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755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骨骼机器人,包括:框架结构;活动关节,活动关节包括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第一旋转件与框架相连接;腿托,腿托与第二旋转件相连接。应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外骨骼机器人的本体为框架结构且采用单关节驱动,整体重量较常见的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较轻,穿戴过程简便,一方面能够通过活动关节输出一定的髋关节扭矩产生助力的效果,另一方面给与穿戴者膝关节和踝关节自然随动的自由度,让穿戴者的腿部屈/伸动作更加自然顺畅,避免了被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外骨骼穿戴结构约束而导致动作僵硬,同时产品整体重量较轻,便于活动且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骨骼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外骨骼机器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骨骼机器人。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常见的外骨骼设备为全下肢的外骨骼机器人结构,结构复杂,整体重量偏重,不便于行动。且由于自重较大,为满足行走要求动力方案多采用推杆或大功率电机的方式驱动,因此功耗较高,需要大容量电池组,进而进一步地增加了产品自重,最终导致成本昂贵且穿戴过程繁杂,造成了外骨骼机器人行走动作僵硬、不协调或者整体功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外骨骼机器人。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骨骼机器人,包括:框架结构;活动关节,活动关节包括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第一旋转件与框架相连接;腿托,腿托与第二旋转件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外骨骼机器人的本体为框架结构,重量较轻。活动关节为助行主体部分,具体地,活动关节对应于穿戴者的髋关节,活动关节包括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分别与框架和腿托相连接,其中框架对应于穿戴者的腰部位置,腿托在穿戴后固定于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结构;/n活动关节,所述活动关节包括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框架相连接;/n腿托,所述腿托与所述第二旋转件相连接;/n其中,所述框架结构包括:/n背板组件,所述背板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转轴;/n腰部框架,设置于所述背板组件的两端,所述腰部框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接;/n腰部支架,所述腰部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腰部支架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腰部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活动关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接;/n所述腰部框架包括:第一腰部框架和第二腰部框架,所述第一腰部框架套设于所述第二腰部框架,所述第一腰部框架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结构;
活动关节,所述活动关节包括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框架相连接;
腿托,所述腿托与所述第二旋转件相连接;
其中,所述框架结构包括:
背板组件,所述背板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转轴;
腰部框架,设置于所述背板组件的两端,所述腰部框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接;
腰部支架,所述腰部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腰部支架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腰部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活动关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接;
所述腰部框架包括:第一腰部框架和第二腰部框架,所述第一腰部框架套设于所述第二腰部框架,所述第一腰部框架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腰部框架与所述腰部支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活动关节,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相对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框架还包括:
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第一腰部框架和所述第二腰部框架相连接,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腰部框架和所述第二腰部框架的连接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关节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关节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辉任冯亚磊李东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