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接线端子和骨架一次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866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阀接线端子和骨架一次成型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前模仁和后模仁相互扣合;前模仁上开设多个第一流道孔;第一流道孔内插入直筒形流道管;后模仁上开设多个骨架端面座;骨架端面座的数量和位置和流道管的数量和位置分别对应;骨架端面座的两侧分别安装第一接线端子限位座和第二接线端子限位座;第一接线端子限位座开设两个第一凹槽;第二接线端子限位座开设两个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卡有铁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电磁阀接线端子和骨架一体成型,电磁阀接线端子和骨架贴合,简化了工序,使得加工制造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阀接线端子和骨架一次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阀接线端子和骨架一次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磁阀是由壳体、放置在壳体内的骨架及线圈、装在骨架内的活塞套管及内部装有复位弹簧、下端有顶杆的活塞组成。实际连接时,电磁阀引线通过控制开关接电源,活塞套管通过法兰与管路主控制阀相连。当电磁阀得电时,处于开启状态;反之,则处于关闭状态。由于在实际控制中,大部分时间都要接通主管路,因此,电磁阀相应也要在接电状态下工作。电磁阀的骨架上一般设置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用以连接引线,引线接通电源以向电磁阀供电驱动电磁阀运行,而目前电磁阀骨架上的接线端子要经过绕线、焊接到骨架、打弯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加工工艺繁琐,制作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阀接线端子和骨架一次成型模具。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磁阀接线端子和骨架一次成型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前模仁和所述后模仁相互扣合;所述前模仁上开设多个第一流道孔;所述第一流道孔内插入直筒形流道管;所述后模仁上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阀接线端子和骨架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仁(104)和后模仁(105);所述前模仁(104)和所述后模仁(105)相互扣合;所述前模仁(104)上开设多个第一流道孔;所述第一流道孔内插入直筒形流道管(201);所述后模仁(105)上开设多个骨架端面座(205);所述骨架端面座(205)的数量和位置和所述流道管(201)的数量和位置分别对应;所述骨架端面座(205)的两侧分别安装第一接线端子限位座(202)和第二接线端子限位座(204);所述第一接线端子限位座(202)开设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接线端子限位座(204)开设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卡有铁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接线端子和骨架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仁(104)和后模仁(105);所述前模仁(104)和所述后模仁(105)相互扣合;所述前模仁(104)上开设多个第一流道孔;所述第一流道孔内插入直筒形流道管(201);所述后模仁(105)上开设多个骨架端面座(205);所述骨架端面座(205)的数量和位置和所述流道管(201)的数量和位置分别对应;所述骨架端面座(205)的两侧分别安装第一接线端子限位座(202)和第二接线端子限位座(204);所述第一接线端子限位座(202)开设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接线端子限位座(204)开设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卡有铁芯片(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接线端子和骨架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104)上开设四个第一流道孔;所述后模仁(105)上开设四个骨架端面座(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接线端子和骨架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接线端子和骨架一次成型模具还包括定位板(101)、前盖板(102)、前模板(103)和后模板(10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溯源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