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杆螺母与转向拉杆一体式电动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73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2
一种丝杆螺母与转向拉杆一体式电动转向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行星滚柱丝杠、铰链和转向纵拉杆。所述驱动电机内部设置有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行星滚柱丝杠相连。所述行星滚柱丝杠通过铰链与转向纵拉杆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取消了液压系统,所以其工作效率高,噪音污染小,不存在漏气、漏液现象;特别在各种新能源车上,由于其动力源不依赖发动机,且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所以较传统结构有着更广的应用范围;采用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行星滚柱机构,可简化转向机构复杂程度,缩小机构外形尺寸,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杆螺母与转向拉杆一体式电动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重卡
,具体涉及一种丝杆螺母与转向拉杆一体式电动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重型商用车一般采用循环球式液压动力转向器,由发动机带动液压油泵为其提供转向动力;新能源汽车由于取消了发动机,所以通过电机来驱动液压油泵,为车辆转向提供动力。轻型商用车由于转向力较小,所以大多采用真空助力的方式来为转向提供动力。无论采用哪种液压形式,车辆上都需装配一个可持续为系统提供动力的液压源。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转向器工作的时间很短,从而造成能量的无效损失,而液压源在工作时的噪声也会污染环境,造成驾乘人员的疲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将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于商用车,该机构采用循环球式结构,当车辆前轴载荷较大时,为满足受力要求,其结构的径向尺寸就需要大幅增加,从而使整个转向器的外形尺寸随之增大,在车辆安装空间有限的条件下,造成了无法布置的问题,所以上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外形受到车辆上空间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丝杆螺母与转向拉杆一体式电动转向装置。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丝杆螺母与转向拉杆一体式电动转向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行星滚柱丝杠、铰链和转向纵拉杆。所述驱动电机内部设置有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行星滚柱丝杠相连。所述行星滚柱丝杠通过铰链与转向纵拉杆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行星滚柱丝杠为标准行星滚柱丝杠。所述标准行星滚柱丝杠包括丝杠、滚柱、螺母、齿圈、保持架和弹性挡圈。所述丝杠与螺母之间设置有若干滚柱,所述丝杠与螺母通过滚柱相连。所述螺母内两端分别设置有齿圈。所述齿圈外侧设有保持架。所述滚柱两端设计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与齿圈上的内齿相啮合。各滚柱间通过齿圈相连。所述滚柱通过保持架上的孔与保持架相连。所述保持架的外侧设计有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被安装在螺母的卡簧槽中。进一步的,所述行星滚柱丝杠为非标准行星滚柱丝杠。所述非标准行星滚柱丝杠包括丝杠、滚柱、螺母、保持架和挡圈。所述螺母内两端分别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的内侧设置有保持架。所述丝杠和螺母之间设置有若干滚柱,所述丝杠与螺母通过滚柱相连。各滚柱安装在保持架上的长圆槽中,并被其隔开。进一步的,所述挡圈与螺母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也可以使用过盈配合进行连接。进一步的,行星滚柱丝杠采用脂润滑方式,润滑脂中含有羟基硅酸镁颗粒,其颗粒粒径小于10um。进一步的,非标准行星滚柱丝杠采用脂润滑方式,润滑脂包含有纳米铜粉、纳米石墨、纳米碳酸钙、纳米PTFE。进一步的,所述丝杠与螺母采用牙形角为九十度的三角形螺纹,所述滚柱上采用凸弧形外螺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取消了液压系统,所以其工作效率高,噪音污染小,不存在漏气、漏液现象。2)特别在各种新能源车上,由于其动力源不依赖发动机,且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所以较传统结构有着更广的应用范围。3)采用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行星滚柱机构,可简化转向机构复杂程度,缩小机构外形尺寸,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2为标注行星滚柱丝杠剖面图;图3为行星滚柱丝杠的牙型图;图4为非标行星滚柱丝杠剖面图;图5为非标行星滚珠丝杠保持架外形图。