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86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前模架底板、前模架、前模仁、后模架底板、支撑板、后模架以及后模仁,前模架设置在前模架底板的下方,前模仁嵌设于前模架内设置,支撑板设置在后模架底板的上端面,后模架设置在支撑板的上端面,后模仁嵌设于后模架内设置,前模仁和后模仁相互扣合形成供导光板注塑成型的型腔,后模仁包括后模仁镶件和固定块,固定块嵌设于后模架内设置,后模仁镶件的下端部凹设有与固定块的上端部相适配的凹槽,凹槽可活动的套设于固定块的上端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防止模具零件产生磨损,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导光板
,特别涉及一种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主要是通过背光源显示图形,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模片、结构件组成,导光板是利用光学级的亚克力/PC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折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底面用激光雕刻、V型十字网格雕刻、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然而,目前现有的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在开合膜过程中,模具内的零件会因表面接触而产生摩擦,长久的摩擦必然导致磨损,容易产生毛边,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旨在解决现有的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在开合膜过程中,模具内的零件会因表面接触而产生摩擦,长久的摩擦必然导致磨损,容易产生毛边,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前模架底板、前模架、前模仁、后模架底板、支撑板、后模架以及后模仁,所述前模架设置在所述前模架底板的下方,所述前模仁嵌设于所述前模架内设置,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后模架底板的上端面,所述后模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所述后模仁嵌设于所述后模架内设置,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相互扣合形成供导光板注塑成型的型腔,所述后模仁包括后模仁镶件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嵌设于所述后模架内设置,所述后模仁镶件的下端部凹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部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可活动的套设于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部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部的外周壁设有多个滚轮,所述凹槽的内周壁均与所述滚轮的外周壁滚动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后模架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多个贝勒维尔弹簧垫圈。进一步地,所述前模架底板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型腔相连通的主流道。进一步地,所述后模架的上端面的四个顶角处分别凸设有一定位导柱,所述前模架的下端面的四个顶角处分别凹设有一与所述定位导柱相对应的定位导套,所述定位导柱分别可活动的插设于所述定位导套内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前模架和后模架分别设有多个冷却水孔。进一步地,还包括吊环和吊环安装杆,所述吊环安装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模架底板和后模架底板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吊环设置在所述吊环安装杆上。进一步地,还包括顶针固定板、顶针导杆以及顶针,所述顶针固定板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后模架底板内,所述顶针和顶针导杆均设置在所述顶针固定板上,所述后模架底板内设有定位孔,所述顶针导杆的上端部活动的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所述顶针的上端部可活动的穿设于所述后模仁设置。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前模架设置在前模架底板的下方,前模仁嵌设于前模架内设置,支撑板设置在后模架底板的上端面,后模架设置在支撑板的上端面,后模仁嵌设于后模架内设置,前模仁和后模仁相互扣合形成供导光板注塑成型的型腔,后模仁包括后模仁镶件和固定块,固定块嵌设于后模架内设置,后模仁镶件的下端部凹设有与固定块的上端部相适配的凹槽,凹槽可活动的套设于固定块的上端部设置,固定块的上端部的外周壁设有多个滚轮,所述凹槽的内周壁均与所述滚轮的外周壁滚动抵接,后模架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多个贝勒维尔弹簧垫圈,从而有效避免模架零件直接接触产生磨损,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的前模仁和前模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的前模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的后模仁和后模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的后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如图1至图8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前模架底板13、前模架11、前模仁12、后模架底板21、支撑板22、后模架23以及后模仁24,所述前模架11设置在所述前模架底板13的下方,所述前模仁12嵌设于所述前模架11内设置,所述支撑板22设置在所述后模架底板21的上端面,所述后模架23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2的上端面,所述后模仁24嵌设于所述后模架23内设置,所述前模仁12和后模仁24相互扣合形成供导光板600注塑成型的型腔200,所述后模仁24包括后模仁镶件242和固定块241,所述固定块241嵌设于所述后模架23内设置,所述后模仁镶件242的下端部凹设有与所述固定块241的上端部相适配的凹槽2421,所述凹槽2421可活动的套设于所述固定块241的上端部设置。具体地,所述固定块241的上端部的外周壁设有多个滚轮240,所述凹槽2421的内周壁均与所述滚轮240的外周壁滚动抵接,有效防止后模仁镶件242和固定块241直接接触产生磨损,从而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具体地,所述后模架23与支撑板22之间设有多个贝勒维尔弹簧垫圈230,贝勒维尔弹簧垫圈是在轴向上呈锥形并承受负载的特殊弹簧,在承受负载变形后,储蓄一定的势能,贝勒维尔弹簧垫圈应力分布由里到外均匀递减,能够实现低行程高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架底板、前模架、前模仁、后模架底板、支撑板、后模架以及后模仁,所述前模架设置在所述前模架底板的下方,所述前模仁嵌设于所述前模架内设置,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后模架底板的上端面,所述后模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所述后模仁嵌设于所述后模架内设置,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相互扣合形成供导光板注塑成型的型腔,所述后模仁包括后模仁镶件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嵌设于所述后模架内设置,所述后模仁镶件的下端部凹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部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可活动的套设于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部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架底板、前模架、前模仁、后模架底板、支撑板、后模架以及后模仁,所述前模架设置在所述前模架底板的下方,所述前模仁嵌设于所述前模架内设置,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后模架底板的上端面,所述后模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所述后模仁嵌设于所述后模架内设置,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相互扣合形成供导光板注塑成型的型腔,所述后模仁包括后模仁镶件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嵌设于所述后模架内设置,所述后模仁镶件的下端部凹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部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可活动的套设于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部的外周壁设有多个滚轮,所述凹槽的内周壁均与所述滚轮的外周壁滚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架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多个贝勒维尔弹簧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避免磨损的背光源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架底板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群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