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儿教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76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幼儿教育机器人,具体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头部和躯干,所述躯干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起伏区,所述躯干内部固定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移动槽,所述放置板顶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与起伏区相匹配,所述气囊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起伏区、放置板、正反电机、丝杠、第一挤压板、第二挤压板以及气囊等结构,在安抚幼儿睡觉时,不光可以通过声音进行安抚,还可以将幼儿的手放在起伏区,通过模仿人呼吸的功能来对幼儿进行安抚,有利于加快幼儿快速入睡,省时省事,从而降低大人们的操累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幼儿教育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幼儿教育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观看一些教育的视屏。但是,现有的幼儿教育机器人缺少模仿人呼吸的功能,当安抚幼儿睡觉时,紧靠声音进行安抚,有时会花费很长时间才能使幼儿入睡,大人们费时费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幼儿教育机器人,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模仿人呼吸的功能,使幼儿快速入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幼儿教育机器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头部和躯干,所述躯干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起伏区,所述躯干内部固定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移动槽,所述放置板顶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与起伏区相匹配,所述气囊两端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幼儿教育机器人,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头部(2)和躯干(3),所述躯干(3)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起伏区(21),所述躯干(3)内部固定设有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移动槽(5),所述放置板(4)顶部设置有气囊(6),所述气囊(6)与起伏区(21)相匹配,所述气囊(6)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挤压板(7)和第二挤压板(18),所述第一挤压板(7)和第二挤压板(18)一端均与移动槽(5)相匹配,所述第一挤压板(7)一侧底端贯穿设置有第一螺孔(19),所述第二挤压板(18)一侧底端贯穿设有第二螺孔(20),所述放置板(4)内腔一端固定设有正反电机(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儿教育机器人,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头部(2)和躯干(3),所述躯干(3)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起伏区(21),所述躯干(3)内部固定设有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移动槽(5),所述放置板(4)顶部设置有气囊(6),所述气囊(6)与起伏区(21)相匹配,所述气囊(6)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挤压板(7)和第二挤压板(18),所述第一挤压板(7)和第二挤压板(18)一端均与移动槽(5)相匹配,所述第一挤压板(7)一侧底端贯穿设置有第一螺孔(19),所述第二挤压板(18)一侧底端贯穿设有第二螺孔(20),所述放置板(4)内腔一端固定设有正反电机(8),所述正反电机(8)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丝杠(9),所述丝杠(9)一端依次贯穿第一螺孔(19)和第二螺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儿教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孔(19)内侧壁上的螺纹和第二螺孔(20)内侧壁上的螺纹设置为互反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儿教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5)内腔两侧均设置有滑槽(10),所述第一挤压板(7)和第二挤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梦博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