附图标记:1-驱动电机,2-行星滚柱丝杠,3-铰链,4-转向纵拉杆,5-保持架一,6-齿圈一,7-滚柱,8-螺母,9-弹性挡圈一,10-丝杠,11-齿圈二,12-保持架二,13-弹性挡圈二,14-挡圈一,15-挡圈二,16-保持架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丝杆螺母与转向拉杆一体式电动转向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行星滚柱丝杠2、铰链3和转向纵拉杆4。驱动电机1内部设置有减速器,可简化结构,使机构更为紧凑。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与行星滚柱丝杠2相连。行星滚柱丝杠2通过铰链3与车辆的转向纵拉杆4相连。行星滚柱丝杠2为标准行星滚柱丝杠。行星滚柱丝杠2包括丝杠10、滚柱7、螺母8、齿圈一6、齿圈二11、保持架一5、保持架二12、弹性挡圈一9和弹性挡圈二13。丝杠10与螺母8之间设置有若干滚柱7,丝杠10与螺母8通过滚柱7相连。螺母8内两端分别设置有齿圈一6和齿圈二11。滚柱7两端设计有外齿轮结构,滚柱7与齿圈一6、齿圈二11上的内齿相啮合。滚柱7两端插入保持架一5和保持架二12上的孔中,从而保证在运动过程中各滚柱7之间始终处于分离状态,避免相互间的摩擦。在保持架一5和保持架二12的外侧设计有弹性挡圈一9和弹性挡圈二13;弹性挡圈一9和弹性挡圈二13安装在螺母8的卡簧槽中,防止保持架一5和保持架二12脱出螺母8。各滚柱7间通过齿圈一6和齿圈二11相连,当其中的一个滚柱7开始滚动时,其旋转运动会通过齿圈一6和齿圈二11传递给其余的滚柱7,并保证所有滚柱7按相同速度旋转,从而降低丝杠10与滚柱7,滚柱7与螺母8间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传动效率。丝杠10与螺母8采用牙形角为九十度的三角形螺纹,滚柱7上采用凸弧形外螺纹。滚柱7与丝杠10与螺母8之间为点接触从而易于外界润滑脂的进入,并有利于其存储在摩擦面附近,可有效改善摩擦面的润滑效果,降低摩擦系数,进一步提高机构传动效率。行星滚柱丝杠2采用脂润滑方式,润滑脂中含有羟基硅酸镁颗粒,其颗粒粒径小于10um。从而使得该机构具备自修复的功能,延长机构使用寿命。工作原理为:电动转向机构工作时,驱动电机1带动行星滚柱丝杠2中的丝杠10旋转,行星滚柱丝杠2将旋转运动转化成为螺母8的直线运动,螺母8通过铰链3带动转向纵拉杆4完成转向动作。实施例二: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丝杆螺母与转向拉杆一体式电动转向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行星滚柱丝杠2、铰链3和转向纵拉杆4。驱动电机1内部设置有减速器,可简化结构,使机构更为紧凑。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与行星滚柱丝杠2相连。行星滚柱丝杠2通过铰链3与车辆的转向纵拉杆4相连。行星滚柱丝杠2为非标准行星滚柱丝杠。行星滚柱丝杠2包括丝杠10、滚柱7、螺母8、保持架三16、挡圈一14和挡圈二15。螺母10内两端分别设置有挡圈一14和挡圈二15,两挡圈内侧设置有保持架三16。丝杠10和螺母8之间设置有若干滚柱7,丝杠10与螺母8通过滚柱7相连。各滚柱7安装在保持架三16的长圆槽中,并被其隔开。挡圈一14和挡圈二15与螺母8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也可以使用过盈配合进行连接。丝杠10和螺母8采用牙形角为九十度的三角形螺纹,滚柱7上采用凸弧形外螺纹。行星滚柱丝杠2采用脂润滑方式,润滑脂包含有纳米铜粉、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杆螺母与转向拉杆一体式电动转向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行星滚柱丝杠、铰链和转向纵拉杆,所述驱动电机内部设置有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行星滚柱丝杠相连,所述行星滚柱丝杠通过铰链与转向纵拉杆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杆螺母与转向拉杆一体式电动转向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行星滚柱丝杠、铰链和转向纵拉杆,所述驱动电机内部设置有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行星滚柱丝杠相连,所述行星滚柱丝杠通过铰链与转向纵拉杆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螺母与转向拉杆一体式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滚柱丝杠为标准行星滚柱丝杠,所述标准行星滚柱丝杠包括丝杠、滚柱、螺母、齿圈、保持架和弹性挡圈,所述螺母内两端分别设置有齿圈,所述齿圈外侧设有保持架,所述滚柱两端设计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与齿圈上的内齿相啮合,各滚柱间通过齿圈相连,所述滚柱通过保持架上的孔与保持架相连,所述保持架的外侧设计有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被固定在螺母的卡簧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螺母与转向拉杆一体式电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滚柱丝杠为非标准行星滚柱丝杠,所述非标准行星滚柱丝杠包括丝杠、滚柱、螺母、保持架和挡圈,所述螺母内两端分别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的内侧设置有保持架,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海王辛立张鹏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翎源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