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的双电机减速机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04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的双电机减速机构装置,涉及汽车助力转向器技术领域,由壳体、蜗轮、蜗杆、传感器、下转向轴、电机和控制器构成;在普通的C‑EPS的结构基础上新增一个助力电机,形成双电机同时工作的一种新的EPS结构,扭杆装配在下转向轴和限位套内部,转子焊接在下转向轴上,传感器焊接在限位套上,故扭杆产生旋转形变,转子和传感器产生相对旋转位移,传感器产生信号传递控制器,控制器同时控制两个电机旋转,蜗轮蜗杆装配在壳体内部,两个电机装配在壳体两侧,电机旋转时对两个蜗杆进行扭矩传动,蜗轮压装在下转向轴上,蜗杆主动运动,蜗轮和下转向轴被动运动,下转向轴将扭矩通过传动轴、MSG进行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的双电机减速机构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助力转向器
,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的双电机减速机构装置。
技术介绍
1.助力方面:为满足乘用车市场的大型车辆的载荷需求,如大型SUV车型。现在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从液压助力更换至电动助力,然而稍微较大一点的车辆普通的单电机的C-EPS在助力方面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电机技术难以经济的满足这一要求,即助力方便无法满足要求,普通的电机一般电机扭矩为2~5Nm,在小型乘用车车辆尚可以满足助力要求,但大型车辆则无法满足。若使用D-EPS或者R-EPS的话,成本便会大幅度提高。假设在C-EPS的结构基础上再新增一个电机,形成双电机助力,此时扭矩便会翻倍,足以满足重载荷车辆。2.性能方面:单电机的相应速度,如方向盘端突然施加转向,单电机的响应线性及扭矩较双电机弱,以及电机相对应的优点会大大提升,如回正能力、驻车/低速转向力、中间位置响应、弯道中转向相应等,举个例子,假设一个人推一个满载的小推车上坡,比较困难或者无法达到坡顶,此时再增加一个人,小推车自然会很容易达到坡顶,换句话说一个人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的双电机减速机构装置,包括壳体(1)、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1)两侧表面上的电机A(3)和电机B(17)以及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并且与电机A(3)和电机B(17)相对立位置的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与电机A(3)和电机B(17)相垂直的面上贯穿设置有一根限位套(19),所述限位套(19)的内部设置有一根扭杆(20),所述扭杆(20)向限位套(19)外侧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齿花键轴(18),且扭杆(20)向限位套(19)内侧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转向轴(30),所述壳体(1)的一侧且位于限位套(19)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蜗轮(10),所述限位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的双电机减速机构装置,包括壳体(1)、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1)两侧表面上的电机A(3)和电机B(17)以及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并且与电机A(3)和电机B(17)相对立位置的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与电机A(3)和电机B(17)相垂直的面上贯穿设置有一根限位套(19),所述限位套(19)的内部设置有一根扭杆(20),所述扭杆(20)向限位套(19)外侧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齿花键轴(18),且扭杆(20)向限位套(19)内侧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转向轴(30),所述壳体(1)的一侧且位于限位套(19)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蜗轮(10),所述限位套(19)的外部区段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传感器(21);
所述电机A(3)和电机B(17)的驱动端均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并且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蜗杆A(2)和蜗杆B(12)的一端,所述蜗杆A(2)和蜗杆B(12)一端的外部分别对应套接有弹性件A(4)和弹性件B(16),所述弹性件A(4)和蜗杆A(2)之间以及弹性件B(16)与蜗杆B(12)之间分别对应套接设置有弹簧A(5)和弹簧B(15),所述蜗杆A(2)和蜗杆B(12)一端的外部且分别位于弹性件A(4)和弹性件B(16)的一侧位置,对应套接有孔用外倒角弹性卡簧A(6)和孔用外倒角弹性卡簧B(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的双电机减速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20)向外延伸的一端与限位套(19)之间通过压装方式实现固定,所述扭杆(20)与下转向轴(30)之间通过一根贯穿在两者内部的销子(29)实现联动串接,所述下转向轴(30)与限位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振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恒隆凯迩必汽车电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