与内侧机翼的水平方向转动连接,所述外侧机翼一端靠近其后侧位置处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与第一插槽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二插槽的尺寸与第一插槽的尺寸一致,外侧机翼转动到与内侧机翼平齐位置时,通过滑动拨块使得连接块带动限位插块滑动到所述第二插槽中,从而使得外侧机翼与内侧机翼之间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模无人机机翼折叠结构,包括内侧机翼、外侧机翼和转动轴,所述内侧机翼一端与机身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机翼的另一端靠近其前侧位置处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侧壁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两侧为开口设置,所述内侧机翼另一端靠近其后侧位置处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滑口,所述滑口与外界连通,且所述滑口的上下两端侧壁上设有凸齿,所述第一插槽中滑动设置有限位插块,所述限位插块与第一插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限位插块靠近所述滑口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滑口中,从而通过所述连接块对限位插块进行限位,连接块的上下两端表面也设置有凸齿,并通过连接块上的凸齿与滑口上的凸齿相配合,从而增加连接块与滑口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设有拨块,所述拨块位于所述滑口的外侧,通过拨动所述拨块,使得连接块克服与滑口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带动限位插块在第一插槽中水平滑动;所述外侧机翼一端靠近其前侧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凸出部相适配的缺口部,所述缺口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铰接块,通过将所述铰接块嵌入到所述凹槽中,并通过所述转动轴垂直贯穿凸出部和凹口部进行限位,所述转动轴上下两端设有限位螺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安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