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结构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75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旋转结构及机器人,旋转结构包括:底盖;侧盖,与底盖连接,且与底盖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以及旋转体,部分容置于容纳腔内,旋转体包括穿设侧盖且用于连接目标件的转轴;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沿其周向依次设置有限位槽和导向槽,所述旋转体沿其周向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限位槽和导向槽配合的限位部和导向部,所述限位部弹性抵接于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旋转体随所述目标件一起转动时,所述限位部于所述限位槽内移动,且所述导向部于所述导向槽内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在有限的结构空间内、低成本地实现了机器人手臂的旋转功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及良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结构及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旋转结构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器人产品中,大多在肩部内置一个舵机,通过舵机驱动手臂旋转。然而,这种驱动手臂旋转的方式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对肩部的空间有比较大的要求,尤其应用于小型机器人时,小型机器人的内部空间有限,并不适合采用这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结构,旨在解决目前的机器人手臂旋转结构的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转结构,包括:底盖;侧盖,与所述底盖连接,且与所述底盖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以及旋转体,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转体包括穿设所述侧盖且用于连接目标件的转轴;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沿其周向依次设置有限位槽和导向槽,所述旋转体沿其周向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限位槽和导向槽配合的限位部和导向部,所述限位部弹性抵接于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旋转体随所述目标件一起转动时,所述限位部于所述限位槽内移动,且所述导向部于所述导向槽内移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盖;/n侧盖,与所述底盖连接,且与所述底盖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以及/n旋转体,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转体包括穿设所述侧盖且用于连接目标件的转轴;/n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沿其周向依次设置有限位槽和导向槽,所述旋转体沿其周向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限位槽和导向槽配合的限位部和导向部,所述限位部弹性抵接于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旋转体随所述目标件一起转动时,所述限位部于所述限位槽内移动,且所述导向部于所述导向槽内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盖;
侧盖,与所述底盖连接,且与所述底盖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以及
旋转体,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转体包括穿设所述侧盖且用于连接目标件的转轴;
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沿其周向依次设置有限位槽和导向槽,所述旋转体沿其周向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限位槽和导向槽配合的限位部和导向部,所述限位部弹性抵接于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旋转体随所述目标件一起转动时,所述限位部于所述限位槽内移动,且所述导向部于所述导向槽内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为沿所述容纳腔的侧壁的周向连续设置的多个凹陷位,每一所述凹陷位与所述限位部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为沿所述容纳腔的侧壁的周向设置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导向部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包括:
旋转本体,呈环状,所述旋转本体的外侧形成有所述导向部,所述旋转本体的内侧形成有与所述导向部相对的安装部,所述转轴同轴连接于所述旋转本体靠近所述侧盖的一侧;
限位柱,设置于所述旋转本体上,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相对设置,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旋转本体并于所述旋转本体外形成所述限位部;以及
弹性件,其一端套设于所述安装部外,另一端套设于所述限位柱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还包括:
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旋转本体靠近所述侧盖的一侧,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以及
加强部,连接于所述旋转本体内,所述加强部还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加强部、连接部和旋转本体围合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部、所述弹性件和部分所述限位柱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安装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祖意姚子红熊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