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渣型油水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129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排渣型油水冷却装置。油冷室内有进水冷却水管和回水冷却水管。并设有弧形进水导流管(10)、弧形回水导流管(11)、弧形排水导流片(12)或弧形排水导流管。设置冷却水导流机构,使水流畅通,冷却水内含有的泥砂碎渣可顺利地随水流排出,克服了已有技术因设置水室而存在的积渣缺点,可有效消除因积渣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实施例的人工加渣试验,排渣性能可靠。尤其适用于大中型变压器冷却工作油的冷却。使用、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水对含热量油进行冷却的装置。如变压器用的油水冷却装置。专利号为88218729.5的技术专利和申请号为88105817.3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同时记载了一种“闭式双胀口油水冷却装置”,其技术方案见附图说明图1。该油水冷却装置有油冷室、进水室、上水室和排水室;油冷室内有进水冷却水管和回水冷却水管;进水冷却水管连通进水室与上水室,回水冷却水管连通上水室与排水室。高温油由进口进入油冷室,冷却水由进水室经进水冷却水管流入上水室,再由上水室经回水冷却水管流入排水室,然后排出。冷却水流经冷却水管时,通过冷却水管壁与含热量油进行热交换,将热量带走,使之降温冷却,冷却后的低温油由出口流出,供需冷却的设备(变压器)循环冷却。图1所示的为具有胀口、胀口的双胀口式结构,胀口用于防止油、水渗漏。双胀式结构的油水冷却装置的油冷室与水室之间有闭式隔离室,该隔离室可防止工作用油、水因渗漏而造成油水混合;已有的单胀口油水冷却装置没有闭式隔离室,只有胀口。已有的单胀口或双胀口结构的油水冷却装置,冷却水都是由进水管首先流入进水室,然后经进水冷却水管流入上水室,再由上水室经回水冷却水管流入排水室;然后排出。由于各水室内存在水流死角,在实际使用中产生的问题是,冷却水中含有的泥砂、碎渣在各水室中积贮严重而发生堵塞,尤其是洪水季节,用于大型变压器的油水冷却装置内积渣甚为严重,需要经常渣理,由于清渣次数频繁,每清理一次都需进行两头端盖拆卸,所需时间较长,操作困难,影响设备正常运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渣型油水冷却装置。本油水冷却装置可消除内部的积渣现象。技术方案如下图2为技术方案结构图,图3为图2的A-A视图,并指定图2为说明书摘要附图。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其一,取消已有技术的进水室,设置弧形进水导流管,该导流管一端连进水管,另一端连进水冷却水管;其二,取消上水室,设置弧形回水导流管,该导流管一端连进水冷却水管,另一端连回水冷却水管;其三,设置弧形排水导流片或者是弧形排水导流管(附图中未表示,其结构形式同弧形进水导流管),当为弧形排水导流管时,该导流管一端连回水冷却水管,另一端连排水管。由于设置了弧形进水导流管、弧形回水导流管、弧形排水导流片或弧形排水导流管,消除了水流死角,冷却水中的泥砂、碎渣即随水流排出,从而消除积渣现象。实施例。图4为实施例的方案结构图(并参见图2),图5为图4的B-B剖面图。本实施例除按图2所示结构制作外,在进水管处设进水接头,进水接头上设有排污阀和侧向小流量进水管,排污阀用于进水接头内的积渣排放,拧动阀杆便可使阀门开启或关闭,操作简单、方便,清渣所需时间短,可大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设置侧向进水管作用有两个,一是使进入接头内的渣翻腾,随水流流动,防止积渣,二是用于清洗进水接头,当截止冷却水、接通进水管,打开排污阀时,可对进水接头进行清洗。本实施例的弧形进水导流管和弧形排水导流片通过下机体安装,下机体与油冷室连接后,该处水路接通;弧形回水导流管装于上机体,上机体与油冷室的另一头连接后,各水管即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便于各导流管的定期检查和更换。本实施例用于变压器的冷却油冷却,额定冷却容量120千瓦,有效冷却面积13.5平方米,额定水流量每小时12立方米。对实施例进行的人工故意向冷却水中加细砂试验,冷却装置内无积砂现象,试验证明排渣性能良好。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流机构,使水流顺畅,克服了已有技术容易积渣的缺点,可大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较有效地消除了因积渣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当用于大中型变压器工作油冷却时,效果尤为突出,也可用于其它类似设备的油水冷却。权利要求1.一种排渣型油水冷却装置,有油冷室,该油冷室内有进水冷却水管和回水冷却水管,油冷室上有高温油进口和低温油出口,其特征是设有弧形进水导流管、弧形回水导流管、弧形排水导流片或弧形排水导流管,所述的弧形进水导流管一端连进水管,另一端连进水冷却水管,弧形回水导流管一端连进水冷却水管,另一端连回水冷却水管,当为弧形排水导流管时,弧形排水导流管的一端连回水冷却水管,另一端连排水管。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冷却装置,其特征是进水管处有进水接头,所述的进水接头上有排污阀和侧向小流量进水管。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水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弧形进水导流管和弧形排水导流片或弧形排水导流管装于下机体,下机体与油冷室连接后即接通该处水路,弧形回水导流管装于上机体,上机体与油冷室的另一头连接后即接通该处水管。全文摘要排渣型油水冷却装置。油冷室内有进水冷却水管和回水冷却水管。并设有弧形进水导流管(10)、弧形回水导流管(11)、弧形排水导流片(12)或弧形排水导流管。设置冷却水导流机构,使水流畅通,冷却水内含有的泥砂碎渣可顺利地随水流排出,克服了已有技术因设置水室而存在的积渣缺点,可有效消除因积渣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实施例的人工加渣试验,排渣性能可靠。尤其适用于大中型变压器冷却工作油的冷却。使用、操作方便。文档编号F28D7/10GK1065927SQ9110666公开日1992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金捷生, 刘月芳, 邱良, 邓建民 申请人:湖南省资兴市东电机电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渣型油水冷却装置,有油冷室,该油冷室内有进水冷却水管和回水冷却水管,油冷室上有高温油进口和低温油出口,其特征是设有弧形进水导流管(10)、弧形回水导流管(11)、弧形排水导流片(12)或弧形排水导流管,所述的弧形进水导流管一端连进水管,另一端连进水冷却水管,弧形回水导流管一端连进水冷却水管,另一端连回水冷却水管,当为弧形排水导流管时,弧形排水导流管的一端连回水冷却水管,另一端连排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捷生刘月芳邱良邓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资兴市东电机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