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贴合机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924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贴合机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控制箱,所述底座顶部的四角处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设有顶板,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一侧设有安装架,所述固定板顶部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胶水槽,两组所述安装架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升降压紧组件,所述胶水槽内部的底部设有U型加热管,所述胶水槽顶部背面一端的一侧设有注胶孔,所述胶水槽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涂胶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通过U型加热管、胶水槽、电机B与涂胶辊的相互配合,使得胶水在加热后,涂抹时更容易凝固,加强了粘合度,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贴合机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多层贴合机调节装置
,具体为一种多层贴合机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贴合机一般包括放卷装置、涂胶装置、压紧装置和收卷装置,通过将两种原料通过胶水粘合在一起输送至压紧装置进行重合,胶水凝固后完成收卷,便使两种原料合为一体,便可形成贴合;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几种不便,当经过涂胶时需要通过涂胶棍对原料进行涂抹,但涂抹后可能胶体稀释流出,导致原料的粘合度不够,产品的质量也随之下降,压紧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宽度大小的原料进行调节,但调节时不易进行微调,可能会出现调节微差导致产出的物料报废,使得装置的实用性不足,调节功能较差,装置在运作时会产生轻微震动,当幅度较大时会对原料与装置的位置不匹配,导致产品的精度和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贴合机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贴合机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控制箱,所述底座顶部的四角处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设有顶板,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贴合机调节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控制箱(2),所述底座(1)顶部的四角处设有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的顶部设有顶板(13),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顶部的一侧设有安装架(14),所述固定板(3)顶部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胶水槽(29),两组所述安装架(14)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升降压紧组件,所述胶水槽(29)内部的底部设有U型加热管(28),所述胶水槽(29)顶部背面一端的一侧设有注胶孔(12),所述胶水槽(29)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涂胶辊(31),所述涂胶辊(31)的一侧设有电机B(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贴合机调节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控制箱(2),所述底座(1)顶部的四角处设有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的顶部设有顶板(13),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顶部的一侧设有安装架(14),所述固定板(3)顶部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胶水槽(29),两组所述安装架(14)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升降压紧组件,所述胶水槽(29)内部的底部设有U型加热管(28),所述胶水槽(29)顶部背面一端的一侧设有注胶孔(12),所述胶水槽(29)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涂胶辊(31),所述涂胶辊(31)的一侧设有电机B(30),两组所述固定柱(4)背面一端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L型安装架(8),两组所述固定柱(4)正面一端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连接杆(6),一组所述连接杆(6)的一侧设有放卷辊(7),另一组所述连接杆(6)的一侧设有收卷辊(15),一组所述L型安装架(8)顶部的一侧设有胶水箱(9),所述胶水箱(9)一侧的底部设有胶泵(10),所述胶泵(10)的输出端设有胶管(11),且胶管(11)与注胶孔(12)相互连通,所述底座(1)两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安装块(5),两组所述安装块(5)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螺纹孔(17),两组所述螺纹孔(17)的内侧设有螺栓(16),所述控制箱(2)通过导线与胶泵(10),电机A(19)、U型加热管(28)与电机B(3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利涛袁青雷吴银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川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