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相板式换热器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上用于热交换或余热回收的换热器, 具体的说是一种气相板式换热器。二、 技术背景传统的板式换热器出于通用性考虑,加工成独立板片结构,由 于要耐组装时的夹紧力,其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这一结构特点限 制了其所用板材厚度的降低。而降低换热片金属厚度一是为了节约 用材,二是为了提高传热膜系数,进而提高热交换效率。因而传统 的板式换热器用材量大,传热效率不高。又由于在装配时为保证密 封,必须使用密封垫圈,这使得其使用温度范围受到限制, 一般不超过300°C 。市场上目前现有的板式换热器基本上都是这种类型的设计。这种设计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体积较大、占地面积大、用材量大、 重量大、制造成本高、寿命较短的缺点。此外,由于现有换热器的 寿命较短,企业须重复投资购置换热器,投资成本较大。所以现有 板式换热器已无法满足企业和社会对气相高效传(换)热系统的工 艺要求。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热效率高、热流体工 作温度高的气相板式换热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气相板式换热器,它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的换热器芯体,壳体和换热器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相板式换热器,它包括壳体(1)和壳体(1)内的换热器芯体,壳体(1)和换热器芯体之间设有保温层;其特征是:所述换热器芯体是由平行排列的模压换热板片组成,两块相邻的换热板片上下两边相互弯折后焊接构成一个换热单元,换热单元中间即形成使供热气体水平流动的供热气体腔(6),而各单元之间在芯体左右两端焊接闭合,中间则具有间隙形成使受热气体垂直流动的受热气体腔(7),壳体(1)两侧分别设有供热气体腔进口(2)及供热气体腔出口(3)并与换热器芯体各单元的供热气体腔(6)相通,壳体(1)上部设有受热气体腔进口(4)、受热气体腔出口(5)并与换热器芯体各单元之间的受热气体腔(7)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